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锐 作品数:28 被引量:173 H指数:9 供职机构: 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嘉兴市异性商业性行为人群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技术构建嘉兴市经异性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病例的传播网络,并了解其传播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嘉兴市某县新报告的异性商业性行为HIV病例及其阳性配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浆并提取RNA,运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使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亚型分析,计算毒株间遗传距离。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分子传播网络。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41例HIV病例,以50岁以上老年男性为主(73.2%)。41例病例的HIV-1亚型包括CRF01_AE(34.1%)、CRF07_BC(46.3%)和CRF08_BC(19.5%),其中33例形成7个分子簇,成簇比例为80.5%。在较大分子簇A和C中各发现1例高传播风险病例。结论异性商业性行为人群HIV-1亚型多样,传播特征复杂,成簇病例可能是导致该县艾滋病疫情上升的重要因素。 葛锐 朱国英 罗明宇 胡洁 宋建强 张佳峰 燕勇 陈中文 潘晓红关键词:HIV 分子流行病学 传播网络 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较大HIV分子传播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新发现的较大HIV分子传播簇和流行病学特征,筛选疑似高危传播者,为传染源管理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7年嘉兴市较大HIV分子传播簇所有HIV/AIDS病例采集血样,通过核酸提取、RT-PCR和巢式PCR法扩增pol基因,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包括采用Sequencher 5.0软件拼接整理测序结果、BioEdit 7.2.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 6.0软件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图,形成若干个分子传播簇。对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EpiData 3.0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1-12月嘉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210例,较大HIV分子传播簇为CRF07_BC亚型,传播簇共30例病例,个案调查26例,80.8%(21/26)为最近2年感染,30.8%(8/26)为最近1年感染。84.6%(22/26)为本市感染。5例疑似高危传播者均为同性性传播感染且≥45岁,其中3例有危险性行为时间较久、确诊前临时性伴数较多、MSM活动场所有危险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特征。结论 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新发现的较大HIV分子传播簇最近2年在本市传播较快,传播和扩散风险较高。3例疑似高危传播者对该HIV分子传播簇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罗明宇 潘晓红 范钦 张佳峰 葛锐 蒋均 陈婉君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Scopus、CBM、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研究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关联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TGF-β1基因C-509T位点纳入文献19篇,包括4 938例哮喘病例和5 838例对照,T869C位点文献7篇,包括1 327病例和1 258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TGF-β1基因C-509T位点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有关[(Tvs.C):P=0.010,OR=1.17,95%CI=1.04-1.31;(TT+CT vs.CC):P〈0.01,OR=1.34,95%CI=1.14-1.57;(TT vs.CC):P=0.001,OR=1.42,95%CI=1.15-1.76]。TGF-β1基因T869C位点多态性在总人群中与哮喘无关,经过亚组分析表明,在成年人群中发现多态性和哮喘存在统计学关联[(C vs.T):P=0.020,OR=1.19,95%CI=1.03-1.37;(CC vs.CT+TT):P=0.032,OR=1.31,95%CI=1.02-1.69;(CCvs.TT):P=0.029,OR=1.39,95%CI=1.03-1.88],但是在儿童人群中未发现多态性和哮喘存在统计学关联;在亚洲人群和高加索人群中均未发现多态性和哮喘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TGF-β1基因C-509T位点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哮喘患病风险;TGF-β1基因T869C位点只与成人哮喘有关,提示其在哮喘遗传易感性中可能起到附加效应。 葛锐 陈中文 吕晓东关键词:TGF-Β1 哮喘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嘉兴市男男同性传播HIV-1感染人群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嘉兴市男男同性传播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1型感染的分子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回顾分析2020—2022年所有新报告MSM人群未经抗病毒治疗的病例血样,扩增HIV-1 pol基因,测序后使用MEGA v6.0软件分析核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判断亚型,使用校正群体耐药分析程序(CPR)分析耐药突变,计算基因序列间遗传距离,使用Cytoscape v3.6.0软件绘制分子传播网络。结果共发现9种基因亚型,以CRF07_BC(43.3%)、CRF01_AE(36.9%)为主,未与参考亚型聚类的重组型病例占比5.0%。共检出耐药突变病例21例(7.0%),CRF07_BC和CRF01_AE亚型的耐药突变比率分别为8.2%和7.8%。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7%、0.7%和4.7%。最适分子网络的基因距离为0.018,入网率43.3%,共形成38个分子簇(簇内2~26个节点)。同性性行为人数≥6,度值≥4的病例易进入活跃分子簇。TNS>0.75的高危传播病例以外省(市)户籍和商业服务业者为主要特征。重组型分子簇病例与外省病例有较高相似度。结论嘉兴地区MSM人群HIV-1亚型分布复杂,重组亚型检出率增高,传播耐药水平较高,活跃分子簇和高危传播病例人群多为商业服务类等外来人口,需加强监测和干预力度。 张晓飞 葛志坚 燕勇 任港临 葛锐 张倩倩 张佳峰 朱国英关键词:HIV MSM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4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纳入国家免费高效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例治疗效果。结果 1随着治疗时间增加,169例病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和增长值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均值由基线的(155.36±99.86)μL^-1持续上升至48个月时的(360.98±141.09)μL^-1(b=0.362,F=182.07,P〈0.001);增长值由6个月时的(84.43±81.31)μL^-1不断上升至48个月时的(242.88±140.23)μL^-1(b=0.364,F=134.82,P〈0.001)。