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舟
- 作品数:39 被引量:123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 韩国电磁轨道发射技术概述
- 2018年
- 概述了韩国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的研究历程和主要研究机构。分析了韩国基于中小口径电磁轨道炮系统在电磁轨道发射器、脉冲电源、电枢、试验测试论证、设计与试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在电磁轨道炮瞬态电感梯度、电枢轨道摩擦系数、电枢电磁压力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其对我国电磁发射技术研究的启示。
- 苏子舟杨栋王乐张博
- 关键词:电磁轨道炮脉冲电源电磁发射
- 同步感应线圈炮磁耦合仿真研究
- 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磁耦合程度对于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系统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储能脉冲电容器驱动的同步感应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和电路模型,选择Ansoft有限元软件的Maxwell瞬态求解器进行仿真研究。重点讨论了驱动线圈与...
- 张涛国伟苏子舟张洪海
- 关键词:电气工程同步感应线圈炮磁耦合有限元仿真
- 文献传递
- 电磁发射用氢燃料电池初级能源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
- 2023年
- 初级能源为脉冲电源提供持续工作的能量基础,是电磁发射用电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常见的初级能源形式均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综合性能难以满足电磁发射技术的武器化应用需求。将氢燃料电池引入电磁发射武器系统,概述了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从功率密度、能量密度、能量补给速度、环境保护、温度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氢燃料电池初级能源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地,探讨预测了氢燃料电池初级能源应用于电磁发射武器系统的工作模式及其带来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变革,展望了氢燃料电池初级能源在电磁发射领域的应用前景。
- 王遂黄凯苏子舟王毅李菊香
- 关键词:电磁发射氢燃料电池
- 超大炮口动能电磁轨道炮设计与仿真被引量:4
- 2013年
- 论证了1门200mm口径超大炮口动能电磁轨道炮用以进行高超声速发射,目标是将20kg弹丸的初速提高到2 500m/s,其炮口动能将超过62MJ。通过多个不同算例的计算,综合考虑电枢受力、电流密度与峰值电流、电感梯度和技术风险等因素,最终选择了一种简单轨道炮结构。基于200MJ电容器组储能式脉冲电源系统,建立了轨道炮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设计的发射器身管长为8m,铜轨道电感梯度约为0.4μH/m,峰值电流约为7MA,有效电流不低于6MA,弹丸炮口初速可达到2 540m/s,炮口动能达到64MJ,系统效率为31.8%。
- 周长军苏子舟张涛樵军谋林振旺
- 关键词:电磁轨道炮仿真炮口动能
- 基于改进蜘蛛猴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
- 2024年
- 为解决一类智能算法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参数辨识存在不稳定和精度不高的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ent混沌映射的反向学习蜘蛛猴优化(CSMO)算法。首先,采用改进的Tent混沌映射产生多样性强的初始种群,保证搜索空间的遍历性;其次,在局部领导阶段使用自适应步长取代随机步长,使其适应不同阶段的搜索,有效平衡了全局探索能力与局部开发能力;然后,在局部领导者决策阶段采用柯西变异策略使个体跳出局部最优,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群体搜索能力,有助于在当前解的局部区域中发现较优解,使得算法的探索速度和寻优精度得到平衡;最后,使用标准测试函数来检测CSMO算法的性能,建立用于PMSM参数辨识的数学模型,再将该模型应用在改进的算法中来辨识电机参数。仿真与实验分析表明,CSMO算法对永磁同步电机参数的辨识有着较好的精度和收敛速度。
- 赵南南宗世祥苏子舟白天羽
-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柯西变异测试函数
- B探针安装偏差对电枢测速误差影响及修正方法被引量:1
- 2015年
- 对B探针的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分析,得出B探针的安装偏差会对测量电枢膛内位置及速度带来误差。分别考虑存在安装角度偏差和安装位移偏差两种条件下,对电枢通过B探针时间的测量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用带有安装偏差的B探针测得的电枢速度曲线偏离真实速度曲线比较大,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方法对B探针安装偏差导致的时间测量误差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数据得到的电枢速度曲线与电枢真实速度曲线比较接近,证明该方法能减小安装偏差带来的测速误差,提高测速精度。
- 李菊香曹斌国伟苏子舟葛霞
- 关键词:轨道炮
- 基于B探针的轨道炮电枢位置测量及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以往都是用B探针感应电压信号的过零点时间作为电枢通过B探针的时间,但此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测量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中电枢在膛内运动时准确位置,通过理论分析和推导得出B探针的感应电压是由脉冲电流及电枢运动共同作用产生的,并推导出由B探针感应电压及脉冲电流计算电枢通过B探针准确时刻的方法。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B探针,并在试验中运用新方法计算出电枢通过B探针的时刻,与B探针感应电压信号的过零点时间做比较,根据拟合的速度曲线,得出使用输出信号过零点作为电枢通过B探针时间存在一定的位置误差值,使用新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 李菊香苏子舟国伟曹斌杨永亮
- 关键词:电磁感应轨道炮脉冲电流
- C形一体电枢的结构设计及接触压力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轨道起始段良好的电接触性能是确保轨道炮正常发射的必要条件。为增强起始段枢轨电接触性能,从枢轨接触面和接触压力两方面对C形一体电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利用高频涡流仿真方法计算分析接触面对电枢电磁特性的影响,获得电枢电流密度以及电磁受力曲线,通过对比分析获得最优枢轨接触面大小与位置。为避免电枢在起始运动中出现接触失效问题,对传统接触压力设计方法“安克法则(1g/1A)”进行修正优化,形成“安克法则”瞬态应用方法,有效地模拟接触压力瞬态变化特性。应用该方法计算不同接触面的枢轨接触压力,获得的接触压力曲线均在某临界直线如“1g/1A”曲线之上,结果表明枢轨接触良好。基于“安克法则”瞬态应用方法设计的电枢在最优接触面下进行5发试验,实现了较好的起始段电接触性能。以上结论可供未来电枢设计时参考。
- 范薇苏子舟范天峰张涛张洪海刘勇
- 关键词:电磁轨道炮接触压力
- 电磁轨道炮身管工程化面临问题分析与探讨被引量:8
- 2018年
- 随着电磁轨道炮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轨道炮的工程化和武器化逐渐被提上日程,各国都在投入人力、物力加快推进电磁轨道炮的武器化和工程化的应用研究。电磁轨道炮武器化和工程化过程中,从需要亟待解决的发射器身管工程化和武器化问题入手,分析目前面临的材料和工艺问题。
- 陈彦辉国伟苏子舟
- 关键词:轨道炮身管导轨
- 一种提高发射效率的新型电磁轨道炮被引量:1
- 2022年
- 轨道是电磁轨道炮的发射结构,是影响发射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电感梯度、发射效率及炮口初速,在传统矩形轨道结构的基础上,依据轨道口径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轨道结构设计方案。其特点是轨道端面是反D形,沿轨道轴向方向,轨道端面逐渐变窄,呈现锥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对新型轨道及传统矩形轨道的电感梯度、炮尾能量、发射效率等关键参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输入能量相同的条件下,新型轨道的电感梯度、加速度以及速度有明显的提升,且基于这种新型轨道的发射器能够将电枢出膛速度提升6.1%,系统效率提升12.76%。验证了这种新型轨道优于传统轨道且为工程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骆帅苏子舟范薇刘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