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洋
- 作品数:13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大尺寸宽带偏振薄膜的制备与测试被引量:6
- 2000年
-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依靠膜系自身匹配原则,压缩通带波纹,以此提高偏振膜的带宽和稳定性;同时对偏振膜的材料选择、膜系设计以及实际测量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备出以HfO2/SiO2为镀膜材料,使用角度为60°,工作波长为1053nm的多层薄膜偏振片,该偏振片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比较高的抗激光损伤阈值。
- 胡海洋范正修汤兆胜
- 关键词:光学薄膜
- 高反射硅镜弱吸收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1年
- 运用表面热透镜技术精确测量 1315nm高反射硅镜的弱吸收 ,并结合原子力显微镜所显示的薄膜表面情况判断引起吸收的原因 。
- 王英剑胡海洋李庆国范正修
-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弱吸收
- 1064nm窄带干涉滤光片激光破坏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干涉滤光片由于内部谐振场共振吸收特性 ,其激光破坏过程有别于全反膜而具有特殊的性质。本文从谐振场及温度场理论出发 ,计算得出了ZnS MgF2 为主材料的滤光片的谐振场及温度场分布规律。在此规律指导下 ,对相同膜系结构的一系列滤光片的激光破坏阈值、吸收及破坏形貌进行了测量与分析 ,结合实验结果对干涉滤光片独具特色的破坏发展过程作出了描述 。
- 胡海洋范正修罗福
- 关键词:干涉滤光片激光损伤阈值
- 杂质对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被引量:27
- 1999年
- 通过对一系列106μmHfO2/SiO2全反膜样品进行的激光损伤阈值测试,以及二次离子质谱杂质含量测定的结果进行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减小膜系制备过程中杂质污染是提高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行之有效的途径。将理论分析运用于具体生产实践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胡海洋范正修刘晔赵强范瑞瑛黄日成
- 关键词:激光损伤阈值二次离子质谱光学薄膜
- 高强度激光薄膜的研制被引量:12
- 1999年
- 为提高激光薄膜的抗激光强度,实验研究了薄膜新材料、镀膜基体的表面粗糙度和洁净度,薄膜中的杂质污染,镀膜后的热处理。
- 范正修胡海洋范瑞瑛赵强刘晔黄日成
- 关键词:激光破坏激光预处理
- Q开关Nd:YAG脉冲激光对红外滤光片的损伤效应被引量:6
- 2002年
- 介绍了由滤光片膜层结构决定的激光在光学薄膜中形成温度场及驻波场特性。用 1.0 6 μm调Q Nd :YAG激光器 ,在激光脉冲宽度 10ns和光斑直径 0 .6 1μm的条件下 ,进行了激光辐照红外滤光片的损伤特性实验研究。根据脉冲激光辐照红外滤光片后样品损伤分析 ,发现滤光片的最初损伤发生在里面的膜层中 ,从而在实验上验证了计算得到的滤光片膜层中存在其温度场及驻波场的结果。
- 袁永华刘颂豪孙承纬罗福范正修廖常俊胡海洋
- 关键词:激光辐照效应光学薄膜温度场驻波场激光损伤
- 神光Ⅲ大尺寸高强度激光薄膜的研制
- 范正修范瑞英邵建达陆月妹胡海洋黄日成杨燕静易葵贺洪波赵强李如凤何朝玲黄强刘晔徐学科
- 神光Ⅲ大尺寸高强度薄膜是高功率激光实验中的重要元件和关键技术,是863高技术下达的重点攻关任务。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的任务是提出光学薄膜温度场设计的新概念,优化高强度激光薄膜的膜系结构;利用应力场匹配概念,优化保护薄膜厚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激光
- 带通滤光片的吸收与激光破坏研究
- 本文控讨了存在于带通滤光片中的吸收问题,及其对滤光片光学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温度场理论,借助于薄膜的光热吸收技术和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技术对不同峰值波长的窄带滤光片进行了测试,并通过谐振场的共振吸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
- 金永浩姚李英胡海洋范正修
- 关键词:带通滤光片消光系数激光损伤阈值
- 文献传递
- 用表面热透镜技术测量1315nm高反射硅镜弱吸收的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运用表面热透镜技术精确测量了 1 31 5nm高反射硅镜的弱吸收 ,判断引起吸收的原因 。
- 王英剑胡海洋李庆国范正修
- 关键词:弱吸收
- 激光输出特性对介质薄膜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采用输出特性不同的几种激光器测量了多种介质光学薄膜的破坏阈值 ,并对典型的破坏过程进行显微分析。研究了激光输出特性的不同对薄膜损伤效果的影响 :在相同能量输出的条件下 ,脉冲激光比连续激光更容易形成有效的破坏 ;
- 贺洪波范正修范瑞瑛李庆国邵建达胡海洋
- 关键词:介质薄膜破坏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