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琪

作品数:1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多层螺旋CT
  • 3篇碘对比剂
  • 2篇动脉
  • 2篇血管成像
  • 2篇图像后处理
  • 2篇图像后处理技...
  • 2篇尿路梗阻
  • 2篇尿路梗阻性疾...
  • 2篇尿路造影
  • 2篇肿瘤
  • 2篇主动脉
  • 2篇脑病
  • 2篇疾病
  • 2篇梗阻
  • 2篇梗阻性
  • 2篇梗阻性疾病
  • 2篇后处理
  • 2篇后处理技术
  • 2篇肺癌
  • 2篇CT扫描

机构

  • 16篇湖南省马王堆...
  • 2篇吉林省中医药...
  • 1篇深圳市蛇口人...
  • 1篇吉林省中西医...

作者

  • 16篇王琪
  • 4篇张丽
  • 3篇王贵良
  • 2篇宁霞云
  • 2篇任永
  • 1篇刘辉
  • 1篇周金凤
  • 1篇陈乐平
  • 1篇刘颖
  • 1篇田敏
  • 1篇樊志红
  • 1篇曾禹莉

传媒

  • 11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图像重建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照病理,回顾分析25例胆囊癌多期增强扫描及各期图像重建的CT表现。结果:胆囊癌的强化特点为动脉期高密度、门脉期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延迟期消退不明显,即胆囊癌的多期增强强化程度高于正常胆囊壁和肝脏,且强化时值延长。结论:胆囊癌的多层螺旋CT多期强化特征及不同的重建图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王琪
关键词:胆囊癌16层螺旋CT
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的多排螺旋CT表现
曾禹莉王贵良王琪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泌尿系统复杂疾病所致尿路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KUB、IVP、超声、CT、MRI。近年随着MSCT的问世及其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泌尿系统脏器所特有的分泌功能,研究表明,其在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上较KUB、IVP、超声、CT、MRI敏感。因此,MSCT在泌尿系统复杂疾病的诊断上,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价值。
王琪任永樊志红
关键词:尿路造影术输尿管疾病肾肿瘤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本文以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多层螺旋CT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及诊断效果。研究表明,螺旋CT在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上较KUB、IVP,超声、CT,MR敏感。因此MSCT在泌尿系统复杂疾病的诊断上,具有其他检查...
王贵良王琪田敏周金凤
关键词:尿路梗阻性疾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处理
文献传递
老年肺癌的支气管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PAI)治疗老年肺癌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找到靶动脉后按3种药物配合分别注入化疗药物,观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①本组101例老年肺癌中有效率90.10%,中心型肺癌的有效率为65.71%,周围型肺癌为65.7%。②有肺外淋巴结转移者有效率为70.21%,无转移者为61.11%。③不同化疗药物配合对疗效的影响分别为56.09%,44.14%,52.88%。④肿瘤供血有侧支循环形成者疗效为85.70%,无侧支循环者为65.30%。⑤肿瘤内新生血管的影响,少血管型为45.81%,中血管型为45.81%,多血管型为75.56%。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动脉内注入化疗药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优于滴注化疗;其疗效与癌肿发生部位、组织类型及癌肿供血等因素有关,而与化疗配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
王琪陈乐平张丽
关键词:老年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碘对比剂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随着CT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碘对比剂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螺旋CT的出现对碘对比剂的应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合理应用碘对比剂并防止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实现CT增强扫描不可缺少的条件。本文探讨了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的防治。
王琪张丽
关键词:碘对比剂CT扫描技术
文献传递
103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诊断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特点,提高皮质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本院完整病例103例,多数病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眼底动脉硬化或老年痴呆,特征为进行性智力减退,不同程度偏瘫、失语、头昏、眼花、恶心、手足麻木等,结合临床及CT加以分析。结果:本病常见于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增高,CT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白质中呈对称性低密度影[1],病变边缘模糊不规则,两侧侧脑室扩大,脑池、脑沟增深并增宽。脑白质CT值降低,可并发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熟悉掌握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特点,对提高本病的CT诊断准确率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王琪张丽宁霞云
关键词: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T
碘对比剂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合理选用碘对比剂,减少不良反应,确保CT增强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做好增强前的准备工作及术后观察。结粜: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与其理化性质有关。结论:严格掌握禁忌证、合理选用碘对比剂、选用合适的剂量和注射速度可减少不良反应。
刘辉王琪
关键词:碘对比剂
宫外孕的CT表现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认识宫外孕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宫外孕患者的CT表现,其中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患者20例,并左侧输卵管慢性炎症患者5例,失血性贫血患者8例;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11例;左侧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2例。年龄为17~39岁,平均年龄为25岁。结果:3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者主要CT表现:①附件区见混杂密度包块,内有CT值为10~30Hu的孕囊及胚胎组织影,周围有大小不等的CT值为70~100Hu的积血影。②子宫周围见CT值为70~100Hu的积血影。③子宫直肠隐窝内见CT值为70~100Hu的积血影或CT值为10~30Hu的积液影。④子宫稍大或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2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者CT表现:仅附件区见一直径1.0~3.0cm的CT值为10~30Hu的孕囊及胚胎组织影。结论:临床表现、体征、妊娠实验典型者CT常可对宫外孕进行正确诊断;对症状不典型者,综合CT图像上病灶部位、形态及密度改变、病变的范围及邻近结构的变化,亦可提出宫外孕破裂的诊断。
阴生国王琪
护理措施在特殊患者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正确的护理措施在高龄、高危、儿童、体形异常以及伴有腹水或腹部肿瘤等特殊患者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在本院施行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共1 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在正确的护理措施的支持下,1 199例患者除1例对碘剂严重过敏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施行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的特殊患者,既是必需的,也是有效的。
张丽王琪宁霞云
关键词:造影静脉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