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赢

作品数:14 被引量:28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菌病
  • 5篇共患
  • 5篇布病
  • 5篇布鲁杆菌
  • 5篇布鲁菌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4篇人畜
  • 4篇人畜共患
  • 4篇布鲁杆菌病
  • 4篇布鲁菌病
  • 4篇布鲁氏菌
  • 4篇布鲁氏菌病
  • 3篇畜牧
  • 3篇畜牧业
  • 3篇畜牧业发展
  • 3篇乙类
  • 3篇乙类传染病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机构

  • 1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丽水市疾病预...
  • 1篇齐齐哈尔市疾...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白城市医学高...

作者

  • 14篇王赢
  • 6篇李铁锋
  • 6篇王大力
  • 5篇刘凤岐
  • 3篇王季秋
  • 3篇李晔
  • 3篇张晓晨
  • 2篇李群
  • 2篇冯子健
  • 2篇余晓花
  • 2篇张萌
  • 2篇满腾飞
  • 2篇殷文武
  • 2篇孙辉
  • 1篇李坚
  • 1篇赵欣
  • 1篇赵永利
  • 1篇王艾琳
  • 1篇丁凡
  • 1篇周航

传媒

  • 1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王大力李铁锋王季秋刘凤岐李晔王赢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态势监测工作畜牧业发展人民健康
全国布鲁氏菌病防治干预试点工作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冮森林王大力李铁锋赵延安梁晓平韩昌张东锐赵永利刘凤岐李晔王赢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干预试点工作综合评价畜牧业发展人畜共患布病
2013—2018年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分析全国2013—2018年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我国布鲁菌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2013—2018年人间布鲁菌病疫情资料,应用EXCEL和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应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与热点分析。结果 全国2013—2018年共报告布鲁菌病281 337例。发病率在2014年达到最高,之后由4.22/10万下降到2.73/10万。人群分布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70∶1,年龄集中在25~64岁,中位数为47.1岁;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占比为85.28%;发病时间集中在3—7月;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布鲁菌病空间分布呈正相关(均有Z>37,P<0.01);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布鲁菌病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布鲁菌病由南向北呈上升趋势。结论 2013—2018年全国人间布鲁菌病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我国北方省份为重点防控区域;重点防控人群为农村青壮年职业人群;应在发病高峰期前进行宣教干预防控工作,以减少重点职业人群发病。虽然疫情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张晓晨王赢张萌肖瑛马卉
关键词:布鲁菌病空间自相关
吉林省布病门诊主动就医人群布病防控知识知信行现况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布病患者布病防控知识知信行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调整和完善布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防控知识知晓及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问卷对就诊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68份,有效问卷263份。263个被调查者中,认为动物、接触患病动物不会感染布病和接触患者会感染布病的分别占3.42%、1.60%和11.03%,不知道的分别占25.10%、9.04%和53.99%;了解吸入污染环境尘埃(21.67%)、接触畜用疫苗(20.91)等途径可被感染的较少;知晓寒战、头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等症状的较少(8.75%~30.04%);认为布病治疗后不会复发、没有布病疫苗、已感染的羊不需要接种疫苗和买卖羊不需要检疫的分别占7.22%、33.08%、19.19%和1.90%,不知道的分别占42.21%、29.28%、33.33%和10.65%。被调查者防控知识知晓率为58.58%,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职业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87、9.44、34.83、9.39,P均<0.05)。与羊接触时从不穿工作服和不戴手套、口罩、帽子的分别占83.59%和41.54%、61.03%、84.62%;使用过的防护用具用清水处理和不作处理的分别占49.32和50.68%;羊掉羔选择丢弃、卖出、喂狗或其他动物的分别占85.19%、18.52%和12.35%;50.62%的人不对处理羊掉羔场所进行消毒;78.57%的人在手有破口时直接接触羊。接触羊时采取防护措施的占32.31%,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75、12.32,P均<0.05);文化程度、职业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48、2.81,P均>0.05)。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开展健康教育的场所,选择村委会的占比最高(53.47%);开展宣传工作的人员,选择疾控部门医生的占比最多(61.63%);获取知识的方式,选择大众传播的占比最高(70.20%);获取知识途径占比较高的有广播电视、义诊、讲座、网络平台(36.33%~43.27%)等;开展宣传的内容,想了解如
王赢
关键词:布鲁菌病知信行健康教育
头孢曲松钠与阿奇霉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期布鲁杆菌病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布鲁杆菌病是公认的人兽共患病,全世界每年发病约50万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广泛的人、畜间流行。为探索急性期布病最佳治疗方案,我们将"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和"利福平+多西环素"两个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观察比较。
余晓花李晔王岩张兵刘阳吴薇张萌张晓晨王赢
关键词:最佳治疗方案布鲁杆菌病头孢曲松钠疗效观察阿奇霉素急性期
