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晓能

作品数:11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肺动脉
  • 7篇肺动脉高压
  • 6篇低氧
  • 6篇低氧性
  • 6篇低氧性肺动脉
  • 6篇低氧性肺动脉...
  • 3篇甲素
  • 2篇心病
  • 2篇血管
  • 2篇羟脯氨酸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纤维细胞
  • 2篇纤维细胞生长...
  • 2篇慢性
  • 2篇碱性成纤维
  • 2篇碱性成纤维细...
  • 2篇碱性成纤维细...

机构

  • 1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莫晓能
  • 8篇陈文彬
  • 5篇程德云
  • 3篇颜浩
  • 1篇张晓玮
  • 1篇强鸥
  • 1篇陆彬
  • 1篇朱辉

传媒

  • 3篇国外医学(呼...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8
  • 2篇199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旋顺式羟脯氨酸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概况
1997年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肺动脉壁胶原蛋白的增多密切相关,左旋顺式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合成抑制剂,它通过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改善低氧引起的肺血管壁结构重建,因而能有效地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本文就其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莫晓能
关键词:羟脯氨酸胶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汉防已甲素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4
2001年
目的 观察汉防已甲素 ( tetrandrine,Tet)对慢性低氧大鼠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表达的影响 ,探讨 Tet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机制。方法 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检测血流动力学 ,观察肺腺泡内动脉 ( IAPA)结构的变化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 b FGF表达。结果  Tet能明显降低肺动脉压 ,抑制肺腺泡内动脉壁 b FGF表达 ,阻抑肺腺泡内动脉重建。结论  Tet通过抑制 b FGF表达 。
陈文彬颜浩莫晓能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汉防已甲素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改变被引量:2
1998年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采用氯胺T氧化比色法检测50例肺心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肺心病患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
莫晓能陈文彬程德云朱辉
关键词:肺心病羟脯氨酸
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急性效应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了解汉防己甲素 (Tet)肺靶向微球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应及其对肺循环的选择性作用。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Tet含量为 32 %的Tet肺靶向微球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分对照组和Tet水溶剂治疗组、Tet肺靶向微球治疗组。经低氧处理 3周 ,分别给予Tet水溶剂和Tet肺靶向微球 ,观察用药前后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和体循环平均压 (mSBP)的变化。结果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应用Tet肺靶向微球组mPAP的降低较Tet水溶剂治疗组更为明显 (P <0 .0 5 ) ,且mPAP在注药后 6 0min时仍明显低于注射前水平 ;大鼠mSBP无显著变化。结论Tet肺靶向微球对肺循环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可明显增强Tet降低mPAP的效应。
程德云陈文彬陆彬莫晓能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急性效应
肺心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检测的意义
1998年
CⅡV是血管壁内皮下基膜的主要成分,对基膜的结构完整性和过滤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肺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是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与肺血管收缩和血管壁结构重建有关.胶原蛋白的沉积增多在血管壁结构重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探讨血清CIV测定对肺心病患者肺血管重建的判断价值。
莫晓能陈文彬张晓玮强鸥
关键词:肺心病患者血管壁肺血管重建皮下肺血管收缩内皮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表达及分布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4
1997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及肺小动脉显微形态计量学,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FGF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和分布。结果缺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小动脉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MT%)分别为3.96±0.47kPa、3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小动脉壁bFGF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并和MT%呈正相关。结论(1)慢性缺氧能导致肺小动脉重建及肺动脉高压。(2)bFGF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调控。
颜浩陈文彬程德云莫晓能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低氧性BFGF
Ⅰ型胶原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分布的改变被引量:4
2000年
为阐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 型胶原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的关系 ,分别用右心导管法检测肺动脉压力和肺循环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以链亲合素过氧化物酶法观察低氧大鼠肺动脉、支气管和肺间质 型胶原的分布变化 ,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动脉的形态改变和胶原组化染色灰度扫描。结果 :低氧大鼠肺动脉压明显升高 ,肺小动脉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 ,反映管壁增厚的两个指标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 (35 .83±3.5 5 )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 (5 9.6 8± 4.90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 6 .35± 2 .6 4和 2 6 .83± 3.40 (P<0 .0 1 )。 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强 ,主要分布在肺动脉的外膜 ,经灰度扫描肺动脉壁的阳性程度 (2 .5 5± 0 .34 )明显高于对照组 (1 .2 4± 0 .2 1 ,P<0 .0 1 ) ,且与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 (35 .83± 3.5 5 )及平均肺动脉压 (3.95±0 .43k Pa)呈直线正相关 (r=0 .85 ,P<0 .0 1 ;r=0 .6 3,P<0 .0 5 ) ,说明肺动脉
陈文彬莫晓能颜浩程德云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低氧性
汉防已甲素防治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1998年
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是从防己科植物防已根中提取出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大量研究证实,Tet具有降压、扩血管和抑制多种炎性介质等作用,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有较好疗效。本文仅就其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莫晓能陈文彬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肺动脉高压防已扩血管异喹啉类生物碱
端粒、端粒酶与肺癌被引量:8
1998年
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末端含有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及结核的一段区域,对染色体的稳定及末端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的逆转录酶,与端粒的合成有关。近年来国外对端粒的改变、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作了不少研究。本文主要综述端粒、端粒酶与肺癌的关系。
莫晓能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肺癌肿瘤发生
Acute effect of tetrandrine pulmonary targeting microspheres on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rats被引量:3
2002年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etrandrine (Tet) pulmonary targeting microspheres on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evaluate its selective action on pulmonary circulation.Methods Twenty rats were exposed to hypoxic conditions for 3 weeks. Ten rats were used as normoxic controls. We administered Tet pulmonary targeting microspheres to 10 hypoxic rats and Tet aqueous solution to 10 hypoxic rats and the 10 control rats. 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 was measured by a right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nd mean systemic blood pressure (mSBP) was measured by left femoral catheterization. Results Rats exposed to hypoxia develop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The decrease in mPAP in rats treated with Tet pulmonary targeting microsphere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rats receiving Tet aqueous solution (P<0.05), and the effects were longer with Tet pulmonary targeting microspheres. Moreover, Tet pulmonary targeting microspheres, unlike Tet aqueous solution, did not decrease mSBP.Conclusion Tet pulmonary targeting microsphere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Tet aqueous solution in treating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acted selectively on the pulmonary circulation.
程德云陈文彬莫晓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