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迎春

作品数:41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5篇韧带
  • 25篇交叉韧带
  • 24篇前交叉韧带
  • 22篇关节
  • 21篇关节镜
  • 9篇股骨
  • 8篇半月板
  • 7篇三维重建
  • 7篇骨隧道
  • 6篇疗效
  • 5篇止点
  • 5篇韧带重建
  • 5篇前交叉韧带重...
  • 5篇膝关节
  • 5篇囊肿
  • 5篇交叉韧带重建
  • 5篇股骨隧道
  • 4篇移植物
  • 4篇手术
  • 4篇胫骨

机构

  • 2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合肥市第三人...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41篇王迎春
  • 39篇张春礼
  • 39篇徐虎
  • 19篇丁明
  • 6篇孙芳菲
  • 6篇张强
  • 5篇赵阳
  • 5篇李光政
  • 5篇韩先伟
  • 3篇李晓建
  • 2篇赵阳
  • 2篇熊川
  • 2篇裴国献
  • 2篇赵阳
  • 2篇于利锋
  • 1篇李光正
  • 1篇庞军
  • 1篇朱庆生
  • 1篇李小建
  • 1篇呼瑞

传媒

  • 5篇中国微创外科...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 1篇第七届《中华...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8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内引流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腘窝囊肿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3~59岁,平均47.8岁,MRI提示腘窝囊肿位于膝关节内侧,从半膜肌肌腱和...
王迎春丁明杜天舒徐虎张春礼
关键词:关节镜内引流术
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撞击症:几种全新的撞击类型
012年11月以来,采用双源CT( Dual-Source Computer Tomography, DSCT)对连续134例ACL移植重建的后患者进行了扫描,三维重建股骨、胫骨隧道,重建ACL移植物并对骨隧道进行测量,...
张春礼徐虎王迎春丁明杜天舒赵阳
关键词:骨隧道
基于MIMICS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相对位置的评估方法探索
目的:通过运用MIMICS软件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股骨隧道与胫骨隧道的相对位置进行描述与测量,探索一种新的评估股骨隧道与胫骨隧道相对位置关系的方法,并以此指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的个体化重建思路。方法:对29名行膝关...
丁明徐虎王迎春杜天舒张春礼
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关节镜治疗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9月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14例,采用常规前内、前外入路,或合并后外侧入路关节镜下切除交叉韧带囊肿,切取的囊壁组织送病检.结果 14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2.6月,术前关节活动度4°~105°,术后增加至0°~130°.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92.1±6.9)分,较术前(61.9±20.1)分明显提高(t=5.981,P=0.000).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效果确切.
王迎春徐虎韩先伟李光正张春礼
关键词:交叉韧带囊肿关节镜
双源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移植物及其走形与骨隧道定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双源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单束重建术后移植物,并评价移植物走形与骨隧道定位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l1月收治的76例(男33例,女43例;平均年龄为33.4岁)ACi。单束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进行双源Crr三维重建。根据患者ACL移植物与骨隧道的位置分为3组:撞击组22例(ACL移植物与髁间窝存在撞击),偏后组2l例(胫骨隧道位置偏后),满意组33例(胫骨隧道及ACL移植物位置满意)。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股骨隧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百分比(Fx、Fv)和胫骨隧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百分比(Tx、Ty)。结果76例患者均成功重建r隧道及移植物图像。撞击组患者的Fx、Fv平均分别为22.6%±1.2%、22.4%4-1.1%,Tx、Tv平均分别为53.6%±2.O%、34.7%±1.7%;偏后组患者的Fx、Fv平均分别为22.4%±1.O%、23.7%±1.4%,Tx、Tv平均分别为56.8%±0.8%、50.9%±1.3%;满意组患者的Fx、Fv平均分别为21.7%±1.O%、23.3%±1.1%,Tx、Ty平均分别为55.4%±1.6%、43.0%±1.9%。3组患者的Fx、Fv比较差异均尢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rx、rr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后组、满意组的.rx均高于撞击组,偏后组Ty〉满意组Ty〉撞击组Tv,以上组别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舣源CT能够清晰重建术后骨隧道及ACL移植物的图像,临床上可用于评估骨隧道定位与移植物走形的关系,从而指导术者改进手术。
李光政韩先伟张春礼徐虎王迎春赵阳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移植物
