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艳梅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4篇象似性
  • 2篇语篇
  • 2篇诗学
  • 2篇前景化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教学
  • 1篇叙事教学法
  • 1篇学法
  • 1篇音韵
  • 1篇英译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游戏
  • 1篇有标记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表征
  • 1篇审美感
  • 1篇审美感受

机构

  • 5篇太原工业学院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6篇葛艳梅
  • 1篇马哲

传媒

  • 2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河北广播电视...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被引量:5
2016年
诗学象似性是诗歌的美学特质。从数量象似、音韵象似和图形象似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文本中比较典型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具体分析了译者如何灵活应用这些象似手段和各种修辞方法,有效整合形式、意义、情感,并与审美之间相互作用,给译文增添了丰富的象似元素,生产出高额的象似价值,译写出等值于、甚至是超值于原诗诗学象似性的译文。诗学象似性不仅是诗歌的创作原则,也是诗歌翻译的译写原则。
葛艳梅
基于生态—叙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2015年
生态—叙事教学法以生态为主导,以叙事为指导,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技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主动构建新的认知;学生不仅是学习的参与主体,还是学习的认知主体。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详尽描述了生态—叙事教学法的教学要素。生态是一种方向或教学理念,叙事在生态的指导下可以看作是一种技巧或方法,两者相辅相成,能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葛艳梅
关键词:案例分析教学要素大学英语教学
《讹诈》的诗学象似性审美——数量象似与节奏美被引量:1
2015年
诗学象似性是文学的美学特质。从认知诗学视角,探讨小说《讹诈》的语言形式结构。《讹诈》文本形式上既具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结构,集中使用数量象似原则,呈现出统一的悬疑紧张主旋律和多样化的节奏美,使文本首尾构成完整的闭合环形结构,不仅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小说情节环环相扣的紧张悬疑、矛盾双方的激烈交锋,而且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葛艳梅
关键词:《讹诈》节奏美审美感受
象似性:再现有标记语篇文体特征的有效手段
2008年
象似性是语言结构形成的基本机制之一。象似性、标记性与前景化的关联性为有标记句式象似于额外意义,用于特定的情景语境。象似性是翻译时语际转换的心理认知基础,以象似译象似是再现有标记语篇文体特征的有效手段。
葛艳梅马哲
关键词:象似性标记性前景化
图形诗:穿梭于诗画之间的视觉游戏——视觉符号与英语儿童图形诗歌的意义建构被引量:1
2015年
运用图形象似性的相关理论和视觉符号的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视觉符号在英语儿童图形诗歌中建构意义时"形意关联"的四种方式,尝试将图象符号作为象似构形的重要因素纳入到图形象似作用的符号体系中,同时指出儿童图形诗歌的意义建构本质上依托于诗人创作时的"情感灌注"和儿童阅读时的"情感参与"。图形诗歌和儿童思维特征之间的高度契合性决定了儿童读者在阅读图形诗歌时能够自如穿梭于自然生命和诗歌形式交错的视觉游戏之中。
葛艳梅
关键词:视觉符号情感参与视觉游戏
句法象似性与前景化语篇的文体翻译
象似性是语言形成的基本机制之一。近年来对语言与文学的研究表明语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性的。语言的象似性通常指语言结构与概念结构之间的理据性。本文集中探讨句法象似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意义。 “有些时候,通过对语法的研究,我...
葛艳梅
关键词:象似性前景化句法文体翻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