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军
-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地震局青年科研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陕甘宁交界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根据陕甘宁交界区域测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目录及部分台网资料,利用基于G—R关系的EMR方法,对1970年以来该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1970年以来,该区域最小完整性震级Mc逐步下降,模拟、"九五""十五"阶段Mc分别为ML 2.3、ML 2.2、ML 1.6,2015年以来Mc维持在ML 1.3左右;"十五"数字化改造后,Mc空间分布呈现不均匀性,但整体低于ML 1.8。
- 冯亮亮石军
- 1976年唐山强震群震后库仑应力演化及其与2020年古冶5.1级地震的关系被引量:8
- 2021年
- 采用能够综合协调长期变形和震后短期变形的Burgers流变模型,模拟了1976年唐山强震群引起的震后形变场以及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1976年唐山强震群中主震的两个破裂面以及滦县和宁河两次强余震均对2020年古冶5.1级地震表现为库仑应力加载。岩石圈粘弹性松弛效应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显示,震后15年前后,库仑应力演化状态呈现显著的差异性:震后15年内,库仑应力变化剧烈;而震后15年后,库仑应力呈现缓慢的稳定增加状态。该过程与唐山强震群余震区地震活动过程相似,可能暗示1976年唐山强震群余震区应力调整过程已基本稳定。
- 朱琳李腾飞石富强石军邵辉成
- 关键词:唐山地震库仑应力
- 宁强宽川小震群的重新定位和S波分裂特征分析
- 石军董平江刘春
- 文献传递
- 利用重复地震初步研究陕西地区地壳介质变化
- 刘春石军
- 宁夏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 2019年
- 收集宁夏测震台网地震目录资料,采用MBs、EMR、震级—序号、MAXC、gFT等方法,对宁夏境内1970—2017年最小完整性震级Mc时序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采用EMR方法测定的Mc较为理想,并进一步分析该区Mc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宁夏测震台网测震模拟观测、数字化改造及“十五”数字化运行阶段,Mc分别为ML 2.2±0.1、ML 1.7±0.1、ML 1.6±0.1;“十五”数字化运行阶段以来,Mc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维持在ML 1.3左右。
- 冯亮亮穆婷杨波关文强石军
- 应用噪声成像方法研究陕甘宁交界地区波速特征
- 噪声被认为是一个稳定且持续的天然源.在一定情况下,两台站间的互相关函数可以等同于两点间的格林函数(Weaver,R.L.,2005).利用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提取面波经验格林函数,进而反演壳幔速度结构,是近年来发展的...
- 邱玉荣刘春石军石富强王莹张媛媛
-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地震噪声成像方法
-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类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分析1970—2010年鄂尔多斯周缘发生的114次显著地震序列,结果表明,主余型序列占57%,孤立型序列占32%,多震型序列占11%。根据地震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对鄂尔多斯周缘地震进行分区,各分区主余型地震占多数,多震型地震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北缘和东缘中北段,孤立型地震在鄂尔多斯西缘南段、南缘和东缘南段比例较高。
- 刘春关昕石军
- 关键词:鄂尔多斯周缘地震类型
- 陕西地区地震重新定位及参数计算
- 石军刘春
- 汶川Ms8.0地震前渭河盆地的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 2020年
- 本文对汶川地震前渭河盆地跨断层水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震前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南缘—东南缘与渭河盆地交界处的断裂带活动及渭河盆地内部近北东向的断裂带活动出现了远场形变异常;(2)北西向岐山—马召断裂带上的南大同场地处断裂带活动也出现了远场形变异常,可能与其位于汶川地震的烈度Ⅵ度影响区有关;(3)渭河盆地内近东西走向的断裂带活动基本上没有出现异常变化;(4)震前异常持续时间约在4个月~2年之间。
- 曹建平张永奇郑增记韩美涛冯希杰石军
-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渭河盆地跨断层形变
- 地磁记录图数字化识别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在综合考虑乾陵地震台地磁记录图(相纸)中的磁暴期、非磁暴期和超出图幅等形态细节的基础上,利用二值化、字符识别、曲线跟踪等图像处理方法,较好地利用程序实现了地磁记录图纸的数字化识别,识别结果误差一般不超过0.6 mm,在磁暴期个别误差可达1 mm左右。认为地磁记录图的数字化识别是一种较好的历史地磁资料再利用的途径,是完全可行的,可满足地磁观测数据分析的基本需要。
- 董星宏李西京张国强石军刘春
- 关键词:地磁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