关节镜治疗髌下脂肪垫囊肿15例报告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髌下脂肪垫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髌下脂肪垫囊肿15例资料,均有膝关节前方疼痛及包块。按照囊肿累及部位的不同,呈现脂肪垫内生长(n=5)、累及半月板(n=6)和关节外凸出(n=4)三种形态。前两种采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第三种采用关节镜辅助开放手术切除。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观察囊肿复发情况,比较囊肿不同形态下的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10.7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优10例,良5例,优良率100%(15/15),均未见髌下脂肪垫囊肿复发。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96.1±3.8)分,较术前(69.5±8.0)分显著升高(t=-14.915,P=0.000)。按髌下脂肪垫囊肿形态分组,各组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无显著差异(F=2.032,P=0.174)。结论髌下脂肪垫囊肿可采用关节镜及其辅助下开放切除,手术疗效确切。
王迎春丁明公伟甄志雷廖炳辉徐虎张春礼
关键词:髌下脂肪垫囊肿关节镜
双源三维CT在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r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正常人群ACL股骨止点解剖印迹;定位测量印迹;评估测量ACL重建术后定位;设计个体化ACL解剖重建技术. 方...
张春礼徐虎王迎春张强
关键词:三维CT前交叉韧带
双源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印迹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通过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印迹,测量印迹相关参数,为临床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对55名志愿者双侧共110个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0~50岁。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2-AW4.4版本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胫骨平台,再现胫骨平台ACL印迹,测量印迹面积,长短轴,印迹中心点在胫骨平台相对位置等。结果男性ACL胫骨印迹面积(200.99±30.42)mm2显著大于女性(170.30±26.94)mm2(t=5.471,P=0.000)。男性ACL胫骨印迹短轴(9.25±1.56)mm显著长于女性(8.30±1.46)mm(t=3.235,P=0.002)。男性ACL胫骨印迹长轴(14.00±1.76)mm与女性(13.63±1.65)mm无统计学差异(t=1.116,P=0.267)。男性ACL胫骨矢状面位置(48.35±6.13)%与女性(47.53±4.3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778,P=0.439)。男性ACL胫骨冠状面位置(49.70±2.37)%与女性(49.00±2.6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446,P=0.151)。结论双源CT三维重建可再现ACL胫骨止点自然印迹,其形态、位置存在个体化差异,要实现ACL解剖重建必须采用个体化重建技术。
张强张春礼徐虎王迎春孙芳菲李晓建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动态足底压力变化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动态足底压力,探讨ACL损伤对步行时足底压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Foot Scan足底压力检测系统,分别对31例单侧ACL损伤患者及26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采集计算测试者单足支撑相时长及各阶段所占支撑相百分比、全足及测定区域平均峰值压力、各测定区域达到其峰值压力时间分布、各测定区域冲量分布、各测定区域平均峰值压强数据,对患者患健侧下肢之间及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足底压力相关参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未损伤侧比较,ACL损伤侧足跟触地相、前脚掌触地相、全足支撑相所占百分比及全足支撑相总时长降低,足蹬离相所占百分比增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足跟内外侧足底平均峰值压力显著降低,冲量及平均峰值压强降低更为显著,达峰值时间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L损伤侧足跟触地相及全足支撑相所占百分降低,前脚掌触地相、足蹬离相及全足支撑相总时长增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足跟内外侧足底冲量显著降低,平均峰值压力及平均峰值压强显著降低,达峰值时间增加。结论:ACL损伤后膝关节功能紊乱,患者为避免再损伤步行时会尽可能减少使用患肢,增加对足跟区保护,从而影响动态足底压力相关参数,导致患肢单足支撑相各阶段时长及比例发生变化,足跟区平均峰值压力、压强及冲量减小,达峰值压力时间延长。应用步态分析运动学数据可对韧带损伤进行量化评估,更为准确了解ACL损伤后下肢生物力学特性改变。
杜天舒成西侠张春礼徐虎王迎春丁明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步态分析
肩关节镜及非手术方法治疗夹层型肩袖撕裂的疗效分析
目的 肩关节镜及非手术方法治疗夹层型肩袖撕裂的疗效对比。方法 自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从本院诊断为夹层型肩袖撕裂住院患者中招募符合排除/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其中31例使用关节镜下肩袖撕裂修复手...
廖炳辉王迎春徐虎张春礼
关键词:关节镜肩袖撕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