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望青

作品数:64 被引量:24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6篇肿瘤
  • 13篇手术
  • 9篇手术治疗
  • 9篇胶质
  • 9篇胶质瘤
  • 8篇颅内
  • 7篇细胞瘤
  • 7篇恶性
  • 7篇出血
  • 6篇血管
  • 6篇外科
  • 6篇外科手术
  • 6篇脑出血
  • 6篇脑肿瘤
  • 5篇凋亡
  • 5篇星形
  • 5篇外伤
  • 5篇颅脑
  • 5篇基因

机构

  • 1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8篇中山医科大学...
  • 16篇中山大学孙逸...
  • 8篇中山大学
  • 5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博罗县人民医...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清远市人民医...
  • 1篇广宁县人民医...
  • 1篇深圳市宝安人...
  • 1篇惠州市博罗县...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64篇蔡望青
  • 26篇刘安民
  • 21篇谭平国
  • 19篇邓跃飞
  • 17篇钟志光
  • 16篇李方成
  • 14篇陈由芝
  • 13篇林吉惠
  • 6篇罗铭
  • 5篇钟伟健
  • 5篇钟伟健
  • 4篇廖小辉
  • 4篇潘伟生
  • 4篇何明亮
  • 4篇郑眉光
  • 4篇唐亚梅
  • 3篇陈舒
  • 3篇李海刚
  • 3篇麦荣康
  • 3篇戴兵

