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大庆

作品数:65 被引量:480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色季拉山
  • 21篇冷杉
  • 18篇急尖长苞冷杉
  • 16篇土壤
  • 13篇杉林
  • 13篇冷杉林
  • 11篇西藏色季拉山
  • 10篇植物
  • 10篇群落
  • 10篇急尖长苞冷杉...
  • 9篇线虫
  • 8篇东南
  • 8篇土壤线虫
  • 8篇物种
  • 8篇物种多样性
  • 8篇藏东南
  • 7篇生物多样性
  • 7篇群落结构
  • 6篇林隙
  • 6篇高寒草甸

机构

  • 52篇西藏农牧学院
  • 16篇西藏大学
  • 12篇教育部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64篇罗大庆
  • 15篇薛会英
  • 11篇任毅华
  • 10篇郭其强
  • 10篇卢杰
  • 10篇方江平
  • 8篇郑维列
  • 6篇潘刚
  • 4篇边巴多吉
  • 4篇郭泉水
  • 4篇王军辉
  • 4篇李江荣
  • 3篇任德智
  • 3篇朱登强
  • 3篇赵垦田
  • 3篇王贞红
  • 3篇边多
  • 3篇胡锋
  • 3篇徐阿生
  • 3篇王鸿源

传媒

  • 8篇高原农业
  • 5篇西北林学院学...
  • 4篇林业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4
  • 2篇200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下灌木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倒木关联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分析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下灌木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倒木的关联性,探讨该森林生态系统内灌木的分布规律,并从空间分布格局角度量化倒木对灌木分布的影响。以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下灌木和倒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用点格局法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与倒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灌木7种,总密度730株·hm^(-2),不同灌木种群分密度依次为杯萼忍冬(359株·hm^(-2))>长尾槭(185株·hm^(-2))>西南花楸(61株·hm^(-2))>猴斑杜鹃(55株·hm^(-2))>冰川茶藨子(53株·hm^(-2))>光秃绣线菊(株·hm^(-2))>峨眉蔷薇(株·hm^(-2));2)在0~50 m空间尺度内,冰川茶藨子、猴斑杜鹃、长尾槭、杯萼忍冬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征;西南花楸以随机分布为主要特征,只是在个别尺度呈现显著的集群分布;3)Ⅰ腐烂等级倒木与灌木在0~50 m空间尺度上呈显著的负关联,倒木整体与灌木及Ⅱ~Ⅴ腐烂等级倒木与灌木在0~50 m空间尺度上均无显著关联。不同灌木种群因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灌木空间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及倒木对灌木空间分布的影响均具有复杂性。
任毅华罗大庆罗大庆卢杰
关键词:灌木急尖长苞冷杉色季拉山
西藏农牧学院校园鸟类物种多样性被引量:2
2017年
应用样线法和鸣声识别法对西藏农牧学院校园鸟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11目29科54属63种鸟类,其中留鸟48种、夏候鸟12种、冬候鸟1种、旅鸟2种。古北界和东洋界的鸟类分别占41.3%和42.9%。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种,中国特有种6种。远东山雀(Parus major)、黑眉长尾山雀(Aegithalosbonvaloti)、淡黄腰柳莺(Phylloscopuschloronotus)、灰腹噪鹛(Garrulaxhenrici)、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棕胸岩鹨(Prunellastrophiata)以及白鹡鸰(Motacilla alba)为主要优势种。
范丽卿于晶晶益西曲珍罗大庆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
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生长季倒木分解释放CO_2通量动态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对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原始林内倒木分解释放CO2通量进行测定,分析了其生长季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腐烂等级倒木分解释放CO2通量日变化不大,但随着倒木腐烂程度的加深,倒木释放CO2通量呈增大趋势,表现为3级腐烂>2级腐烂>1级腐烂,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腐烂等级倒木随季节变化其CO2通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8月>6月>10月>4月;不同腐烂等级倒木释放的CO2通量都有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趋势,但增强幅度不同,1级腐烂增强幅度最小,2级腐烂次之,3级腐烂最大。
任毅华李江荣罗大庆
关键词:生长季CO2通量
