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喜萍

作品数:24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池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护理
  • 5篇静脉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血糖
  • 3篇置管
  • 3篇排球
  • 3篇气排球
  • 3篇穿刺
  • 2篇血糖水平
  • 2篇有创
  • 2篇有创机械通气
  • 2篇置管术
  • 2篇糖水
  • 2篇通气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下肢
  • 2篇下肢骨折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颅脑

机构

  • 21篇河池市人民医...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24篇莫喜萍
  • 8篇覃美凤
  • 7篇欧雪群
  • 6篇张凤清
  • 4篇姜红卫
  • 4篇韦利菊
  • 3篇梁玉议
  • 3篇梁金镇
  • 3篇谭孟仁
  • 3篇韦林燕
  • 3篇梁慧芳
  • 3篇梁惠芳
  • 2篇韦香葵
  • 2篇秦玉梅
  • 2篇冉景兵
  • 2篇黄娟娟
  • 2篇韦贵珠
  • 2篇潘冰雪
  • 2篇廖春丽
  • 2篇韦凤新

传媒

  • 4篇广西医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右江医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护理研究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医药高职教育...

年份

  • 3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左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2008年
覃美凤周艳东莫喜萍
关键词:穿刺置管
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褥疮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褥疮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ICU有创通气的4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床头持续抬高30°~45°,观察组持续抬高床头20°~25°,鼻饲时及鼻饲后1~2 h床头抬高30°~45°;比较两组患者褥疮、VAP发生率,骶尾部、足跟、外踝处的皮肤压力。结果观察组发生褥疮2例(1.0%),发生VAP 53例(26.5%),对照组发生褥疮14例(7.0%),发生VAP 45例(22.5%),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骶尾部、足跟皮肤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踝皮肤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头抬高20°~25°能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褥疮发生率,以作为有创通气患者的理想体位。
姜红卫谭孟仁韦凤新冉景兵张凤清秦玉梅莫喜萍吴晓云韦玲慧覃凤艳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褥疮
气排球运动对糖尿病前期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
梁玉议张凤清莫喜萍梁金镇韦艳覃崇宁何坚谭宏儒方军韦莲丝冯萍石美龙林燕成丽覃江虹韦孟怀李毅琳熊朝京韦桂莲吴桂芳王艳玫唐丽
一、课题来源与立项背景课题:项目由河池市科学技术局于2017年12月批准立项,合同编号:河科A1740-1。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城市化、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致肥胖和超重的人口比例增加,糖尿病前期患者数量增加,发生...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控制
移动飞信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办公成本。方法将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飞信组使用移动飞信业务发送信息给实习护生;对照组用手机或固定电话通知方法与实习护生联系,最后比较两组的通信费、时间及满意度。结果飞信组与实习护生联系所用的时间及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习护生对护理部教学管理工作联系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护生使用飞信业务传递护理信息,达到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护生满意度高。
韦利菊莫喜萍梁惠芳
关键词:教育护理飞信
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房的应用体会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区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292人次(对照组)与2009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298人次(观察组)作对比,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功能制排班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排班。制定评分量表每月评价护理质量的效果,并将各项考核指标的均值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三基考核达标率、患者满意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房实施过程中,密切了医患、护患、医护的关系,护理缺陷明显降低,提高了医护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能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病区护理管理方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覃美凤梁惠芳莫喜萍
关键词:护理管理研究
《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在内科病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动态健康教育指引在内科病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5月在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住院的3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6例以《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书籍引导下进行动态健康教育;对照组180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入院介绍、疾病知识、药物指导、特殊检查、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满意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的动态健康教育指引指导下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欧雪群韦利菊兰艳梅莫喜萍
关键词:内科健康教育
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改变常规床头抬高角度对压疮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对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床头抬高干预对其发生压疮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期间在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比组(n=100)。在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床头抬高干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舒适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接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非常舒适率、比较舒适率均高于对比组患者,其不舒适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结论 :对在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床头抬高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压疮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其舒适度。
姜红卫冉景兵张凤清谭孟仁韦凤新莫喜萍秦玉梅
关键词:ICU有创机械通气床头抬高压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颅内引流管行颅内压(ICP)监测对颅脑损伤疾病治疗的应用价值与护理。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入住ICU的因颅脑损伤已行颅内引流术的患者,在常规监护、治疗基础上,在颅内引流管外侧端接三通管,行ICP监测。对ICP>2.0 kPa者予加强脱水,ICP<0.5 kPa者提高引流袋水平,减少脱水剂用量及使用时间。结果共53例患者行ICP监测,死亡6例,死亡率11.32%;较同期未行ICP监测病例死亡率26.53%明显下降。监测结果及表现图谱与病程发展相符。结论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经颅内引流管行ICP监测操作简便,达到ICP监测技术要求,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韦林燕莫喜萍刘清清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
无栓病房的建立及其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无栓病房的建立及其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600例下肢骨折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骨折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无栓病房,并按无栓病房要求进行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围术期下肢DVT发生率及患者对责任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及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责任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建立无栓病房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DVT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黄娟娟莫喜萍韦贵珠姜红卫韦仁杰覃美凤欧雪群梁慧芳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护理
气排球运动干预模式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气排球运动干预模式对血糖水平和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体检发现的120例糖尿病前期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运动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气排球运动干预,每周3次,每次1.5~2小时,每1~2周进行电话问询、督导。半年后再次调查和体检,对比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运动依从性等相关指标。结果 干预组FBG[(5.30±0.25)mmol/L]、2hPG[(6.99±0.94)mmol/L]、运动依从性[(7.88±2.44)分],发展为糖尿病患者0名;对照组FBG[(6.78±1.18)mmol/L]、2hPG[(9.53±1.99)mmol/L]、运动依从性[(5.46±2.07)分],发展为糖尿病患者8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控制结合气排球运动干预,可提高运动依从性,降低FBG和2hPG水平,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梁玉议张凤清莫喜萍梁金镇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血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