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善山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肠癌
  • 4篇医师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教学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术后
  • 3篇胃癌
  • 3篇结肠
  • 2篇益生菌
  • 2篇直肠癌根治
  • 2篇直肠癌根治术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分子分...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机构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卫生职业...
  • 1篇北海市卫生学...

作者

  • 12篇罗善山
  • 3篇陈建思
  • 3篇左红群
  • 3篇莫显伟
  • 2篇潘意
  • 2篇陈俊强
  • 2篇覃宇周
  • 1篇林源
  • 1篇黄名威
  • 1篇茹海明
  • 1篇陈军
  • 1篇曾健
  • 1篇刘金禄
  • 1篇庞永慧
  • 1篇林进令
  • 1篇吴留成
  • 1篇洪华

传媒

  • 4篇微创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
2022年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其中晚期结直肠癌占比较大。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在最初阶段,肿瘤细胞的脱落、迁移、侵袭并进入血液循环,为最终形成可被影像学检测的肿瘤转移病灶提供了条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伴随着肿瘤发展过程并携带了其分子生物信息。因此,外周血中CTCs检测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结直肠癌中CTCs的检测、临床意义方面进行综述。
罗善山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结直肠癌肿瘤转移
胃癌术后不典型十二指肠残端瘘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三例被引量:3
2015年
病例1男,73岁,因“胃癌术后第32天突发呕血2次”于2011年2月17日急诊入院。患者因胃体癌于2011年1月17日在本院行开腹全胃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术,采用食管空肠Roux-en-Y方式吻合。十二指肠残端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加丝线间断全层缝合;术后病理分期为T4aN3M0。
黄名威吴留成覃宇周罗善山茹海明陈建思
关键词:十二指肠残端瘘胃癌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ROUX-EN-Y术后病理分期急诊入院
隔姜灸联合益生菌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益生菌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益生菌组、隔姜灸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前和术后均采取常规护理;益生菌组在术前行常规护理并连用3 d益生菌,且术后第1天起连续用4 d益生菌;隔姜灸组在术前行常规护理并连用3 d隔姜灸,且术后第1天起连续4 d予隔姜灸干预;联合组术前和术后均行益生菌联合隔姜灸干预。比较4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4组手术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4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隔姜灸组和联合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益生菌组和隔姜灸组(P<0.05)。4组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4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其余3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其余3组(P<0.05)。联合组术后腹胀和恶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灸联合益生菌能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
谭丹婷庞永慧左红群潘意罗善山林小力洪华
关键词:间接灸隔姜灸结肠肿瘤益生菌胃肠功能
转移灶不可切的无症状结直肠癌原发灶的治疗进展
2023年
在无症状结直肠癌合并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疾病的患者中,最佳治疗策略仍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原发灶是否应该切除。原发灶切除可以防止穿孔、梗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为全身系统治疗创造条件。然而,手术可能存在潜在的术后并发症会延迟甚至耽误有效的全身治疗。因此,本文就转移瘤不可切除的无症状结直肠癌原发灶的治疗做一综述。
贺新新罗善山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无症状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规培医师进行直肠癌根治术局部解剖教学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进行现场解剖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名规培医师,随机分成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混合组各15名,分别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局部解剖教学与传统开腹教学,对各规培医师所掌握的直肠癌手术相关局部解剖进行实践和理论考核评分,调查学员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混合组规培医师的实践得分比传统开腹组高(P<0.05);腹腔镜组和混合组规培医师实践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混合组规培医师的理论得分均比传统开腹组高(P<0.05);腹腔镜组的理论得分高于混合组(P<0.05)。腹腔镜组、混合组规培医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和混合组规培医师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局部解剖教学在对外科规培医师的教学中更具优势,为规培医师带来了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使其更加准确快速地掌握直肠癌手术相关的局部解剖学,更受学员欢迎。
贺新新林源莫显伟陈建思罗善山
关键词:腹腔镜教学直肠癌根治术
益生菌联合耳穴干预治疗对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与耳穴干预联合应用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80例胃癌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益生菌组及益生菌联合耳穴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胃肠道护理至出院,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益生菌组术前第3天额外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直至术前12 h停止,而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在益生菌组的基础上于术前1天进行耳穴干预3次。比较3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和益生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均短于益生菌组;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和益生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和益生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和益生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耳穴干预能够显著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潘意林小力谭丹婷施晶晶梁巧奕姚秀罗善山左红群
关键词:胃癌胃肠功能益生菌耳穴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罗善山陈俊强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微创
升结肠、肝脏多原发癌的诊治经过:1例报道被引量:2
2021年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MPC)的发生屡见不鲜,本院收治1例有乙肝病史的升结肠、肝脏双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为升结肠癌并肝脏转移,予3个疗程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升结肠、肝脏MPC。结肠、肝MPC与结肠癌并肝转移瘤的治疗及预后是有差异的,这个病例提示我们,在无法明确诊断时,为不延误患者的治疗,需要通过穿刺活检来确定肿瘤性质。
廖建坤黄子高贺新新罗善山孟令候莫显伟
关键词:多原发癌穿刺活检诊治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住院医师进行胃癌根治术局部解剖教学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局部解剖教学与传统开腹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名男性住院医师,其中12人为本院轮转医师,36人为普通外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实习医师;分成传统开腹组、腹腔镜组和混合组3组;在术中对其进行腹腔镜及传统开腹行胃癌根治术的局部解剖教学,根据其掌握胃癌手术局部解剖学进行评分,最后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住院医师的得分比传统开腹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6,P<0.05);混合组住院医师的得分比传统开腹组高;其中腹腔镜组实习医师胃癌手术的局部解剖教学平均评分比传统开腹组实习医师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77,P=0.015);混合组实习医师胃癌手术的局部解剖教学平均评分比传统开腹组实习医师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26,P=0.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局部解剖教学比传统开腹胃癌手术更具优势,学习者能更快速、容易地掌握胃癌手术的局部解剖学。
罗善山陈建思莫显伟覃宇周
关键词:腹腔镜教学胃癌根治术
应用腹腔镜膜解剖对住培医师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解剖教学研究
2022年
比较腹腔镜膜解剖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解剖结构教学是否优于常规腹腔镜手术。方法:筛选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参加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住培医师)70名,随机分配到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常规组)和腹腔镜膜解剖结直肠癌根治术组(膜解剖组),进行教学腹腔镜解剖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膜解剖结构,根据其掌握解剖情况分别评分。结果:膜解剖组住培医师分数与常规组分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5% CI=0.02-0.08)。亚组分析中,腹腔镜膜解剖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住培医师组分数比常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95% CI=-0.03-0.05)。腹腔镜膜解剖直肠癌根治术住培医师组分数比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95% CI=0.02-0.11)。腹腔镜膜解剖直肠癌根治术住培医师组分数比常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95% CI=-0.06-0.01)。腹腔镜膜解剖直肠癌根治术住培医师组分数比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5% CI=-0.13--0.04)。结论:腹腔镜膜解剖比非膜解剖更有利于掌握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解剖结构。
罗善山贺新新
关键词:腹腔镜教学结直肠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