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东

作品数:15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抑郁
  • 6篇抑郁障碍
  • 4篇重性抑郁
  • 4篇重性抑郁障碍
  • 4篇急性
  • 3篇抑制剂
  • 3篇应激
  • 3篇再摄取
  • 3篇再摄取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色胺
  • 3篇舍曲林
  • 3篇羟色胺
  • 3篇病人
  • 3篇不同治疗方案
  • 2篇心理
  • 2篇应激反应
  • 2篇羟色胺再摄取...
  • 2篇细胞
  • 2篇硝西泮

机构

  • 1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山西省卫生厅

作者

  • 15篇胡晓东
  • 8篇张克让
  • 5篇孙宁
  • 4篇罗锦秀
  • 4篇李素萍
  • 3篇杜巧荣
  • 3篇杜永成
  • 3篇王彦芳
  • 3篇宋丽萍
  • 3篇郎小娥
  • 3篇张红玲
  • 2篇刘志芬
  • 2篇徐勇
  • 2篇杨春霞
  • 2篇范春雨
  • 2篇李忻蓉
  • 2篇高国顺
  • 2篇李建中
  • 1篇杨辉
  • 1篇任变玲

传媒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羟色胺选择性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物对首发抑郁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观察5-羟色胺选择性再摄取抑制剂(SSRI)抗抑郁药物对首发抑郁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临床数据库中61例首发抑郁障碍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时招募61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RBANS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评分及测试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广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即刻记忆、延时记忆评分及测试总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抑郁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存在一定异常,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认知功能得到改善。
胡晓东席燕晴王宗琦王彦芳
关键词:抗抑郁药5-羟色胺
儿童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LncRNA表达谱分析
目的 儿童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异常的可能性更大.本研究拟以精神分裂症儿童患者及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儿童外周血白细胞筛选进行精神分裂症特异的lncRNAs的筛选.方法 样本纳入与排除:精神分裂症入组标准(组1):11岁≤年龄≤1...
徐勇李忻蓉孙宁胡晓东张克让
节律相关基因CRY2、ARNTL多态性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疗效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节律相关基因CRY2 rs10838524位点及ARNTL rs2278749位点多态性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疗效、副反应及患者临床症状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537例中国汉族重性抑郁障碍患者CRY2 及ARNTL基因进行分型。其中319例患者完成6周SSRIs抗抑郁治疗。在基线期及治疗2、4、6周末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及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UKU side effect rating scale,TESS/UKU)评估抑郁严重程度和副反应情况,以6周末HAMD17减分率评估疗效。结果未发现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间CRY2 rs10838524位点及ARNTL rs2278749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不同基因型患者治疗前HAMD17各因子分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NTL基因rs2278749位点CT+TT基因型患者相对于CC基因型更易发生腹泻(P=0.030, OR=1.91, 95%CI:1.06~3.45)及头晕(P=0.038, OR=1.55, 95%CI:1.02~2.35)副反应。结论本研究未发现节律相关基因CRY2 rs10838524位点及ARNTL rs2278749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重性抑郁障碍患者SSRIs疗效及临床症状有关,但ARNTL rs2278749位点多态性可能与SSRIs治疗过程出现腹泻及头晕副反应有关。
马惠莹徐一凡刘志芬胡晓东孙宁李忻蓉王彦芳张克让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生物节律
低剂量齐拉西酮联用低剂量舍曲林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齐拉西酮联用低剂量舍曲林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3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低剂量齐拉西酮胶囊联用低剂量舍曲林片)和对照组(中高剂量齐拉西酮胶囊),各69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胶囊每日120 mg^160 mg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齐拉西酮胶囊每日40 mg^80 mg和舍曲林片每日50mg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第24周末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导致的心脏毒副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精神病性总体症状、阴性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两组阳性症状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导致的心脏毒副作用(QTc间期延长、心肌酶升高和心率减慢)和由心脏毒副作用导致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低剂量齐拉西酮联用低剂量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提高临床效果,同时减少药物导致的心脏毒副作用。
郎小娥张冉胡晓东李建英任变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舍曲林心脏毒副作用
抑郁障碍不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
胡晓东张克让
山西“3.28”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获救矿工急性应激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评估3.28 王家岭矿山透水事故发生后获救矿工急性应激反应(AcuteStress Response,ASR)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此类事故提供可借鉴的评估方法及心理干预思路.
胡晓东杜永成高国顺杜巧荣罗锦秀宋丽萍田峰曾嵘李素萍张红玲张克让
小胶质细胞在慢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疼痛症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1年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疼痛症状及焦虑状态,探讨小胶质细胞对于慢性胰腺炎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对照组(A组),米诺环素组(B组)。A、B组大鼠均建立慢性胰腺炎模型。B组造模后,胃管灌入米诺环素。A组胃管灌入0.9%氯化钠注射液。造模前、造模后5 d、造模后10 d行大鼠热水甩尾痛阈值实验。10 d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术后10 d处死大鼠后检测各组腰骶段脊髓OX42的含量。结果B组OX42的含量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OE%及OT%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B组大鼠热水甩尾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10 d B组大鼠热水甩尾痛阈值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造成并加重了慢性胰腺炎疼痛模型大鼠的疼痛症状,可能是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新的靶点。
