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洲
-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研究
-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中EML4-ALK 融合基因与EGFR 基因突变状态,比较免疫组织化学(IHC)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RMS,简称ARMS)荧光定量PCR 与荧光原...
- 王旭洲陈炜生余英豪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相关位点突变检测研究已经成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热门方向,研究NSCLC肿瘤组织中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echinode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基因突变状态,比较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corpions ARMS)荧光定量PCR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与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应用IHC、ARMS荧光定量PCR及FISH技术检测85例NSCLC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状态,并应用ARMS方法检测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外显子突变状态。结果 115例NSCLC中IHC显示32例有ALK(D5F3)表达,表达率为27.8%;ARMS检测27例存在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突变检出率为23.5%;53例检出EGFR突变,突变率为46%。而FISH检测23例存在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0%,稍低于ARMS检测结果,提示ARMS的敏感度更高。结论联合运用IHC/ARMS荧光定量PCR/FISH技术能够对EML4-ALK融合基因状态做出快速、准确评价。
- 王旭洲陈炜生余英豪
- 关键词:肺肿瘤EML4-ALK融合基因ARMS荧光原位杂交
- EDTA修复肉芽肿组织中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EDTA热修复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能否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125例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同时进行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75例(60%)阳性,其中结核杆菌74例(59.2%),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0.8%),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6.35×105/ml/例;EDTA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88例(70.4%),其中结核杆菌83例(66.4%),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4%),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7.36×106/ml/例。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大幅度提高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的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 王旭洲谢飞来许文静郑巧玲齐兴峰郑智勇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检测
- EDTA热修复提高石蜡切片肉芽肿组织的荧光定量PCR结核杆菌检测率
- 目的:观察EDTA 热修复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能否提高荧光定量PCR 结核/非结核分支杆菌检出率.方法:选取125例炎性肉芽肿病例,同时进行常规荧光定量PCR 检测和EDTA 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 检测,检查项目为...
- 王旭洲谢飞来郑巧玲朱育连郑智勇
- k-ras基因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状态被引量:31
- 2011年
- 目的:评价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01/2009-1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石蜡包埋组织28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外显子2中第12、13编码子上最常见的7种突变类型,即第12编码子的35G>A、35G>T、35G>C、34G>A、34G>T、34G>C及第13编码子的38G>A,同时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经直接基因测序,确认在280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测序阳性(基因突变型)94例,阳性率33.57%(94/280),其中第12编码子的35G>A、35G>T、35G>C、34G>A、34G>T及34G>C的突变率分别为14.64%(41/280)、4.29%(12/280)、0.36%(1/280)、2.86%(8/280)、3.57%(10/280)、0.36%(1/280),第13编码子的38G>A的突变率为7.5%(21/280);(2)94例k-ras基因测序阳性(基因突变型)病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91例[灵敏度96.8%(91/94)],阴性3例;186例基因测序阴性(野生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阴性184例[特异性98.9%(184/186)],阳性2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直接基因测序法符合率为98.2%[(91+184)/280];(3)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相关(均P<0.05),而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1)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k-ras基因突变(33.57%),在临床选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抗EGFR单抗靶向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之前均应常规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从而为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准确、快速、简便的检测出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位点,可用于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3)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明显相关性,但在≥60岁的女性人群中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
- 刘伟王丽余英豪王旭洲武一曼吴在增欧阳学农王烈
- 关键词:K-RAS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靶向治疗临床病理参数
-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肉芽肿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肉芽肿病变中结核/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特殊染色(抗酸、金胺O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0例肉芽肿病变中的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 200例肉芽肿病变中62例抗酸染色(31%)阳性,81例金胺O染色(40.5%)阳性,103例荧光定量PCR检测(51.50%)分枝杆菌阳性,其中100例(50.00%)检出结核杆菌,3例(1.5%)检出非结核分枝杆菌,3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结核组的抗酸染色阳性率(51.5%)和金胺O染色阳性率(65.7%)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率(75.8%)皆高于非典型结核组(10.9%、15.8%及2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7例荧光定量PCR检测阴性的标本中15例(15.5%)呈抗酸染色和(或)金胺O染色阳性,82例标本(84.5%)荧光定量PCR检测、金胺O染色和抗酸染色检测均阴性。82例特殊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均阴性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重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典型结核组为35.5%,疑似结核组为3.9%;200例标本荧光定量PCR重复检测后总阳性率从51.5%增至56.5%。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病变组织中的分枝杆菌,对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类有效,阳性率高于特殊染色(抗酸、金胺O染色),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 王旭洲谢飞来郑智勇
- 关键词:肉芽肿病变结核分枝杆菌
- HPV基因分型检测与非典型鳞状细胞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与难以确定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监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薄层液基细胞学(LCT)检查结果为Asc-us的病例,进行HPV基因扩增分型检测,所有病例均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50例Asc-us病例中HPV阳性23例,其中高危型17例。以组织病理学CINⅡ~CINⅢ级作为子宫颈高度病变判断标准,子宫颈高度病变在高危型HPV阳性组、低危型阳性组和全阴性组发生率分别为88.2%,66.6%和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可靠准确,对LCT结果为Asc-us的病例进行快速筛查,能够有效进行分流监测,对降低子宫颈高度病变的漏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 王旭洲余英豪黄惠娟宋屿娜谢飞来吴敏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 腹腔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epithelioid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sarcoma,EIMS)是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的罕见特殊亚型,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均有特殊性.本文报道1例腹腔EIMS,患者男性,46岁,因反复腹痛腹胀10余天入院.肉眼:肿物结节状不规则,大小17 cm×12 cm×8 cm,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鱼肉样,质中,包膜似完整.镜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性黏液样背景中圆形至上皮样细胞散在分布,肿瘤细胞泡状核,核仁明显,胞质嗜双色性或嗜酸性.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ALK特征性核膜阳性,CD30、Vimentin胞质弥漫强阳性;Fish检测ALK基因信号分离.EIMS生物学行为侵袭性强,肿瘤易快速复发转移,预后很差,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
- 曲利娟张惠斌高杰葛小霞王旭洲
-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ALK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HBVDNA的检测分析
- 2003年
- 朱金照王旭洲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HBVDNA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拉米夫定
- 金胺O荧光染色检测石蜡切片中偶发分枝杆菌的体会被引量:6
- 2012年
-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多存在于环境中,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结核样病变。目前已知100余种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常见的有20种左右,如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等。
- 朱育连谢飞来王旭洲余英豪郑智勇
- 关键词:抗酸染色非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