2对基线CD4^+T淋巴细胞按照≤200μL^-1和〉200-350μL^-1分组后进行不同治疗阶段抗病毒效果分析发现,2组各治疗阶段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长(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2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均呈线性趋势(≤200μL^-1组,F线性=274.36,P〈0.001;〉200-350μL^-1组,F线性=102.25,P〈0.001);同一疗程不同基线组分析表明,各疗程不同基线组之间CD4+T淋巴细胞增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满1,2,3年的HIV病毒抑制率(病毒载量〈400 cp·m L^-1)分别为68.55%(109/159)、77.36%(123/159)、87.42%(139/159),抗病毒治疗失败率(病毒载量≥10 000 cp·m L^-1)分别为12.58%(20/159)、8.80%(14/159)、3.77%(6/159)。4抗病毒治疗失败病例中有10例检测出耐药基因。结论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4年疗效明显,但仍有不足,应采取相应措施改进。 罗建勇 葛锐 向泽林 徐文贤 胡洁 宣华关键词: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疗效 疾控-医院-社区“三位一体”艾滋病治疗随访工作模式 被引量:10 2014年 国内目前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治疗随访工作,大多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承担,由于公共卫生机构不具备医疗执业资格,治疗服务的合法性和技术能力都存在不足。随着HIV/AIDS病人数增多,单一由疾控中心承担的治疗随访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适合可持续发展、整合各级医疗卫生资源的艾滋病治疗随访工作新模式。 罗建勇 陈中文 徐文贤 胡洁 葛锐关键词:艾滋病 随访 嘉兴市2011-2015年报告的HIV感染者新发感染情况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嘉兴市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新发感染的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2015年嘉兴市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中,符合BED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检测标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计算新报告HIV感染者中BED阳性病例所占比例,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嘉兴市新报告HIV感染者1 026例,其中新发感染(BED阳性)223例,BED阳性比例为21.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传播途径和文化程度均是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嘉兴市新报告HIV感染者中,青壮年人群和男男性行为者新发感染风险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HIV传播。 葛锐 徐文贤 罗建勇 张倩倩 朱武通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一起学生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嘉兴市某寄宿制高中一起学生肺结核聚集性感染疫情的处置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结核病应急处置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疫情发生学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首发肺结核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筛查工作。结果本次疫情共报告学生肺结核7例,患者倪某有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咳嗽史,综合考虑可能为本次疫情的首发病例。疾控中心分别于2018年11月6日和2019年2月14日,开展了两次密切接触者筛查,筛出PPD强阳性39人,监测至疫情处置后12个月,未出现新发病例。结论造成该起学生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首发病例就诊延误,未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扩大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不及时,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对学生结核病的敏感性不高。 王远航 葛锐 张倩倩 胡洁关键词:肺结核 聚集性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分子传播网络研究嘉兴市2017年HIV毒株的传播特征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嘉兴市HIV毒株的分子亚型组成和传播特征。方法2017年由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确诊HIV阳性,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感染者,进行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的pol区序列,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对测序成功的序列进行校正和拼接,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确定HIV毒株亚型。结果2017年全年共收集223例HIV/AIDS阳性者血样,扩增成功获得201例感染者的序列,扩增成功率95.71%。嘉兴市HIV流行毒株以CRF07_BC(38.31%,77/201)和CRF01_AE(29.35%,59/201)为主,其中共检测发现21例感染新型重组毒株。以遗传距离阈值1.0%为标准,绘制HIV分子传播,共有64例(占病例数31.84%)纳入分子传播网络中,形成23个分子传播簇,其中CRF07_BC有29例(成簇比例占45.31%),以男男性接触者为主。结论嘉兴地区HIV流行株种类复杂多样且出现新型重组毒株,当地病例以散发为主,但存在以男男性接触者高危传播者为核心的传播网络。 胡洁 葛锐 罗建勇 徐文贤 陈中文关键词:HIV 基因亚型 嘉兴市2013—2022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嘉兴市2013—2022年5种性传播疾病(性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嘉兴市2013—2022年性病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嘉兴市2013—2022年累计报告性病病例77 590例,年报告发病率从105.26/10万到197.41/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9.83/10万,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5.19%(66 096/77 590);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梅毒病例总数的66.51%(16 473/24 768),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89∶1,梅毒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而淋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年龄段,占总数的71.54%(55 506/77 590);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商业服务和工人居多;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南湖区。结论 嘉兴市性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梅毒是性病防治的重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已成为三大主要流行的性病之一;南湖区是性病防治重点地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冯豪 朱武通 葛锐 侯志刚 田阳阳 潘维浙 张倩倩关键词:性传播疾病 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