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制剂
  • 2篇溶出度
  • 2篇生物利用度
  • 2篇自乳化
  • 2篇联苯双酯
  • 2篇过饱和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生物利用度研...
  • 1篇体内外
  • 1篇体内外评价
  • 1篇体外
  • 1篇体外评价
  • 1篇自乳化制剂
  • 1篇自微乳
  • 1篇自微乳制剂
  • 1篇微乳
  • 1篇微乳制剂
  • 1篇稳定性
  • 1篇非诺贝特

机构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田霞
  • 2篇全东琴
  • 1篇张贵英
  • 1篇高立军
  • 1篇胡洁
  • 1篇郭香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联苯双酯过饱和自微乳释药系统的体内外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联苯双酯过饱和自微乳(BDD—S—SMEDDS)的体外自乳化能力和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BDD—S-SMEDDS乳化后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考察不同的促过饱和物质及不同用量对BDD—S—SMEDDS体外析晶的影响,并测定BDD—S-SMEDDS的体外溶出度;测定Beagle犬体内血药浓度,与市售滴丸相比,考察BDD—S—SMEDDS的体内药动学。结果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的促过饱和效果较好,其用量为0.5%~2%时均有较好的药物抑晶作用;BDD-S-SMEDDS加入水稀释后迅速乳化形成微乳,平均粒径为(38.40±0.28)nm,Zeta电位为(-8.00±0.99)mV;体外溶出度10min时达到80%以上,比市售滴丸溶出显著提高;体内药动学数据表明,BDD—S-SMEDDS软胶囊达峰时间tmax提前,最大血药浓度Pmax(143.294-52.91)μg·L^-1是市售滴丸的2.6倍,AUC为市售滴丸的1.92倍。结论BDD-S—SMEDDS体系中促过饱和物质PVPK30的加入,可以提高稳定性,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并且显著提高BDD的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
田霞全东琴
关键词:联苯双酯自乳化溶出度生物利用度
非诺贝特固体自乳化制剂(S-SEDDS)体外评价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以S-SEDDS替代液态自乳化制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制备非诺贝特固体自乳化制剂。方法:比较了固体自乳化制剂与市售产品、液体自乳化制剂的体外溶出情况及体内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固体自乳化制剂用水分散后平均粒径为820.2±26.5(nm);溶出度试验结果显示,30min累积溶出度达到80%以上,本研究制备的非诺贝特固体自乳化制剂AUC(0-24)为22.7±8.2 mgoL-1oh与SEDDS的AUC(0-24)(24.9±7.6mgoL-1oh)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市售微粉化胶囊(13.8±10.5mgoL-1oh)相比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P<0.05)。结论:S-SEDDS有液体自乳化给药系统的效果。
郭香高立军田霞胡洁张贵英全东琴
关键词:生物利用度
联苯双酯过饱和自微乳制剂的研究
联苯双酯(Biphenyl dimethyl dicarboxylate,BDD)是我国研制的一种保肝降酶药,它是人工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中间产物,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联苯双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3.2μg·mL~(-1...
田霞
关键词:联苯双酯溶出度药代动力学稳定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