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生尧
- 作品数:55 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巴曲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00年
- 席春江范生尧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药物疗法巴曲酶
-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附一个家系并文献复习)
- 1984年
-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是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在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上基本类同,其特征以假肥大为主,但因发展较之Duehenne型相对缓慢、预后较好,故又称良性假肥大型。本型较为少见,国内报告不多。本文报告一个家庭三兄弟罹患Becker型假肥大,并结合文献作一简要复习。
- 范生尧吴谦付其惠
- 关键词:发病机理肥大
- 401例门诊小儿脑电图鉴定评价
- 1989年
- 本文报告癲痫、轻微脑功能障碍、头痛等401例门诊小儿脑电图检查结果,其阳性率明显偏低,但在一些疾病鉴定中具有较高价值,强调检查必须结合病史、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 范生尧徐富秀鲁可军
- 关键词:儿童脑电图门诊
- 54例新生儿宫内窒息的脑电图分析
- 1995年
- 54例新生儿宫内窒息的脑电图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电图室(646000)徐富秀,范生尧,鲁可军,袁朝芬沪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朱正芳,唐章华资料与方法54例新生儿宫内窒息均属住院病儿,其中男36例,女18例,足月产48例,早产6例。生产方式:顺产...
- 徐富秀范生尧鲁可军袁朝芬朱正芳唐章华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脑电图
- 散发性脑炎55例死亡分析
- 1981年
- 近年来散发性脑炎日渐增多,已成为威协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我院从1966年1月至1980年5月共收治本病473例(1973年前15例,1974年28例、其大部分是在1975年之后收治的)。死亡55例占11.6%,为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本文对55例死亡病例的临床及死因作一简要分析。
- 范生尧
- 关键词:散发性脑炎死亡病例
- 急性缺氧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本实验采用膜片钳单通道技术研究缺氧条件下对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方法:取1 ~3天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加入含80 %DMEM(dulbecco' s modified eagle' s medium)、20 %小牛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将培养3 ~5天的形态典型的神经元置于对称性高钾溶液中,用膜钳技术记录单通道电流,其通道电流通过膜片钳放大器(CEZ -2200)放大,滤波(3KHz)后,经A/D、D/A转换器输入计算机,采用pClamp6 .0 .6软件采样分析;结果:在细胞贴附式下,应用氰化钠(20μmol/L)造成细胞急性缺氧,在缺氧早期(5 ~20 min)通道开放概率增加(P<0 .01或P<0 .05 ,n=5) ,而缺氧后期(20 ~30 min) ,通道开放概率明显降低,表明缺氧时间对通道的开放概率有明显影响。结论:缺氧早期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有自身激活作用,当钙激活钾通道激活时,钾离子外流增加,产生膜的复极化,使去极化不易产生,从而稳定细胞膜及降低细胞的兴奋性,这可能是缺氧早期神经元自身的一种代偿机制。
- 席春江范生尧曾晓荣
-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膜片钳技术钙激活钾通道缺氧
- 氯胺酮对缺氧大鼠海马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缺氧海马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 (KCa通道 )的作用 ,以揭示氯胺酮抗缺血性脑损伤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应用膜片钳制技术记录缺氧海马神经元上的单通道电流活动 ,经P clamp软件进行微机采样、储存数据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氯胺酮对缺氧海马神经元KCa通道具有明显激活作用 :增加通道开放概率P0 ,缩短通道关闭时间。结论 氯胺酮对海马神经元KCa通道的作用可能为氯胺酮治疗脑缺血损伤的另一种重要机制。
- 唐兴江范生尧李小刚李妙龄贺军杨艳刘智飞曾晓荣
- 关键词:钙激活钾通道海马神经元氯胺酮脑缺血
- 凝血酶致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被引量:3
- 2005年
- 高春林范生尧贾俊亚王枫涛熊喻
- 关键词:凝血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凋亡水蛭素
- 凝血酶与脑微血管通透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高春林范生尧
- 关键词:凝血酶病理生理过程神经科学研究脑损伤后脑水肿形成凝血过程
- 血紫质病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报告
- 1978年
- 病例报告患者徐××,男,25岁,农民,住院号29117。系腹痛三天,抽搐昏迷一天于1977年5月14日入院。入院前三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中下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刀割样,大汗淋漓,转辗不安,弯腰捧腹,不能忍受。疼痛向腰骶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约历时10余分钟自行缓解,间隔半小时至1小时不等又发,性质同上,一天之内大约共发10余次。均不伴畏寒发热,腹泻,腹部包块及黄疸。次日在县医院治疗,腹痛依旧同上。
- 范生尧聂荣华
- 关键词:下腹部疼痛腹部包块病例报告蛛网膜下腔出血腰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