张进胡晓东
关键词:米诺环素疼痛小胶质细胞
氯硝西泮联用舍曲林对不伴抑郁障碍AMI病人干预处理后的心脏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氯硝西泮联用舍曲林对不伴抑郁障碍(MD)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进行干预处理后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筛选和收集2015年7月—2017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和急诊科已确诊的不伴有MD的AMI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再从每组中随机各抽取30例AMI病人测定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给予常规AMI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术后或溶栓前、溶栓后6h均予服用1mg氯硝西泮片和25mg舍曲林片进行药物干预处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AMI药物治疗。纳入的120例AMI受试者分别于PCI术前、术后或溶栓前、溶栓后24h行心电监护,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分别在PCI术前、术后或溶栓前、溶栓后次日06:00采集静脉血,测定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清NT-proBNP水平等。记录本次住院期间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心源性猝死例数及住院天数。结果 PCI术前或溶栓前两组AMI病人一般资料及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或溶栓后干预组MPV、血清NT-proBNP水平、HAMD及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或溶栓后干预组AMI病人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硝西泮联用舍曲林对不伴有MD的AMI病人进行干预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引起的RA和心力衰竭的程度,从而起到心脏保护作用。
郎小娥张冉范春雨李建中李卉胡晓东吴金印宋苗薛晓燕侯鑫何潇
关键词:舍曲林氯硝西泮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血小板平均体积
伴应激事件抑郁障碍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究伴应激事件的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应激生活事件、肠道菌群、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招募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55名MDD患者(MDD组)及55名健康者(HC组)为研究对象,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评估是否受生活事件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并根据LES量表总分是否超过32分,将MDD组分为不伴应激事件的MDD患者(LES-0组)28名和伴应激事件的MDD患者(LES-1组)27名;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结果三组受试者在性别(χ2=0.218,P=0.897)、年龄(H=1.502,P=0.472)、受教育年限(χ2=1.888,P=0.365)、BMI(F=1.431,P=0.24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Chao1指数、 Faith's PD指数、 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s evennes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H=7.625、7.180、10.650、9.186、12.291、8.899,P=0.022、 0.028、 0.005、 0.010、 0.002、 0.012)及beta多样性(PCo1:H=26.442,P<0.001;PCo2:H=8.910,P=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判别分析显示MDD组中布劳特菌属、粪球菌属、嗜血杆菌属、Ralstonia、Lysobacter相对丰度较高,HC组中拟杆菌属、粪杆菌属、Roseburia、巨单胞菌属、Dialister、Plesiomonas、萨特菌属、Limnobacter较为富集;LES-0组中Roseburia、粪杆菌属、巨单胞菌属、Dialister、毛螺菌属、Granulicatella、萨特菌属、Xenorhabdus相对丰度较高,LES-1组中多尔菌属较为富集。相关性聚类分析显示,巨单胞菌属、Roseburia、粪杆菌属、Dialister与负性事件刺激量呈负相关(r=-0.339、-0.496、-0.400、-0.315,均P<0.001),布劳特菌属、粪球菌属与负性事件刺激量呈正相关(r=0.262、 0.251,均P<0.05)。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应激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有显著的直接影响(t=5.606,P<0.001),粪球菌属有显著的中介作用(t=2.542,P=0.012)。结论 伴
徐云帆刘鹏鸿郭峰涛郭峰涛张爱霞胡晓东李剑虹杨春霞胡晓东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肠道菌群
miR-34b/c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miR-34b/c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联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重性抑郁障碍患者302例和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27例,于入组当日检测其P300数据。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技术,检测样本的miR-34b/c基因位点多态性。结果(1)单位点分析中,纳入分析的三个位点rs4938723、rs2187473和rs28757623在抑郁障碍患者和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rs4938723-rs2187473-rs28757623的C—C—c型在抑郁障碍患者和对照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46;OR=1.322,95%CI=1.004~1.740);(2)与对照组相比,重性抑郁障碍患者P300的N2、P3a、P3b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重性抑郁障碍患者P300指标在miR.34b/e基因rs28757623位点含有G等位基因(G/G+G/C基因型)组与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G等位基因组N1、P3a、P3b潜伏期[分别为(90.80±28.62)ms,(281.79±37.89)ms,(323.87±41.17)ms]长于CC基因型组[分别为(77.40±20.96)ms,(253.00±34.36)ms,(297.30±23.70)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4b/c基因rs4938723-rs2187473-rs28757623单倍型CCC与重性抑郁障碍存在关联,可能为重性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重性抑郁障碍患者miR-34b/c基因rs28757623多态性与P300主成分潜伏期相关联,提示遗传因素对重性抑郁障碍认知功能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张兴磊孙宁李素萍胡晓东陈志璐张克让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重性抑郁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