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蓉
- 作品数:54 被引量:3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使用腰围身高比检测重庆市成年人正常体重中心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使用腰围身高比(WHR)来探测重庆市成年人正常体重中心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方法 在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0000名18~59岁的在职正常成年人,测量其身高、腰围(WC)、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和WHR,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分析正常体重[18.5≤BMI(kg/m2)<24]非中心肥胖组(WHR<0.5)与中心肥胖组(WHR≥0.5)相关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肥胖和心血管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1 612名正常体重者中,1801(15.51%)名为正常体重中心肥胖.正常体重非中心肥胖组与中心肥胖组WC水平分别为(73.71±5.91)、(84.47±4.58)cm(F=328.74,P<0.01);舒张压水平分别为(72.85±10.30)、(78.22±11.90)m Hg(1 mm Hg=0.133 kPa,F=23.62,P<0.01);甘油三酯分别为(1.22±0.95)、(1. 97±1. 91)mmol/L(F=114.70,P<0.01);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4.66±0.84)、(5.04±0.92)mmol/L(F=13.10,P<0.01);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1.41±0.31)、(1.25±0.29)mmol/L(F=29.44,P<0.01);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为(2.65±0.74)、(3.03±0.77)mmol/L(F=9.98,P<0:01);血糖水平分别为(4.94±0.82)、(5.25±1.37)mmol/L(F=47.21,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非中心肥胖组相比,正常体重中心肥胖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的OR值(95%CI值)分别是1.28(1.02~1.60)、1.49(1.20~1.84)、2.24(1.92~2.60)、1.77(1.53~2.05)、1.58(1.15~2.16)和1.31(1.06~1.63).结论 WHR能够较有效的分析正常体重中心肥胖和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心肥胖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
- 宋文丰钟晓妮罗蓉王永宏李永强田考聪
- 关键词:肥胖症身高体重成年人腰围身高比
- 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比较研究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面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那格列奈(270mg/d)或瑞格列奈(3mg/d)12w,测定治疗前后腹、餐后30min、60min、120min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计算并比较了Homa-β指数、胰岛素早期分泌指数(IRG)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葡萄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AUGg)。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均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oma-β指数在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UCi/AUCg治疗后两组均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IRG指数治疗后两组均增加(P<0.05),同时那格列奈组的上升幅度较瑞格列奈组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均能增加胰岛素的早期分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HbA1c水平。在常规剂量下,那格列奈促进早期且岛素分泌的作用可以较瑞格列奈更为明显。
- 青华罗蓉李启富
- 关键词:那格列奈瑞格列奈早期胰岛素分泌糖耐量
- 健康体检实施质量控制与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探讨被引量:14
- 2019年
- 健康管理(体检)行业蓬勃发展,时代赋予健康体检新的内涵,如何保证其内涵建设与方向转变,质量控制与规范化管理是关键。本文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近20年开展质量控制和管理的经验和具体实践,探讨健康体检开展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意义,说明以建章立制为基础,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保证,采用PDCA循环的质量控制手段,树立以人为本的宗旨,达到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的目的。
- 孙荣霍芊竹涂勤陈容刘正淑罗蓉王永红
- 关键词:健康体检健康管理
- 那格列奈与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 了解那格列奈和罗格列酮分别治疗 2型糖尿病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的影响。方法 血糖控制不佳的 78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口服那格列奈 (45例 )或罗格列酮 (33例 ) 12周 ,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 2h血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清hs CRP、胰岛素等指标 ,并与年龄和体重指数匹配的正常对照对比 (10 6例 )。结果 (1)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hs CRP浓度为 (2 .94± 3.2 3)mg/L ,中位数 1.6 0 ,与正常对照 (0 .72± 1.5 8)mg/L ,中位数 0 .2 1,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0 1)。 (2 )那格列奈组和罗格列酮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3)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 CRP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血糖控制不佳的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 CRP浓度升高 ,那格列奈和罗格列酮降糖治疗后血清hs CRP浓度下降。
- 罗蓉青华李启富张素华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2型糖尿病那格列奈罗格列酮
- ApoB/ApoA1比值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纳入709例重庆地区成年人,测定体重、身高、血压、腰围、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及血脂等,...
- 罗蓉蒋袁娟成丹刘洲君钟立王邦琼程庆丰王永红李启富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 文献传递
- 盐酸西布曲明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肥胖症多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西布曲明(Sibutramine)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能降低食欲,减...
- 李蓉李启富罗蓉周波汪志红汪恕萍刘智萍张兰英邓吉容
- 文献传递
- 关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治的常见误区
- 2021年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P A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更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虽然国内外对PA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漏诊率、误诊率仍然很高。目前我国关于PA的诊治仍存在不少误区,导致部分PA患者未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以及自身的临床体会就P A诊治的关键问题及误区进行讨论。
- 郑爱琳宋颖罗蓉李启富
-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肾素
- ZJU指数筛查对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预测的价值评估:一项基于重庆市体检人群的单中心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通过ZJU指数筛查我院30 826例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及人群分布特点。方法:对体检人群的人体测量学和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计算ZJU指数数值。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分组,基于ZJU指数筛查各组体检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患病率的差异。结果:130 826例研究对象中,基于ZJU指数计算所得NAFLD的患病率为34.83%,其中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病率(40.53%vs.29.26%,χ~2=431.440,P=0.000);2在男性人群中,NAFLD最低患病率为21.67%,分布于<30岁年龄段;最高患病率为49.90%,分布于50~59岁年龄段,总体患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_(trend)=0.000);3在女性体检人群中,NAFLD最低患病率为8.86%,分布于<30岁年龄段,最高患病率为58.70%,分布于≥70岁年龄段,总体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P_(trend)=0.000)。结论:我院体检人群NAFLD的总体患病率为34.83%。其中,男性人群为40.53%,女性人群为29.26%,且患病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 刘捷王永红罗蓉赵庆华张明军谢微波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 西布曲明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李启富李蓉罗蓉何军粟绍初张素华舒昌达
- 关键词:西布曲明单纯性肥胖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
- 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研究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相互关系。方法:超声检查3459名到本院体检中心的事业单位人员,按脂肪肝及结石的诊断标准检查其发病情况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受检的3459名人员中,脂肪肝患病率为26.63%,胆囊结石患病率为8.44%,脂肪肝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两组的胆囊结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对脂肪肝的防治可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超声检查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可重复检查,是脂肪肝及胆囊结石的最佳检查方法。
- 任磊万立华李剑波罗蓉张明军
- 关键词:脂肪肝胆囊结石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