齐齐哈尔梅里斯区布鲁氏菌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非牧区布鲁氏菌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3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2008年30名感染者及按年龄、性别和村屯匹配的90名非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与牲畜及其制品接触的方式,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梳羊绒、偶尔抱羊羔、处理流产物和接生牛犊是布鲁氏菌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梳羊绒、抱羊羔、处理流产物和接生牛犊是该地区布鲁氏菌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满腾飞殷文武金福芝孙辉周航王赢杨岩庞瑞发窦丰满李群冯子健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病例对照研究
2006—2010年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0
2012年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掌握全国布鲁杆菌病流行现状,为评价监测工作质量、制订全国布鲁杆菌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和《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布鲁杆菌病监测数据按常规监测和监测点监测进行分类汇总、描述分析。采用二阶段聚类统计分析进行监测点分类。结果2006—2010年全国常规疫情监测报告发病率从2006年的1.55/10万逐年上升至2010年的2.62/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省、黑龙江省等地区,时间集中在3—8月,占79.87%(114265/143064),以青壮年、男性、农牧民为主。2006—2010年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监测,共流行病学调查217648人,血清学检查61905人,阳性率为19.66%(12169/61905),其中新发病例10318例;各监测点血检阳性率以内蒙古扎兰屯最高,为41.19%(2757/6694);病原学培养总出菌率为2.49%(29/1165);牛、羊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07%(2355/219352)、0.93%(2766/296176):聚类分析将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分为4类。结论我国布鲁杆菌病人间疫情持续上升,国家级监测点监测工作贡献突出,但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可据此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别的监测点进行分类管理。为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和布鲁杆菌病防控工作水平提供一定依据。
李晔余晓花李铁峰刘凤岐王赢王大力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研究聚类分析
2020年全国布鲁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6
2021年
目的为系统掌握全国各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变化趋势,掌握布病病例的感染来源和危险因素,了解布病病例的病原学特征,科学评价防控效果,为进一步调整或完善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国各地报告的病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各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全国共报告病例47 245例,发病率为3.37/10万。居前6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15 944例、62.78/10万)、宁夏(2 934例、4 224/10万)、新疆(3 010例、11.93/10万)、甘肃(2 956例、11.17/10万)、山西(3 365例、9.02/10万)、黑龙江(2 884例、7.69/10万),6省区合计报告病例28 209例,占全国报告病例总数的59.71%;共报告61起暴发疫情,其中河北1起、山西1起、浙江省2起、安徽省3起、福建省2起、江西省1起、山东省11起、湖南省5起、广东省3起、重庆市10起、四川省4起、贵州省2起、云南省2起、陕西13起、湖北省1起,发病数196例;共确诊新发病例3 918例。发病率达50/10万以上的监测点有5个,发病率在40/10万~50/10万之间的监测点有3个,发病率在30/10万~40/10万之间的监测点有1个,发病率在20/10万~30/10万之间的监测点有14个,发病率在10/10万~20/10万之间的监测点有20个,发病率在10/10万以下的监测点有41个,未报告新发病例的监测点有12个。报告病例主要来自北方省份,南方省份报告病例较少,超过5 000例的省份1个,1 000~5 000例的省份11个,100~1 000例的省份11个,1~100例的省份8个;发病高峰为3—7月份,占全年发病数的55.84%报;报告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农牧民为主,男女比例为2.43∶1、青壮年占83.65%(39 522/47 245)、农民占79.85%(37 725/47 245)。共有85个监测点报告了血清学监测结果,检查46 806人,阳性2 277例,阳性率4.86%,各地血清学检查阳性率波动在0~100.00%之间,宁河区最高,为100%(7/7),超过20.00%有2个,分别为乾安县
王赢
关键词:布鲁菌病流行病学血清学病原学
2009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95
2010年
目的分析2009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特征,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全国人间布病病例及布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共报告人间布病35 816例,报告发病率为2.70/10万;内蒙古、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北、宁夏6个省(自治区)报告发病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1.77%;监测点羊平均阳性率为1.49%,牛平均阳性率为1.36%;全国共分离到羊种3型布鲁氏菌68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94.7%。结论中国人间布病疫情仍主要分布于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北方地区,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特征。布鲁氏菌流行优势菌株是羊种3型,部分地区畜间布病感染菌株来源复杂。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牧区应进一步加强人间及动物间布病监测工作。
满腾飞王大力崔步云王赢丁凡李铁锋孙辉魏荣杰李群冯子健殷文武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
全国2010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000年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部分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爆发和流行。2005~2009年全国布病发病人数依次为19664、20279、21195、29443、37104例,发病率依次为1.51/10万、1.55/10万、1.61/10万、2.27/10万、2.79/10万。为加强布病监测工作,2010年对全国布病监测点布局进行了调整,重点加强疫情较重省(区)的监测。
王大力李铁锋刘凤岐王季秋王赢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畜牧业发展人民健康发病人数监测工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