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海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体外循环
  • 12篇外循环
  • 8篇手术
  • 6篇动脉
  • 6篇心脏
  • 4篇主动脉
  • 4篇灌注
  • 3篇心脏手术
  • 3篇术后
  • 3篇瓣膜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蛋白酶抑制
  • 2篇蛋白酶抑制剂
  • 2篇心肌
  • 2篇心肌保护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心脏瓣膜手术
  • 2篇抑制剂
  • 2篇再灌注

机构

  • 13篇复旦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罗海燕
  • 12篇胡克俭
  • 11篇程玥
  • 10篇王春生
  • 9篇赵赟
  • 6篇潘荪
  • 6篇刘祖赟
  • 5篇冯汉萍
  • 5篇彭润生
  • 5篇施杨
  • 5篇陈佳莉
  • 4篇戚晓敏
  • 4篇赵强
  • 3篇江萍
  • 3篇孙宗全
  • 3篇蒋雄刚
  • 2篇徐志娟
  • 2篇胡琳
  • 2篇赵贇
  • 1篇谢艾妮

传媒

  • 4篇中国体外循环...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125例患者分为3组:M组(冠脉病变及二尖瓣病变)75例,A组(冠脉病变及主动脉瓣病变)34例,D组(冠脉病变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16例。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纯顺灌、顺灌逆灌结合、顺灌桥灌结合、顺逆灌和桥灌结合技术。结果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手术死亡。结论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瓣膜手术,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方法和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赵赟胡克俭程玥刘祖赟罗海燕潘荪王春生赵强
关键词: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手术心肌保护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转流中肺保护的体会
2004年
目的 :总结 32 6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行心内直视术转流中的肺保护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9月~ 2 0 0 2年 5月 32 6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体外循环 ,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转流中重点加强肺保护 ,避免增加肺血管阻力的外在因素 ,适当给予扩张肺血管药物。结果 :32 6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 8例 (2 .4 % ) ,其中 5例死于严重低心排 ,2例死于呼吸衰竭 ,1例死于心律失常。在ICU机械辅助呼吸平均 18h ,再次气管插管 5例。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中加强肺保护有利于降低肺血管阻力 ,减轻右心负荷 ,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
罗海燕董念国徐志娟冯汉萍金润梅胡琳江萍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肺保护
节段性阻断选择性腹腔灌注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
2012年
目的小结应用节段性阻断、选择性腹腔灌注全胸腹主动脉替换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连续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5~53(46±11)岁,其中马凡综合征合并慢性Stanford B型夹层4例(均为支架术后),马凡综合征合并慢性Stanford A型夹层3例(其中1例Bentall术后),慢性Stanford B型夹层3例(支架术后),慢性Stanford A型夹层1例。其中仅3例上半身停循环,降温至膀胱温25℃左右,余采用浅低温(鼻咽温33℃左右)节段性阻断,停循环期间行选择性腹腔脏器灌注(双泵双管),四分支人工血管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结果全组CPB时间145~201(167±51)min,住院时间20~35(27±7)d。3例采用了上半身停循环,停循环时间分别为16 min、19min、21 min;余8例上半身未停循环,选择性腹腔脏器灌注时间为26~37(平均32±4)min。术后出现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肾功能衰竭1例,透析后痊愈;出现液气胸1例,治疗后痊愈;术后1年出现巨大腹壁切口疝1例。术后无死亡病例,无下肢截瘫及腹腔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病例。结论应用节段性阻断、选择性腹腔灌注CPB是要特别注意上、下肢不同血压的维持、引流差与容量不足的判断、选择性腹腔脏器灌注中流量与压力维持等问题。
罗海燕胡克俭陈佳莉戚晓敏程玥赵贇彭润生施杨王春生
关键词:体外循环
老年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探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技术。方法 :分析 4 9例 6 0岁以上患者体重 ,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度 ,预充液晶胶比。监测术中血气、血钾、血流动力学改变、温度及转流时间。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 32~ 4 2 0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2 0~ 2 5 1min ,其中 >12 0min 13例。术中灌注压 6 0~ 80mmHg(1mmHg=0 .133kPa) ,血钾 5 .0~ 5 .3mmol L ,血气 (37℃ )pH 7.4~ 7.5 ,PCO2 3.7~ 5 .2kPa ,HCO32 2 .0~ 2 6 .8,心脏自动复跳率 5 5 .1%。全组 4 9例中 ,术后死亡 2例。结论 :为了提高老年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质量及手术成功率 ,强调①选择优质膜式氧合器。②体外循环中维持红细胞压积稍高于青、中年人。③采用高流量灌注 ,维持良好灌注压。④含血停搏液行心肌保护。
胡琳徐志娟金咏梅冯汉萍江萍罗海燕
关键词:体外循环老年人心脏手术
157例胸主动脉瘤手术术后死亡及脑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157例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结合脑灌下行胸主动脉瘤手术患者资料,并对其术后死亡及脑部并发症危险因素作相关分析。方法:2003,1-2007,8月间157例患者在 DHCAT 行胸主动脉瘤手术。其中男115...
罗海燕胡克俭刘祖赟程玥赵赟潘荪王春生赵强
文献传递
