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丹萍
- 作品数:65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种同步糖化暗-光联合生物发酵制氢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糖化暗‑光联合生物发酵制氢方法及系统。所述同步糖化暗‑光联合生物发酵制氢系统,通过在产氢过程中,以农业秸秆为原料进行产氢,并把酶水解和产氢发酵耦合于同一个装置,避免了...
- 李亚猛张志萍荆艳艳蒋丹萍路朝阳张洋张寰张全国范小妮艾福柯焦映钢吴晨阳张哲领王昌昌
- 文献传递
- 一种负碳性排放的生物氢烷联产发酵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碳性排放的生物氢烷联产发酵系统和方法,包括暗‑光联合产氢装置,氢气质量检测系统,氢气提纯装置,集气罐,超微气泡纳米装置,产甲烷装置,甲烷提纯装置,所述暗‑光联合产氢装置为一体化反应器,内部设有暗发酵产氢单...
- 李亚猛张全国张志萍荆艳艳张寰岳建芝蒋丹萍路朝阳张洋王昌昌
- 大叶黄杨废弃物光合生物制氢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以产氢量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模型优化大叶黄杨废弃物光合生物制氢的工艺参数,对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大叶黄杨废弃物光合生物制氢工艺的影响最大;光照强度与初始pH值、温度等的交互作用均对产氢量的影响比较显著;最佳产氢工艺条件为温度28.78℃、初始pH值7.00、光照强度3067.0 lx,此时拟合产氢量为71.81 mL/g,实际产氢量为70.15 mL/g;拟合值和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2.31%,表明该数值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
- 岳田张全国蒋丹萍蒋丹萍张志萍李亚猛张志萍
- 关键词:生物制氢响应面法大叶黄杨
- 一种利用生物质进行生物制氢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进行生物制氢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包括生物质的预处理、活化HAU‑M1光合菌群、制备发酵混合液、HAU‑M1光合菌群光合产氢等步骤,本发明通过以生物质为底物进...
- 路朝阳王广涛张全国梁小玉张志萍岳建芝荆艳艳张寰蒋丹萍李亚猛张洋张甜
- 一种非正常死亡猪肉光合生物制氢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正常死亡猪肉光合生物制氢的方法:将猪肉、胰蛋白酶混合后,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然后调节pH为中性,加入产氢培养基和对数期后期的光合产氢细菌HAU‑M1;氮气氛围下于光照度2800‑3200 Lux...
- 路朝阳张全国张志萍张寰蒋丹萍荆艳艳岳建芝李亚猛张洋
- 一种暗发酵光合作用联合产氢装置及其产氢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暗发酵光合作用联合产氢装置及其产氢方法,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放置有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内部设有暗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且暗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的顶部高于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顶部,所述光合生物...
- 张全国陈笑王毅种东风荆艳艳蒋丹萍魏斌路朝阳
- 文献传递
- 一种同步糖化暗-光联合生物发酵制氢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糖化暗‑光联合生物发酵制氢方法及系统。所述同步糖化暗‑光联合生物发酵制氢系统,通过在产氢过程中,以农业秸秆为原料进行产氢,并把酶水解和产氢发酵耦合于同一个装置,避免了...
- 李亚猛张志萍荆艳艳蒋丹萍路朝阳张洋张寰张全国范小妮艾福柯焦映钢吴晨阳张哲领王昌昌
- 一种车用生物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系统及甲醇重整制氢工艺
- 本发明属于生物原料重整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生物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系统及甲醇重整制氢工艺。本发明所述车用生物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量器、生物甲醇溶液罐、微通道制氢反应器、风冷装置、冷凝干...
- 刘虹张全国张志萍张寰蒋丹萍李亚猛路朝阳杨旭东焦映钢
- 一种管式多路循环明暗交替生物制氢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式多路循环明暗交替生物制氢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利用厌氧细菌具有较强的基质降解能力,光合细菌具有较高的原料转化率特点,将光合、厌氧细菌混合菌群在光发酵管路和暗发酵管路中循环培养,富集形成生物膜,按照明暗交替...
- 王毅张志萍张全国常建民荆艳艳路朝阳蒋丹萍李露霏
- 文献传递
-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教学改革方向与措施被引量:6
- 2021年
- 基于新农科建设,提出了农业工程学科建立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开展交叉科学知识体系更新融合和探索实践教学新方法的改革方向。实施基于专业集群和“微文化”的教学内容改革措施,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措施,以一流专业为载体,推动一流精品课程建设,重构混合式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推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应用,达到学与教的渗透融合。
- 荆艳艳张志萍路朝阳赵淑蘅蒋丹萍
- 关键词:农业工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