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成森

作品数:28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2篇阻塞性
  • 12篇慢性
  • 12篇慢性阻塞性
  • 9篇肺疾病
  • 8篇阻塞性肺疾病
  • 8篇慢性阻塞性肺...
  • 8篇疾病
  • 6篇细胞
  • 5篇嗜酸
  • 5篇粒细胞
  • 5篇META分析
  • 4篇血清
  • 4篇气管
  • 4篇阻塞性肺病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急性加重
  • 4篇急性加重期
  • 4篇肺病
  • 4篇病患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机构

  • 28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28篇蔡成森
  • 18篇王珺
  • 4篇刘玉霞
  • 3篇王连忠
  • 3篇彭召云
  • 3篇李士涛
  • 2篇姜琪娜
  • 2篇陈文靖
  • 2篇陈玉娟
  • 2篇陈蕾
  • 1篇徐敏
  • 1篇徐敏
  • 1篇李斌
  • 1篇王健
  • 1篇杨琳红
  • 1篇王振松
  • 1篇李慧
  • 1篇王珊珊
  • 1篇张庆祥
  • 1篇陆峰

传媒

  • 10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进展
2025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 PHD),简称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在慢阻肺并PH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的形成是一个关键的病理变化,且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引起的。理解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两个方面论述,旨在探讨慢阻肺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这一复杂病理过程的理解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慢阻肺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于雪琪蔡成森彭召云陈玉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心病肺动脉高压
B3型胸腺瘤支气管转移并气管支气管结核与双侧肺结核1例诊治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胸腺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大多数为良性,侵袭性胸腺瘤较少见,国内外少有胸腺瘤支气管转移的报道,而有关胸腺瘤支气管转移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肺结核的病例在国内外更为罕见,笔者报道所在医院1例胸腺瘤支气管转移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肺结核病患者,并对该疾病的病因以及临床处置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确诊胸腺瘤4年,咳嗽、咯痰、憋喘1年,伴发热1个月"于2014-06-13入院。
于健健王珺姜琪娜蔡成森刘玉霞
关键词:胸腺瘤气管支气管结核肺结核免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及其机制的中西医研究新进展
202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负担。研究表明,消化系统症状是COPD患者的常见肺外全身表现,且随着COPD严重程度加重其逐渐恶化。西医认为,COPD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消化性溃疡(PU)、胃肠功能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有关。中医认为,脾肺为相生关系,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肺肝为相克关系,相乘相侮,肺病及肝,肝病及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大肠传导,互相影响。近年来COPD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而了解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本文总结了COPD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及其机制的中西医研究新进展,以期为今后预防和治疗COPD并发消化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王飞梅付生渊蔡成森付立娜于健健王珺
关键词:胃肠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中医诊治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其他实体肿瘤效果明显,但较易引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进而增加患者住院天数,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现今临床对CIP的诊治明确,但缺乏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且复发率高。本文结合最新文献报道,从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角度对CIP的诊治进行综述,旨在增强医师对CIP的中医认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史珍刘玉霞蔡成森邢介锋王珺
关键词:肺炎中医诊治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与临床稳定期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近期有报道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具有相关性。本研究通过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血清EOS水平。并观察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健康人员200人,及因CO...
蔡成森
关键词:COPDICS肺功能
文献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预防对策被引量:3
2023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气道或肺泡异常导致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组肺部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罹患COPD,是我国第四大致死疾病,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仅次于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癌。近年研究表明,COPD患者越早进行治疗,其肺功能恢复程度越大,故COPD诊治前移是其防控的突破点。本文基于COPD的危险因素,总结了COPD患者的早期预防对策,即避免肺发育和生长受限、戒烟、减少空气污染物暴露及合理饮食与规律锻炼,以期减少COPD的发生。
董汉禹王珺蔡成森梁冉冉陈玉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黄帝内经》针刺阴阳补泻探微被引量:3
2014年
以《黄帝内经》为论理渊源,对传统针刺理论进行初步探析,尝试构建关于针刺阴阳、补泻的理论框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蔡成森张晓莲徐敏
关键词:阴阳针刺补泻人迎营卫
穴位贴敷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急性加重次数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获取已公开发表并符合评价标准的有关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经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穴位贴敷干预后,试验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能有效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生存质量。
于健健王珺蔡成森
关键词:穴位贴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META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与临床稳定期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近期有报道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具有相关性。本研究通过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血清EOS水平。并观察其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健康人员200人,...
蔡成森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0月8日的自血穴位注射治疗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由两位研究人员分别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并对入选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然后使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计18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加用自血疗法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3.73,95%CI(2.79,4.98),P<0.00001],延长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 WMT)[MD=34.21,95%CI(24.92,43.51),P<0.00001],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MD=-3.86,95%CI(-5.20,-1.26),P<0.00001],提高肺功能指标如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MD=0.45,95%CI(0.42,0.49),P<0.00001]等19个结局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血疗法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6 WMT,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圣乔治呼吸问题问卷(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分、CAT评分等,改善肺功能,减少炎症指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王珊珊蔡成森于健健司雪杰王珺陈文靖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血穴位注射META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