蔡而玮
- 作品数:76 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在肛裂术后愈合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肛裂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疾病,早期肛裂多采取保守治疗,陈旧性肛裂因顽固难愈,常需手术治疗。由于肛门直肠特殊的组织解剖结构和相对复杂的生理功能,术后易出现创面延迟愈合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因此,有效促进肛裂术后愈合对治愈肛裂尤为重要。以下简要概括了近年来中医药在促进肛裂术后愈合方面的研究近况,以期为肛肠科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 吴小云蔡而玮
- 关键词:肛裂术后愈合中药内服中药外用
- 紫白膏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通过紫白膏对混合痔术后的干预治疗,观察其对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紫白膏组、凡士林组和红霉素组,各50例。术后第1天起至创面愈合,每日分别予中药紫白膏、凡士林、红霉素软膏外用,术后第1天、第7天观察患者水肿情况及检测患者血清中IL-6含量。结果:患者水肿积分表明,紫白膏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6含量表明,紫白膏组及红霉素组血清中IL-6含量与治疗前对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疗效表明,紫白膏组总有效率优于凡士林组和红霉素组(P<0.05)。结论:紫白膏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能减低血清中IL-6含量。
- 蔡而玮吴燕燕
-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水肿白细胞介素-6
- 混合痔伴淋巴组织不典型增生1例
- 2010年
- 冯建荣蔡而玮郑文彬单苏圆游志华
- 关键词:炎性混合痔不典型增生淋巴组织结节状增生专科检查直肠下段
-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肛肠病术后止痛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05年
- 蔡而玮陈孔利张文伟徐照秀
- 关键词:术后止痛肛肠病盐酸利多卡因
- 陈民藩教授论肛裂的中医治疗
- 蔡而玮韩文华游志华
- 大黄在肛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大黄药用历史悠久,自《神农本草经》始载至今,历代医家都把大黄作为治疗热毒疮疡之要药,在肛门直肠疾病中也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肛门直肠疾病病机以湿、热、燥、火为主,治法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保守疗法分为内治、外治,术后根据不同病变阶段可施以消、托、补等不同治法。从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四个方面阐述大黄在肛门直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陈月红蔡而玮
- 关键词:肛肠疾病
- 赛霉安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赛霉安散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赛霉安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情况,于术后不同阶段对患者创面巨噬细胞数和成纤维细胞数进行统计,记录比较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术后第15天肉芽组织红活例数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显著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红活率、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赛霉安散可显著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促进伤口又快又好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蓉蓉蔡而玮
- 关键词:肛瘘赛霉安散创面愈合
- 清肛饮治疗肛管炎128例
- 2004年
- 陈民藩石荣蔡而玮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疗效观察
- 混合痔术后感染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总结近五年来国内外对混合痔术后感染的防治情况,发现术前积极全面的准备,术中最佳的术式、熟练的手术操作,术后及时有效处理并发症,可以避免或减轻混合痔术后感染。因此,针对混合痔术后感染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
- 祁生书蔡而玮
-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感染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验案被引量:3
- 2018年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肛肠科危急重症之一,其重要特征是感染只损害皮下组织和筋膜,不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组织。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凶险,死亡率极高。中西医结合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临床疗效确切,现举验案1例,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 吴小云许圳鹏蔡而玮
- 关键词: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中西医结合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