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熄风止颤丸治疗痰瘀风动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 贾玉勤张伦忠王法德冯乐燕郑文玲董玮
- 帕金森病(Parkinsnodies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的致残疾患之一,尚无根治方法。由于该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加重的中枢神经变性疾病,5-8年后大多数患者生活严重受限,甚至不能自理,给...
- 关键词:
- 关键词:帕金森病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胃腺癌合并倒置性增生性息肉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倒置性增生性息肉在内镜下和组织病理学上都比较容易导致临床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胃窦腺癌合并胃窦部倒置性增生性息肉病例,结合相关文献重点,从内镜下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等方面对该病变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内镜医师和病理科医师对胃倒置性增生性息肉的认识。
- 董玮姜栋栋袁州杰付振鹏徐晋峰李海玲樊祥山
- 关键词:胃肿瘤增生性息肉腺癌
- 体感诱发电位对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评价
- 2010年
-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疗效.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神经生长因子组、胞磷胆碱钠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肌肉注射法,分别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胞磷胆碱钠(CS)和生理盐水(NS)给予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各组动物神经病学评分和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的改变.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神经生长因子和胞磷胆碱钠组治疗后神经病学评分均降低(P〈0.05),但这些指标在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NGF组和CS钠组神经病学评分与NS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②NGF组和CS组所有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缩短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组的P1,N1,P2潜伏期均短于盐水对照组(P﹤0.05) ;CS组仅P2潜伏期短于盐水对照组(P〈0.05).③大鼠模型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与神经病学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97~0.99,P〈0.05).结论 NGF可明显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体感诱发电位可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观察.
- 董玮王益光刘晓霞芈如珊仉林霞曲美婷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生长因子诱发电位
- 胃癌BGC-823肿瘤细胞系SP表型初步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人胃癌BGC-823肿瘤细胞系中是否含有SP细胞及SP细胞的形态特点,并验证该表型细胞与干细胞标志物(ABCG2)的关系。方法取贴壁生长的BGC-823细胞,经Hoechst33342染色,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并观察拒染或浅染的SP细胞的形态特点,计算其百分比;之后对细胞爬片进行Hoechst33342染色和AB-CG2的免疫荧光染色,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oechst33342染色强度和ABCG2的表达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BGC-823细胞系中存在SP细胞,且该类细胞体积较小,约占细胞总数的1.8%;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爬片细胞中ABCG2+细胞即为SP表型细胞。结论人胃癌BGC-823细胞系中存有SP细胞,且该表型细胞表达干细胞标志物ABCG2。
- 耿莉任宁董玮杨义李劲松
-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干细胞侧群细胞
- 成人后肾腺肉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4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1岁,因右腰痛10d余,加重4d,于2009-09-10就诊潍坊市中医院。患者无发热、盗汗和排尿刺激等症状,无肿瘤家族史。入院检查右肾区有叩击痛,未触及明显肿块。小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均正常。CT诊断结果为右肾恶性肿瘤,肾癌可能性大。临床诊断为“右肾肾癌可能性大”。
- 王晓琳董玮芈如珊王昭顺刘静仉林霞
- 关键词:肾肿瘤后肾腺瘤腺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CTGF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0年
- 目的上皮性卵巢癌是妇科肿瘤致死性居首位的恶性肿瘤,急需发现有效的预测指标和治疗靶点。本研究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EMT关系。方法收集2015-01-01-2019-10-30本院收治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标本51例及5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链酶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对组织标本进行CTGF、E-cadherin、Vimentin表达检测。结果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细胞中CTGF、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0%和56.9%,正常卵巢细胞中均不表达。CTGF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277,P=0.049;CTGF表达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92,P=0.004。CTGF高表达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χ2=15.300,P<0.001)、是否腹膜转移(χ2=12.101,P=0.001)和是否淋巴结转移(χ2=10.137,P=0.001)有关联。结论CTGF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表达增高,且与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分期相关。CTGF表达与EMT呈正相关,可能参与卵巢癌EMT过程。
- 董玲玲谢晓萍仉林霞董玮李密密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上皮间质转化
- Notch1,COX-2,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 2014年
- 目的探讨Notch1、环氧化酶-2(COX-2)和E-钙黏附蛋白(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乳腺腺病和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Notch1,COX-2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腺病组织中,Notch1,COX-2,E-cad的阳性表达率有所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织中Notch1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E-cad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COX-2和Notch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COX-2,Notch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Notch1和COX-2高表达及E-cad的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Notch1和COX-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提示Notch1和COX-2表达在的检测对判断临床进展、推测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赵赛王晓琳董玮
- IgG4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Ig G4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其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为Ig G4 HT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的甲状腺组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B超、临床资料等分析Ig G4 HT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41例HT中,CD3、CD20、CD38、CD138、Ig G均为阳性,Ig G4 HT有13例(31.71%),其中Ig G、Ig G4阳性明显高于非Ig G4 H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B超检查及HE染色显示Ig G4 HT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9.2±9.32)岁,常表现为弥散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且间质纤维化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其中Ig G4 HT亚型并不少见,自身抗原的持续暴露可以使Ig G4滴度升高并诱导纤维化的发生,这类患者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病理学及Ig G4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Ig G4 HT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 王晓琳王昭顺董玮郭璐曲美婷
-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IGG4免疫组织化学
- 结直肠癌中PD-L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PD-L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潍坊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93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L1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D-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7.98%(54/19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11%(6/193);结直肠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病理分型(P=0.002)、TNM分期(P<0.001)、肿瘤大小(P=0.022)和淋巴结转移(P<0.001)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P=0.124)、性别(P=0.949)、部位(P=0.119)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淋巴结转移灶中PD-L1的表达与转移癌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31),与转移灶的大小无关(P=0.672)。结论PD-L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率较癌旁组织有所升高,但与其他肿瘤相比表达率低,其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D-L1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率下降。PD-L1的表达对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 王晓琳王昭顺刘静李密密董玮
- 关键词:PD-L1结直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138例诊刮病理分析
- 2006年
- 芈如珊马宜红董玮
- 关键词:子宫内膜出血诊断性刮宫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