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翼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马尔库塞何以从“绝望”走向乐观——从《单向度的人》到《论解放》
- 2011年
- 从1964年的《单向度的人》到1969年完成的《论解放》,马尔库塞在这短短的5年之间完成一个"大悲大喜"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与60时代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连。从悲现走向乐观是一种逐步推进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它是马尔库塞积极努力的结果。
- 程振翼
-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 《一次别离》中的父权危机
- 2014年
- 本文结合拉康的"父亲之名"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宗教理论,对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进行精神分析式的解读,在相对微观的家庭层面和更宏大的宗教、政治层面上,阐释和分析了该电影中"父亲"形象和"父亲"功能。由此,本文得出结论,影片反映出了当代伊朗原有的父权社会秩序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并且这种秩序危机是发生在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等诸多方面的,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秩序亟待尽快被建构起来。
- 程振翼
- 关键词:弗洛伊德
- 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美学革命——论马尔库塞“造反语言”理论的内在逻辑
- 2016年
-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身为西方学生造反运动理论导师的马尔库塞提出了一种极富颠覆性的美学主张,这种理论可以称之为"造反语言"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特定时代的土壤,并为当时的学生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撑。这种横空出世的语言理论,看似与马尔库塞之前的思想主张形成巨大的反差,但这种变化背后有着其内在的理论逻辑。由于现实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尔库塞必然要根据不同的现实背景对其理论进行调整,但是另一方面支撑这套理论的深层根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程振翼
- 关键词:马尔库塞
- 文化遗产与记忆理论:对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被引量:15
- 2014年
- 从历史主义的立场对遗产尤其是公共遗产进行批判的做法由来已久,而历史和文化遗产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鸿沟,从历史学的角度对遗产进行研究往往并不完全适用。相反,遗产与集体记忆、文化记忆之间有着更强的同构性和一致性,它们在多数时候是同一的。根据文化记忆理论,可以将公共遗产当做文化记忆本身,因此,把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理论引入到文化遗产研究当中会更加符合遗产的本质属性,有助于克服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过度有形化的倾向,也更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 程振翼
-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化记忆记忆理论方法论
- 从权力展示到经济理性——由景泰蓝保护折射出的文化遗产政策误区
- 2014年
- 根据雷蒙·威廉斯的观点,文化政策不局限于行政领域内的资助、扶持、管理和协调,还涉及国家形象放大和经济理性,即作为展示的文化政策,这种隐蔽性的政策往往被我们忽视。当下,景泰蓝具有国礼、公共遗产、商品等三种重要的功能,而我们目前针对它制定的文化政策并不能很好地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一方面过分追求宏大叙事,使景泰蓝奢侈化、精英化;另一方面过分推崇市场化保护模式,这不但不利于遗产发挥文化和社会凝聚力的功能,阻碍了公共遗产民主化的大趋势,而且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价值理念有偏差。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误区,淡化经济理性的影响,吸引和培育公共话语更多地参与到文化遗产的建构活动中来。
- 程振翼
- 关键词:文化政策景泰蓝话语
- 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被引量:7
- 2013年
-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发展形成过程中,人们对于其"真实性"的界定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内涵越来越摆脱物质"永恒性"的束缚,并且对当下人类主体的意义则在不断强调,这是一个客观化到主观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反映出各民族对于身份政治、情感归属的重视。因而,在当今以旅游产业为主要支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应该更加合理地看待遗产的"真实性"以及遗产的非物质性,重视遗产的社会学和精神性,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以及参观者自主参与,在文化旅游中更多地通过"真诚"的互动来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 程振翼邱运华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旅游
- 学科互涉何为?——《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13年
- 朱丽·汤普森·克莱恩的《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对当下学术研究中存在的学科互涉、边界跨越问题做了很有价值的理论探讨。本文通过阐述该书中对学科互涉的成因和运作,以及作为国家研究体系的学科互涉等三方面问题的论证,试图分析、引申出它对我国当下文化研究的启示意义。
- 程振翼
- 关键词: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