小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中液体出入量的管理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总结53例小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液体出入量的管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6月53例小体重(≤8kg)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ECC资料。全部患儿均在全麻ECC下行心内直视手术。ECC中注意保持液体出入平衡,特别应关注引流与灌注、稀释与浓缩、晶体与胶体及各种电解质的补充。结果53例患儿ECC心内直视手术后无一例严重ECC相关并发症。围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1.8%。结论加强ECC中各种液体的出入量平衡的管理对降低小体重婴幼儿围术期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海燕胡克俭蒋雄刚冯汉萍孙宗全
关键词:体外循环婴幼儿体重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深低温停循环(DHCA)结合脑灌注下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肾功能衰竭(RF)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肾脏保护措施。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157例患者在DHCA结合脑灌注下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男性115例,女性42例;年龄17—76岁。129例采用腋动脉插管选择性脑灌注,28例采用上腔静脉逆行性脑灌注。对所有术前、术中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平均心肺转流时间(188.0±10.8)min,脑灌注时间(36.0±3.1)min。住院死亡15例(9.6%),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8例(5.1%),术后RF20例(12.8%)。多因素分析示,术前肾功能不全和年龄〉70岁是术后R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术后RF患者其住院死亡率(45%,P=0.001)和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25%,P=0.009)远高于其他患者。结论高龄及术前肾功能不全是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RF发生的高危因素。
罗海燕胡克俭刘祖赟程玥赵赟潘荪赵强王春生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离心泵辅助股静脉引流应用于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总结离心泵辅助股静脉引流应用于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开展经右肋间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共64例(男23例,女41例),其中二尖瓣置换(MVR)24例,二尖瓣成形(MVP)23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6例,双瓣置换(DVR)1例。全组患者使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常规全身肝素化后,使用Edwards 18-20 Fr的股动脉和24-28 Fr的股静脉插管建立ECC,股静脉由下腔静脉经右房达上腔静脉口,侧孔位于右房,将离心泵串连于静脉回路。根据引流情况调节离心泵负压动力增加静脉引流,满足灌注流量及手术视野的要求。记录不用离心泵辅助时的最大静脉引流量(D1),以及在离心泵辅助下能达到的最大静脉引流量(D2)。结果①全组患者ECC时间51-181(84.8±23.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118(47.7±17.5)min,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SvO2、血气及尿量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手术视野暴露良好,无延长切口或转正中切口病例,无手术死亡病例;②全组患者D11.2-2.5(1.74±0.32)L/min,D21.9-3.6(2.69±0.43)L/min,离心泵转速335-1330(881±215)r/min,D2比D1平均增加57.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③比较24Fr与28Fr的股静脉插管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离心泵辅助股静脉引流能增加股静脉的引流量,满足全身所需的灌注流量及手术视野要求。
陈佳莉胡克俭罗海燕程玥赵贇彭润生施杨戚晓敏王春生
关键词:体外循环离心泵静脉引流微创
体外膜肺氧合在成人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对成人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在此类患者应用ECMO的适应证。方法:自2006年11月—2007年1月,对3例成人心脏术后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ECMO支持治疗,均采用股动-静脉插管。ECMO期间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稳定。结果:ECMO时间平均102.3h。3例患者心功能改善、均顺利脱机。1例康复出院,1例脱机31d后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1例脱机5d后因心律失常死亡。结论:ECMO是治疗成人心脏术后心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但需正确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患者。
潘荪胡克俭王春生刘祖赟赵赟罗海燕程玥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脏手术心功能衰竭
成人降主动脉置换术中三种体外循环灌注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分析成人降主动脉置换术中各种体外循环灌注的技术特点和管理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有60例患者行降主动脉置换手术。按体外循环灌注技术类型分为3组:左心转流组4例,股动静脉转流组37例,上下半身分别灌注组19例。三组预充均采用勃脉力A和胶体,常规加入白蛋白和激素,监测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和血细胞压积,积极应用超滤技术和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结果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仅出现9例并发症(截瘫、偏瘫、谵妄、苏醒延迟、低氧血症)。结论成人降主动脉置换术中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正确选择和熟练应用相应的灌注技术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赵赟胡克俭程玥罗海燕彭润生陈佳莉施杨戚晓敏王春生
关键词:体外循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