濒危植物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命表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急尖长苞冷杉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处于易危状态。在西藏色季拉山,对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理论为基础,编制色季拉山阳坡、阴坡及总体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分别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率曲线,以及积累死亡率函数、死亡密度函数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并分析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生长在阳坡、阴坡及总体的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各龄级个体数量均随年龄增长呈直线下降趋势,生境对种群的结构和动态有较大影响,幼苗死亡率阴坡大于阳坡,老龄个体死亡率阳坡大于阴坡;生长在阳坡种群的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中的B3亚型,生长在阴坡种群的存活曲线属Deevey-Ⅲ型,总体种群的存活曲线也属Deevey-Ⅲ型;三个生命表中引入的几个函数都能较好地说明了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该资源的管理及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卢杰潘刚罗大庆郑维列郭其强秦元丽
关键词: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急尖长苞冷杉
大花黄牡丹物候观测及其主要气象因子关系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以分布于西藏林芝地区的大花黄牡丹为研究对象,通过2012—2013年连续两年对其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等主要物候期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3月上旬(或中旬)鳞芽开始萌动,植株进入生长期;(2)3月底(或4月初)花芽开始膨大,5月上旬(或中旬)始花,5月中(或下旬)进入开花盛期,随后进入果实生长期;(3)6月中旬、下旬至9月中旬为果实成熟盛期,之后果实开始脱落。两年的观测发现,年际间物候期存在一定差异。各物候期与温度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萌动前的候平均气温在4.1℃时可视为萌动期开始的温度指标;候平均气温在10℃时进入开花期,花期≥5℃的有效积温不低于325℃,开花期前的累计日照时数不少于470 h;幼果出现期的平均气温在15℃以上,果实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在17℃以上,果实脱落期日平均气温为13℃;11月日平均温度低于6℃时,大花黄牡丹进入休眠期。
薛丽姗罗大庆
关键词:大花黄牡丹物候期气象因子温度
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群不同龄级立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23
2021年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分布、配置状况,是种群对环境适应的生存策略及适应机制的反映。以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在色季拉山东坡设置100 m×100 m固定样地,采用相邻网格法将样地划分为25个20 m×20 m的调查单元,对样地内所有基径≥0.1 cm的急尖长苞冷杉进行调查,记录林木的坐标、胸径、基径、冠幅等信息。依据基径和胸径两个指标将林木划分为12个径级和6个龄级(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大树、老树),对种群的径级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在不同径级上的分布成倒"J"型。(2)种群整体、幼苗、幼树随空间尺度的增大依次呈现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小树、中树、大树、老树在所研究尺度内均为随机分布。(3)幼树与幼苗在小尺度上接近或达到负关联,在中、大尺度无显著关联;小树、中树、大树、老树在空间分布上与幼苗、幼树的关联性符合Janzen-Connell假说,但小树、中树、大树、老树之间无显著关联。上述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群为稳定增长型种群,小径木以集群方式相互庇护以提高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径木在小、中尺度抑制林下更新,在大尺度则促进更新。该结果有助于揭示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的现状与动态规律,可为深入研究该种群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任毅华周尧治周尧治方江平侯磊
关键词:急尖长苞冷杉点格局分析色季拉山
西藏色季拉山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坡向分异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藏东南色季拉山东、西坡向高寒草甸植被的群落特征。【方法】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东、西坡高寒草甸区为研究对象,探究高寒草甸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结果】色季拉山东、西坡高寒草甸研究区共调查到种子植物53种,隶属于22科37属,以菊科最占优势,占所有植物种类的18.87%。