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明
- 作品数:41 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西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BARD1剪切变异体的自身抗体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1个新的卵巢恶性肿瘤抗原——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相关的具有环状结构域的蛋白(BARD1)剪切变异体(OV-142)的自身抗体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RT-PCR技术克隆OV-14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构建OV.142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OV-142重组融合蛋白;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2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4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OV-142的IgG、IgM型自身抗体的相对含量,并分析自身抗体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成功构建了OV-142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获得了OV-142重组融合蛋白。当联合分析OV.142IgC型自身抗体与CA125时,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敏感性为71.4%,高于单独分析Igo(41.3%)或CA。25(61.1%);特异性为89.1%,高于单独分析IgG(84.2%)或CA。(88.0%);准确性为81.9%,高于单独分析IgG(66.8%)或CA,25(77.1%)。结论OV-142是BARD1的1个剪切变异体,其有可能成为卵巢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OV.142抗原的IgG型自身抗体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有可能成为CA125的1个重要的补充血清学标志物。
- 阳志军蒋燕明杨光冉宇靓杨治华张玮张洁清潘忠勉李力
-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抑制蛋白质类抗原肿瘤自身抗体
- SLNB技术联合HPV16检测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 蒋燕明李立杨岚廖启洪任占平徐又先明芳韦静陈静石喆
- 宮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常见肿瘤。宫颈癌的主要转移途径为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是国内同类研究的热门话题,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唯一可靠手段。该研究通过对早期宫颈...
- 关键词:
- 关键词:HPV16淋巴结转移
- 卵巢癌相关抗原cDNA表达文库的筛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从卵巢癌腹腔积液肿瘤细胞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卵巢癌相关抗原。方法:采用SEREX方法从卵巢癌腹腔积液肿瘤细胞构建的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阳性克隆。血清学筛选出的阳性克隆与SSH所得的差异表达基因探针进行杂交,最终得到特异性较高的阳性克隆。对这些克隆进行酶切鉴定、测序分析。结果:经二轮血清学筛选和DotBlot杂交,最终得到55个在血清中有相应IgG和(或)IgM自身抗体的卵巢癌差异表达的候选肿瘤抗原克隆。经核苷酸测序、序列分析和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这55个EST片段代表45个基因,可分为6类:①3个与已知卵巢癌相关基因相似的基因,如BARD1等;②15个与其它肿瘤相关基因相似的基因,如TM4SF1等;③6个在一些特殊组织中表达的基因,如FXR1(fragileX-relatedgene1,脆性X染色体相关基因1)等;④8个与一些特殊功能蛋白基因相似的基因,如TIZ;⑤5个与胚胎来源的基因相似的基因,如PKHD1等;⑥8个在GenBank中无相似序列的新基因,如OV-189等。结论:SEREX方法与SSH方法相结合筛选肿瘤抗原的技术路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筛选具有较高特异性肿瘤抗原的策略。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这些抗原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阳志军杨光蒋燕明冉宇靓杨治华张玮李力
- 关键词:卵巢癌相关抗原CDNA表达文库SEREXSSH
- 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预警模式研究
- 第二章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阻断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meta分析 目的:评估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或大环状宫颈转化区切除术(largel...
- 蒋燕明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芯片免疫组化
- 文献传递
-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Ligasure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效果。方法对18例腹腔镜诊断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例均采用Ligasure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结果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2(40-125)min,术中出血95(30-150)ml,术后6 h可下床活动,8-32 h肛门排气,平均住院4(3-7)d。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对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腹腔镜下用Ligasure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和止血可靠的优点,且易于学习和掌握,值得推广。
- 蒋燕明杨岚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
- 卵巢上皮性癌SEREX抗原基因TM4SF1、C1D、TIZ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克隆并构建卵巢上皮性癌SEREX抗原基因:TM4SF1、C1D、TIZ的原核表达载体。方法:用PCR从含SEREX抗原基因序列的重组pBK-CMV质粒中扩增TM4SF1、C1D、TIZ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30b(+),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阳性质粒转化表达菌BL21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用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成功扩增了TM4SF1、C1D、TIZ的CDS,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b(+)/TM4SF1、pET-30b(+)/C1D、pET-30b(+)/TIZ,经测序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一致。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b(+)/TM4SF1、pET-30b(+)/C1D、pET-30b(+)/TIZ,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重组融合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阳志军李力蒋燕明张玮张洁清潘忠勉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基因重组
- 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染料法识别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方法选择4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宫颈瘤周注射亚甲蓝,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病理学检查。结果SLN识别率为87.8%(43/49),灵敏度为81.8%,准确率为92%,假阴性率为18.2%。结论本组假阴性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的途径、术前放疗、病理检测方法有关。
- 蒋燕明李立
- 关键词: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假阴性
- 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和活检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方法,探讨前哨淋巴结对盆腔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31例,术前宫颈癌周注射亚甲蓝,次日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蓝染的淋巴结即为前哨淋巴结,分析前哨淋巴结(SLN)在盆腔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SLN识别率为84%(26/31),SLN对盆腔淋巴结状况预测的灵敏性为86%,准确性为96%;假阴性率为14%.影响SLN识别率的相关因素为肿瘤直径及术前治疗.结论:使用亚甲蓝识别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技术是可行的,但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病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 蒋燕明李立杨岚
- 关键词:宫颈肿瘤前哨淋巴结亚甲蓝
- 外阴paget病1例
- 2009年
- 患者女性,79岁,外阴干涩变白4月余,加重2个月,无外阴瘙痒,无阴道异常流血。因病灶进行性扩大,于2008年7月23日到我科就诊,在右侧白色病变处取活检提示:外阴paget病。镜下见表皮内有散在的大细胞,胞浆空,Her-2阳性,CK7阴性,HMB45散在阳性,可排除恶性色素瘤侵犯。
- 李立蒋燕明
- 关键词:外阴PAGET病瘙痒
- 沙眼衣原体基因分型与宫颈病变关系的初步探讨
- 陈煜岊陈静杨岚邓国明徐鹏蒋燕明弋文娟李立韦静明芳
-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一类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特殊微生物,由于基因组小,生物合成途径缺乏或功能不全,只能侵入并生长于活体宿主细胞内,感染、生长及致病特性与病毒类似。流行病学治疗显...
- 关键词: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宫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