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海
- 作品数:65 被引量:690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RS和GIS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模拟研究
- 基于RS和GIS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模拟,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流域内各地块的土壤含水量信息,为流域信息管理系统提供重要数据,对流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应用RS和GIS技术,构建陕西省淳化县泥河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和空间数...
- 王迪海
-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高程模型土壤含水量
- 文献传递
- 1998-2018年永寿县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4
- 2020年
- 探究黄土丘陵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力,对该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建设提供指导意义。以陕西省永寿县1998、2008、2018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运用景观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讨论景观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状况来看,研究区的主导景观由耕地变为林地,主要变化为林地、园地面积的增加。林地面积增加了177.88 km^2,园地面积增加了128.66 km^2,主要是由耕地转换而来。2)从斑块水平来看,林地在各景观类型中占据主导地位;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受到人为干预,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林地、园地、草地的景观异质性在逐渐增强。3)从景观水平来看,整体景观连通性变差,各斑块类型面积比重趋向平衡,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各景观类型逐步分化为更小的斑块。4)从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来看,气温和降水等自然因素对景观格局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因素及政策导向是永寿县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 钱佳洋秦富仓王迪海李龙张颖
-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 秦岭林药资源空间数据库实体关系研究
- 2014年
- 林药资源信息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属性和空间是林药资源信息数据必须具备的二要素。秦岭林药资源空间数据库的主要实体有秦岭环境资源信息、林药资源信息和林药医学信息。应用ER模型能够简单、清晰地表示秦岭林药资源空间数据库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 宋辉王迪海
- 关键词:ER模型空间数据库信息管理
- 局部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移动性能与蒸发力的关系被引量:17
- 2004年
- 采用旱棚人工控水,蒸发桶整体称重法,对4种地面覆盖材料、50%覆盖度条件下,土壤水分蒸发与移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干旱时段,覆盖不仅改善了覆盖区土壤水分状况,而且强化了覆盖区与相邻非覆盖区下层土壤液态水的运移与再分布,提高了相邻非覆盖区下层土壤水分状况,有利于减轻持续干旱对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的威胁。通过非线性参数拟合,首次求得了表征塑料地膜、渗水地膜、干草和塑料泡膜4种地面覆盖材料对土壤蒸发的阻抗特征参数,为建立不同覆盖材料在局部覆盖条件下的土壤蒸发量模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求得了依据常规水面蒸发和土壤湿度等资料计算黄绵土裸地蒸发量和局部覆盖条件下土壤蒸发量的经验模型。
- 王进鑫刘广全王迪海
- 关键词:土壤水分蒸发力
- 杨凌乔灌草型绿地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特征被引量:6
- 2011年
- 对杨凌示范区绿地密度、间距、覆盖度3项水平结构指标,乔灌草比例、林层比2项垂直指标,树种丰富度、多样性等树种组成结构指标等进行测定。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分别采用Margalef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和Simpson指数(M),从整个样地,样地乔木层和灌木层3个方面分别计算。结果表明:10个样地的植株密度较为合理;聚集指数R表明各样地植株都属于均匀分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和教嫁园的覆盖度较好;各样地乔灌草比例不尽合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和水保所的林层比较好;各样地的R值为0.985 4~3.40 29,H值为1.054 9~2.231 6,J值为0.693 1~0.968 8,M值为0.125 0~0.413 6。
- 童明坤王迪海洪森先陈婕穆佳王定
- 残塬沟壑区果园复合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解苹果复合种植即果-蔬[MB]、果-草[MH]、果-荒[MW]、果-粮[MZ]模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手拣法和改良干、湿生漏斗法,对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4种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特征进行调查研究。4种模式下共分离得到土壤动物57.33百只/m^2,隶属4门11纲23目42个类群。4种复合种植模式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的垂直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特征,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果-草[MH]>果-蔬[MB]>果-荒[MW]≥果-粮[MZ]。果-草[MH]复合种植模式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表明4种复合种植模式对果园土壤动物类群多样性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土壤动物生态学依据。
- 任小同秦富仓王迪海王树森马鑫台辉
- 关键词:复合种植模式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对培育森林市场的思考
- 2008年
- 分析了培育森林市场的重要性,提出了培育森林市场的对策,包括对森林资源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建立森林资源资产法规及实施细则等,指出了培育森林资源市场时应注意的事项。
- 姜志维王迪海
- 陕北沙区沙蒿障蔽营造技术
- 2012年
- 介绍了陕北沙区沙蒿障蔽的营造技术,即沙蒿品种选择、黑沙蒿移植苗规格、沙蒿障蔽的营造季节、沙蒿障蔽栽植方法以及沙蒿障蔽的管护和平茬技术。
- 高凤珽王迪海徐晓进
- 关键词:沙蒿沙漠治理
- 陕北枣树‘七月鲜’细根形态的季节变化被引量:5
- 2017年
- 以‘七月鲜’枣树(Zizyphus jujuba)为研究对象,在枣树不同生长时期(萌芽期、展叶初期、展叶中期、全叶期、果实成熟期、落叶前期)用完整土块法采集枣树完整根系并按根序进行细根分级。根系扫描仪结合分析软件获得各根序细根长度、表面积、直径等参数。结果表明:1)不同物候期枣树1、2级细根之间的比例均大于2、3级细根之间的比例。枣树1、2级细根比例在5.2~6.2之间,2、3级细根比例在2.7~3.3之间。不同物候期枣树1、2级细根以及2、3级细根分支比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七月鲜’枣树不同物候期细根直径和组织密度均表现为1级根<2级根<3级根。1级根、2级根和3级根直径和组织密度均在萌芽期较小,落叶前期较大,导致生物量增加为后一年展叶前的根系生长准备养分。3)1级根、2级根和3级根比表面积、比根长的最大值均出现在萌芽期,并且在果实成熟期均出现峰值。除细根分支比外,‘七月鲜’枣树细根形态在不同物候期具有明显变化,可为枣树地下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蔡倩颖王迪海
- 陕北枣区鲜食枣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 制干枣一直是陕北枣区栽培枣的主体,木枣是陕北枣区的主栽品种,栽培面积210万亩,占陕北红枣栽培面积的85%以上.2000年以前,陕北鲜食枣栽培面积很小,多以庭院零星栽培,很少规模化栽培.2000年以后,梨枣作为第一代红枣...
- 高文海李新岗韩刚王迪海
- 关键词:鲜食枣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