草甸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3.23,Margalef指数平均值为4.79,Pielou指数平均值为0.90,各指数均表现为西坡>东坡,且差异显著(P<0.05)该区域草甸群落总生物量为443.24~626.14 g/m^(2),地上生物量为153.12~253.03 g/m^(2),地下生物量为290.12~373.16 g/m^(2),以丛生荽叶委陵菜(Potentilla coriandrifolia D.D)+圆穗蓼(Polygonum macrophyllum D.D)群丛为主的东坡生物量(626.14 g/m^(2))高于以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大花嵩草(Kobresia macrantha Bocklr.)群丛为代表的西坡生物量(443.24 g/m^(2)),差异性显著(P<0.05),同时东坡优势种的生物量对植被总生物量的贡献高于西坡。【结论】该区域草甸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温带特征,西坡群落物种分布较东坡更均衡,物种多样性更丰富,东坡高寒草甸群落及优势种生物量更高。研究结果可为色季拉山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孙凯歌袁敏屈兴乐罗大庆
关键词:高寒草甸植物区系坡向物种多样性
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粗木质残体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23
2019年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空间格局反映了森林群落的死亡格局和干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落内林木的死亡过程。采用相邻网格法对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原始林1 hm^2固定样地内CWD进行调查,从CWD类型、腐烂等级、径级3个方面对CWD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CWD总密度为582株/hm^2,倒木占55.33%,是CWD的主要输入形式。CWD密度在腐烂等级上的分布可用多项式拟合(R^2=0.9973),在径级上的分布可用指数衰减模型拟合(R^2=0.9746),且在不同类型、腐烂等级及径级上的分布差异较大。在50 m尺度内,CWD整体表现为小尺度的集群分布和中、大尺度的随机分布。在3种CWD分类中,仅有大枯枝、Ⅰ级腐烂、径级ⅠCWD在小尺度或中尺度表现为较强的集群分布,其余则均以随机分布为主,只是在个别尺度达到或接近集群分布。不同类型CWD间整体关联不显著,只有枯立木与大枯枝在0—21 m尺度内达到显著负关联。CWD空间分布格局是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的重要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林下植物群落及林型自然更新格局。
任毅华罗大庆罗大庆方江平周尧治
关键词:急尖长苞冷杉林
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丰富西藏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资料,深入开展该区域植被生态学研究、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植物种类较贫乏。佩枯错共有种子植物31科77属115种,仅占西藏种子植物的18.90%、6.73%、2.17%。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29科75属11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23科58属91种,单子叶植物6科17属22种。(2)优势科明显,单种科占绝对优势。所有科中有5个科至少含有7种种子植物,占该研究区总种数的39.13%,是该区系的主要组分;同时科数中有11科仅含1种植物,该类科占一定优势。(3)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较复杂,划分为3个科分布区类型和10个属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分布科、属分别占总数的29.03%和77.92%,表明本区系具有明显温带性质。(4)科属特有现象不明显,没有中国特有科分布,仅有1个中国特有属分布,说明佩枯错植物区系的特有化程度极低,表现出寒旱化与高山、高原特化综合而成的高寒植物区系的年轻性。
郭文文屈兴乐任毅华罗大庆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
藏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2011年5月—11月,对西藏北部高寒草甸3种典型植物群落下0~30 cm范围内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浅盆法收集土壤线虫,应用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等特征值来分析高寒环境下土壤线虫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与多样性。调查共分离得到33 038条土壤线虫,隶属于2纲6目51科93属;线虫个体密度平均为847条100 g-1干土;表聚性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间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土壤线虫数量的大小顺序为委陵菜植物群落<藏北嵩草植物群落<高山嵩草植物群落,土壤线虫数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线虫数量随生长季变化发生明显波动,返青期最多,盛长期次之,枯草期最低;不同植物群落的优势属种类不同。生物多样性为委陵菜植物群落>高山嵩草植物群落>藏北嵩草植物群落,这可能是放牧干扰强度不同,以及植物群落影响下的土壤性质分异所导致的结果。总之,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分异初步显示出线虫指示环境因子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力。
薛会英胡锋罗大庆
关键词: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