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泉

作品数:32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种子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2篇玉米
  • 9篇选育
  • 6篇栽培
  • 6篇高产
  • 5篇优质玉米
  • 5篇育种
  • 4篇单倍体
  • 4篇玉米粒
  • 4篇玉米新品种
  • 4篇栽培技术
  • 4篇萌发
  • 4篇萌发期
  • 4篇米粒
  • 4篇基因
  • 4篇倍体
  • 3篇玉米育种
  • 3篇杂交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苗期

机构

  • 32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2篇蔡泉
  • 30篇张建国
  • 28篇李树军
  • 27篇曹靖生
  • 17篇郭晓明
  • 17篇殷跃
  • 16篇史桂荣
  • 16篇李昕
  • 13篇李云龙
  • 13篇于滔
  • 12篇赵伟
  • 10篇孙岩
  • 5篇杨耿斌
  • 5篇曹士亮
  • 1篇胡林双
  • 1篇张建国
  • 1篇李坤
  • 1篇金玲
  • 1篇赵东升
  • 1篇夏善勇

传媒

  • 13篇黑龙江农业科...
  • 4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糖料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SSR标记研究东北北部常用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2013年
为了明确东北北部常用玉米自交系遗传基础,更好地改良和利用玉米种质,利用70对玉米SSR引物,对131个东北北部常用自交系和6个标准测验种共137个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将PA、BSSS和LRC划为A群,PB、Lan和SPT归为B群,有61个自交系属于A群,50个属于B群,中间型26个。
蔡泉曹靖生史桂荣张建国郭晓明李树军殷跃
关键词:玉米SSR自交系
玉米新品种龙单38的选育被引量:1
2010年
李树军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赵伟蔡泉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选育高产育种杂交育成自交系自育
110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与评价
2024年
以110份玉米新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模式,统计萌发期低温胁迫处理下玉米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出苗率、出苗指数及其性状相对值等12个耐低温相关指标,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玉米新材料进行耐低温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0份玉米新材料低温萌发能力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出苗指数可作为玉米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重要参考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6个相对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6个相对性状指标划分为2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94.20%;聚类分析将110份玉米新材料划分为6个耐低温等级,其中,耐低温性极强、强、中强、弱、中弱和极弱的分别有27、22、22、21、16和2份。
于滔张建国张建国马雪娜曹靖生曹士亮李树军蔡泉何长安曹士亮杨耿斌李树军
关键词:玉米耐低温萌发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玉米苞叶和籽粒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
2021年
分析不同杂优模式下玉米杂交种在黑龙江省3个不同地区环境的苞叶及籽粒可塑性的差异,明确苞叶及籽粒性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关系,为玉米不同杂优模式下的育种实践提供参考。根据基因分型,将69份常用自交系分为母本群(A)与父本群(B)2个大群和6个亚群(C、E、G、D、F、H),按3种杂优模式Ⅰ(C×D)、模式Ⅱ(E×F)、模式Ⅲ(G×H)共组配杂交种60份(每个模式20份)。结果表明,60份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存在广泛变异,产量及苞叶、籽粒的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除籽粒深度与苞叶层数呈负相关外,其它性状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产量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相关性(0.668)最高,苞叶长度、籽粒深度与收获期含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0.453、0.560)。3种模式下,苞叶长度与收获期含水量相关性关系为模式Ⅲ(0.675)>模式Ⅱ(0.613)>模式Ⅰ(0.481),籽粒深度与收获期含水量相关性关系为模式Ⅲ(0.660)>模式Ⅱ(0.587)>模式Ⅰ(0.452)。苞叶长度的变异系数为模式Ⅱ>模式Ⅰ>模式Ⅲ,籽粒宽度的变异系数为模式Ⅱ>模式Ⅲ>模式Ⅰ。结论,苞叶长度与籽粒深度的育种改良有利于控制籽粒收获期的含水量,但苞叶长度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差异;对比3种杂优模式,模式Ⅰ与模式Ⅲ相对于模式Ⅱ在收获期更容易获得高产量、低含水量的新品种。
李昕蔡泉郭晓明李树军李云龙李思楠殷跃王港庆张建国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模式苞叶籽粒表型可塑性
不同来源国内外玉米自交系耐低温评价利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2016~2017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克山、黑河对160份美国玉米自交系和63份国内玉米自交系及15份欧洲玉米自交系进行不同播种期的耐低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点、不同播种期的出苗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238份材料当地正常播种期平均出苗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材料间早发性差异显著,其中,6份耐低温突出的材料在3个地点表现一致。3个地点当地正常播种期播种的平均抽丝期比当地正常播种期提前10 d播种的平均抽丝期晚0.72 d,但差异不显著(P>0.05)。苗期耐低温试验筛选出耐低温强的玉米材料6份,包括IBB14、LH163、B144、MBPM、CO372和PHM49,这些材料表现为早发性好及低温环境下出苗率高。
张建国张建国王振华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李树军蔡泉殷跃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86的选育及栽培要点被引量:3
2021年
为促进龙单86在适宜种植区域内示范推广,本文介绍了龙单86的亲本及杂交种选育过程、相关特征特性、产量情况及配套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玉米新品种龙单86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产遗传育种研究室于2009年以自育系龙系379为母本、改良系H277为父本杂交育成。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7022)。该品种商品粮等级高、综合抗性强、丰产性、稳产性好。
李云龙张建国曹靖生李思楠李昕孙岩蔡泉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要点
转BcWRKY Ⅰ基因玉米杂交组合苗期耐盐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明确外源基因提高玉米耐盐性的效果,以6份转BcWRKYⅠ基因的玉米杂交组合及其对应的6份非转基因对照组合为试材,对其发芽率、耐盐级别、株高、干重、脯氨酸含量等7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耐盐级别、发芽率、干重、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均达到显著水平,株高的变化达到极显著水平,脯氨酸含量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曹士亮史桂荣王成波贺强蔡泉卢翠华林忠平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苗期耐盐性
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90的选育及栽培要点被引量:4
2021年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龙单90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其亲本来源、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要点。龙单90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产遗传育种研究室2012年以自育系H261为母本、自育系G439为父本杂交育成,具有优质、多抗、高产稳产、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该品种于2018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玉2018050)。
李思楠张建国曹靖生李云龙李昕孙岩蔡泉
关键词:玉米选育制种
一种玉米育种用实验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育种用实验箱。玉米育种用实验箱,包括:恒温箱本体;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恒温箱本体内;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种植座,所述种植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多个种植...
张建国郭晓明李树军蔡泉曹靖生殷跃李昕孙岩史桂荣于滔
文献传递
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龙单7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龙单7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06年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4年初审定推广,原代号为龙209。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2006年以H263为母本、龙系329为父本杂交育成。2007-2008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进行品种观察、比较试验,两年院内试验平均产量11 220.2kg·hm^-2,比对照品种兴垦3号平均增产13.3%;
李树军曹靖生史桂荣张建国郭晓明赵伟蔡泉殷跃
关键词:栽培技术高产稳产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