传媒

  • 7篇中华神经医学...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5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癌症
  • 3篇新医学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 7篇1998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膜瘤129例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
2001年
目的:探讨脑膜瘤早期诊断和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 方法:对我院1983年至2000年11月收治的129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结果等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行脑膜瘤全切除术86例,次全切除术20例,大部分切除术12例,部分切除术11例。治愈84例,好转28例,加重6例,无变化3例,死亡8例(6.2%),治愈及好转率为86.8%。 结论:早期诊断﹑争取完全切除脑膜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磁共振在显示颅底脑膜瘤及肿瘤与矢状窦及颅内重要血管毗邻关系方面优于CT;体积较大﹑血运丰富的脑膜瘤必须行脑血管造影或DSA检查。
钟志光邓跃飞刘安民蔡望青钟伟健谭平国陈由芝林吉惠
关键词:脑膜瘤外科手术CT磁共振成像
脑室冲洗引流术治疗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脑室冲洗引流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开颅手术后严重颅内感染16例,在全身抗感染的同时,分别行双侧脑室置管抗生素盐水冲洗引流术和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抗生素盐水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结果16例中15治愈,治愈时间多为1~2周,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严重颅内感染,采用侧脑室置管抗生素盐水冲洗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
刘安民李方成钟志光邓跃飞蔡望青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
颅眶及球后眶内肿瘤手术治疗:附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和目的:颅眶区解剖复杂,有许多孔隙、开口与颅内、眶内相通。由于肿瘤邻近重要的颅神经和血管,手术切除和重建颅底往往困难。本文探讨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和球后眶内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颅入路手术切除的颅眶沟通性肿瘤和球后眶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经额经眶上缘入路和经眶上-翼点入路进行。结果:全切除肿瘤14例,次全切除2例。手术后患眼失明1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无手术死亡,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和球后眶内肿瘤时,根据肿瘤所在眶内的位置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合理的手术方式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提高全切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刘安民李方成邓跃飞蔡望青钟志光钟伟健吴中耀
关键词:颅眶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
Hutt和Hess分级Ⅲ~Ⅳ级脑动脉瘤患者急性期脑血管痉挛治疗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Hutt和Hess分级Ⅲ~Ⅳ级脑动脉瘤患者的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方案。方法 56例脑动脉瘤患者根据Hutt和Hess状况分为Ⅲ级组(28例)和Ⅳ级组(28例),统计2组患者术后情况,记录比较2组患者的病死率和手术成功率。结果Ⅲ级组病死率(7.14%)显著低于Ⅳ级组(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57.15%)显著高于Ⅳ级组(16.8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utt和Hess分级Ⅲ~Ⅳ级脑动脉瘤患者的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复杂,Ⅳ级患者较Ⅲ级患者治疗结果较差,需临床重点关注。
戴兵蔡望青陈伟平廖小辉肖化选
关键词:脑动脉瘤
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高效表达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构建能表达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的pWPI-hHGF载体,并将含hHG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观察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hHGF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目的基因hHGF的pUC-SRα/hHGF质粒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WPI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WPI-hHGF。基因测序进行HGF的鉴定。用磷酸钙沉淀法,将pWPI-hHGF、pAX2、pMD2G共同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获得携带目的基因hHGF和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pWPI-hHGF。将pWPI-hHGF及阳性对照质粒pWPI-GFP分别用Lipo-fectamin 2000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hUCMSCs。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确定阳性对照质粒的转染数,从而估计该基因的转染效率。蛋白印迹法检测HGF和GFP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hHGF含量。结果:DNA测序显示hHGF基因成功地插入到pWPI载体中。包装细胞293T转导pWPI-HGF质粒后,转染阳性率达100%。阳性对照质粒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达80%以上。蛋白印迹法检测靶细胞中hHGF表达呈强阳性,而对照组表达量极低,两者差异显著(P<0.01)。检测收集转染hHGF后的人间质干细胞上清液中hHGF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构建的在真核细胞内表达hHGF的重组质粒pWPI-hHGF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能获得hHGF基因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大量、稳定的表达。
刘安民罗铭李国蔡望青李方成邓跃飞潘伟生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慢病毒载体脐带间质干细胞基因表达
分流术治疗脑积水9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我院1987~1997年采用脑脊液分流术治疗积水共9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1~75岁,平均323岁。其中阻塞性脑积水58例,交通性脑积水32例。辅助检查:本组头颅X线平片显示颅高压征象22例,90例均经CT及/...
钟志光邓跃飞蔡望青谭平国林吉惠陈由芝
关键词:脑积水分流术
siRNA沉默MAG促进脑出血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善
2014年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对脑出血后脱髓鞘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siRNA组、模型+PBS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模型,据不同组别于模型术后1 d立体定向下进行侧脑室注射携带MAG基因siRNA的慢病毒和PBS。分别于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7、14、21 d用Rotarod运功功能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情况,应用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检测脑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恢复情况,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AG的表达变化。结果:Rotarod评分检测脑出血模型大鼠术后的运动功能,模型+siRNA组的神经功能改善和神经纤维修复较模型+PBS组明显提高(P<0.05),劳克坚牢蓝染色示siRNA组较PBS组的神经纤维损害范围缩小,siRNA组的MAG蛋白的表达较PBS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siRNA沉默MAG后明显提高神经纤维髓鞘再生能力,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失的修复。
刘安民罗铭蔡望青陈舒何明亮潘伟生
关键词:RNA干扰髓鞘再生脑出血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时机选择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时机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2月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修补时间分为3组,分别为早期修补组、中期修补组及晚期修补组,每组30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早期修补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晚期修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修补组与中期修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颅骨缺损修补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戴兵蔡望青陈伟平廖小辉肖化选
关键词:外伤性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手术时机神经功能
后颅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2007年
患者女,41岁。因头痛,头晕,双下肢乏力3个月于2005年6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颅神经检查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无共济失调,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示:第四脑室内一类圆形占位,均匀一致稍高密度影,大小4.5cm×3.5cm×3cm,无钙化,边界清楚;MRI平扫加增强(图1):小脑蚓部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室管膜细胞瘤或胶质瘤,中度脑积水。行后颅窝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小脑蚓部,类圆形,大小约4.5cm×3.5cm×3cm,表面淡红色。基底部与枕大孔区硬脑膜粘连,血供主要来自硬脑膜。肿瘤质韧,予分块切除。术后1周复查CT(图2):枕部颅骨缺损,局部可见脑膜膨出,未见肿瘤残余。
蔡望青刘安民陈家祥黄碧萍李军亮钟伟健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占位性病变头颅CT小脑蚓部
氯化锂预处理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氯化锂预处理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氯化锂预处理脑出血组,每组各18只。氯化锂预处理脑出血组手术前7d起每天腹腔注射氯化锂(1mmol/kg)。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Ⅳ型胶原酶用微量进样器精确注入大鼠内囊诱导成脑出血模型。跟据术后处死动物的时间不同,各组再分别分为1、3、7d三个亚组。分别采用TUNEL法、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NF-κB表达的情况。结果在脑出血后1、3、7d,与脑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18.32±3.75,33.24±6.37,20.49±4.87;NF—κB阳性细胞数:55.34±5.83,30.63±3.27,9.53±2.37)比较.氯化锂预处理脑出血组血肿周围区TUNEL阳性细胞数(15.84±3.12,10.88±4.75,5.83±4.39)明显减少,NF—κB阳性细胞数(29.27±3.37,16.36±3.64,7.64±2.31)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氯化锂预处理可能通过降低NF-κB的表达来减轻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减少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其对脑出血后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刘安民麦荣康蔡望青郑眉光胡震李方成
关键词:脑出血氯化锂细胞凋亡核因子ΚB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