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锐

作品数:54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管
  • 10篇造影
  • 7篇影像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5篇动脉
  • 5篇血管造影
  • 5篇血性
  • 5篇栓塞
  • 4篇造影术
  • 4篇脾栓塞
  • 4篇肿瘤
  • 4篇系膜
  • 4篇X线
  • 4篇MRI
  • 4篇肠系膜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对比剂
  • 3篇血管造影术
  • 3篇脾功能

机构

  • 52篇成都军区总医...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军区疾病...

作者

  • 52篇蒋锐
  • 38篇顾明
  • 21篇柯振武
  • 21篇何乾文
  • 15篇李建浩
  • 9篇何次
  • 7篇马宗黎
  • 5篇关静
  • 4篇刘学生
  • 4篇陈易华
  • 4篇盛金平
  • 4篇杜飞舟
  • 4篇胡朝芬
  • 3篇王俊
  • 3篇简燚
  • 3篇廖明松
  • 3篇阳红艳
  • 3篇王庆松
  • 2篇田朝艳
  • 2篇徐宏图

传媒

  • 12篇西南国防医药
  • 8篇四川医学
  • 5篇西南军医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成都军区医院...
  • 2篇全军第十二次...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侧创伤性膈肌破裂伴肝脏疝入右胸腔1例报告
2003年
姜建青刘宝玉唐旭东周凯郑秀山蒋锐蔡忠红
关键词:右侧创伤性膈肌破裂
神经影像技术在诊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2008年
顾明王庆松柯振武王俊马宗黎蒋锐
关键词:神经影像技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螺旋CT扫描诊治64层CT
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但刚于波涛李福祥蒋锐徐敏
关键词:维和部队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野战条件下移动式床旁机刹车柄的修理
2008年
本次执行维和医疗任务,自然环境恶劣,保障任务重且远离后方大本营.携带了移动式X线摄片装置,型号:COMPACT100-30 220 INTERM.TOS和KODAKCR80HD系统。
蒋锐高国民顾明胡朝芬
关键词:野战条件刹车自然环境X线摄片
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肝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和部分性脾脏栓塞术,其中12例2次行PSE,3例3次行PSE,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结果共行部分性脾脏栓塞52例次。栓塞范围30%-60%,栓塞后有49例次出现发热,大部分持续3-30d,46例次出现腹痛,其中4例次需要强效止痛药,少量胸腔积液6例次,保守治疗后消失,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WBC和PLT显著升高(P〈0.05),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RBC和Hb量无明显改变(P〉0.05),TBA下降(P〈0.05),TBIL、ALT和AS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部分性脾脏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血象和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进一步化疗打下基础。
蒋锐何乾文顾明柯振武李建浩
关键词:肝癌脾功能亢进化疗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面颅骨骨折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面颅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处理 2 6例面颅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分析其多平面重建 (MPR) ,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 ,容积重建 (VRT)等多种重建技术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PR、SSD、VRT可清晰显示面颅骨骨折的位置、形态、大小 ,叠加成像能清楚显示面颅骨骨折与邻近结构关系。结论  3D重建能立体地显示面颅骨骨折 ,结合轴位图像能提高诊断面颅骨骨折的准确性 。
蒋锐顾明何乾文
关键词:颅骨骨折三维成像技术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
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
2007年
目的:评价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应用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对65例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经后处理获得满意血管图像。结果:65例检查中64例成功,处理得到的血管图像信号强,图像质量高,可清晰、立体显示血管全貌及分支情况。结论: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因简单可行,成像时间短,空间分辨力高,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全方位显示,无辐射等因素,已逐渐成为血管检查的首选方法。
柯振武马宗黎顾明蒋锐李建浩
关键词:图像处理对比剂
5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HEHE)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5例HEHE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5例HEHE患者中,男3例,女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腹部不适、腹痛、恶心、体质量下降、发热等,其中1例为体检时发现。2例为单结节,3例为多结节。肿瘤细胞形态较温和,排列呈条索状、小巢状,细胞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有丰富上皮样的嗜酸性胞质,常见分枝状胞浆突起,胞质内常见空泡形成,肿瘤背景为具有特征性的黏液样透明变性的软骨样基质或玻璃样变性的纤维基质。偶见核分裂和坏死。瘤细胞表达CD31、CD34、FLi-1、F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血管源性标志物,增殖活性低。结论 HEHE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多种多样,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不仅有助于确诊,也能够对HEHE治疗方案的选择发挥积极作用。
陈易华王超蒋锐汤善宏罗艳曾冬梅何晓燕施光静
关键词:肝肿瘤疾病特征
多层螺旋CT在冠脉成像中的应用
2005年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MSCTC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影像新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MS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作为冠状动脉患者筛选、冠心病诊断及治疗效果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蒋锐何乾文李建浩顾明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右侧创伤性膈疝1例被引量:1
2003年
患者,男,38岁。于入院前42天因车祸致右胸部外伤,立即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压:15/10kPa,急性痛苦面容,右下胸部叩诊呈实音,未闻及干、温罗音,右上腹压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 7.4g/l,大便、尿常规、肾功能均正常,多次腹部穿刺为阴性。
徐宏图蒋锐何乾文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MRI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