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华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南市历城区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技术自主创新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施肥
  • 1篇施肥量
  • 1篇适宜播期
  • 1篇小麦
  • 1篇小麦品种
  • 1篇小麦品种(系...
  • 1篇基因
  • 1篇分子标记
  • 1篇播期
  • 1篇春化
  • 1篇春化基因

机构

  • 2篇济南市历城区...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棉花研究...

作者

  • 2篇王玉华
  • 1篇樊庆琦
  • 1篇黄承彦
  • 1篇隋新霞
  • 1篇楚秀生
  • 1篇刘继永
  • 1篇孟庆华
  • 1篇李根英
  • 1篇胡浩
  • 1篇郭刚

传媒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鲁棉研21号适宜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2007年在山东省巨野县进行了鲁棉研21号播期、密度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鲁棉研21号的最佳播期为4月20日;最佳种植密度为4.3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每666.7m2施尿素30 kg,磷酸二铵40 kg,硫酸钾10 kg,硼砂0.6 kg。该研究结果为鲁棉研21号在适宜推广区域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组装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文胡浩王玉华马峰刘继永孟庆华
关键词:播期施肥量
4个春化基因在山东省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Vrn—A1、Vrn—B1、Vrn—D1和Vrn—B34个春化基因,对105份山东省2006~2007年度待审定品种和32份审定品种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A1、B1和B3位点均检测为隐性基因;在D1位点,13份材料检测为显性基因,其余材料检测为隐性基因。4个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当地小麦的春化习性和生育期特点相吻合,这也是生态环境适应和育种选择压力的综合结果。
樊庆琦李根英郭刚隋新霞楚秀生黄承彦王玉华
关键词:小麦春化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