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发
-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附27例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27例.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依据Simpson分级标准,24例肿瘤全切除( Simpson I-Ⅱ级),3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无手术死亡.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8 a,25例恢复正常生活,2例复发(行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对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术前应充分研究其影像学资料,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合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肿瘤大多能全切除,同时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 杨代明黄录茂雍成明徐兵王方发
- 关键词:上矢状窦大脑镰脑膜瘤显微手术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结合头颅CT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与头颅C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5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动态颅内压监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者20例,中型23例,轻型7例;每次检测后行头颅CT检查并计分,分析其CT变化特征,并与颅内压值对照。结果:伤后同一时点,患者的颅内压和头颅CT计分比较,重型〉中型〉轻型(P〈0.05)。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的颅内压与头颅CT计分之间,组内比较具有相关性,计算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和r=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与头颅CT变化呈正相关,两者结合可以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
- 袁荣强黄录茂雍成明杨代明宣家龙王方发
- 关键词:颅脑外伤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颅内压头颅CT
- 单孔双管引流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颅骨钻单孔冲洗置双管引流治疗老年人(≥60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颅骨钻单孔冲洗置双管引流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9例,好转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血肿复发1例,钻孔处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少量气颅3例(<10 ml)。结论颅骨钻单孔冲洗置双管引流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好,损伤小,可有效减少气颅及血肿复发等并发症发生。
- 杨代明徐兵王方发宣家龙李海平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
- 标准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及术后情况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统计两组患者康复情况,采用36条简明健康状况问卷评分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观察患者的疗效、颅内压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36条简明健康状况问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通过充分减压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可改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王方发雍成明杨代明宣家龙徐兵李海平
-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康复
- 经侧裂-岛叶入路对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语言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ICH)对患者语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的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61例患者随机分为经侧裂-岛叶入路30例(观察组),经颞中、上回入路3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及预后。术后3个月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量表(BDAE)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评估,并采用格拉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结果术后3月观察组失语程度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流畅、复述及命名的恢复均好于对照组(P<0.05),理解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率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可减轻患者失语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程志华程宏伟雍成明杨代明宣家龙徐兵王方发
- 关键词:手术基底核区脑出血语言
- 显微外科治疗皮质中央区脑膜瘤2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皮质中央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显微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24例皮质中央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11例,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至8年,SimpsonⅠ级切除无复发;SimpsonⅡ级切除2例复发,行二次手术;SimpsonⅢ级切除1例随访期内肿瘤无明显増大。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皮质中央区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及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杨代明黄录茂雍成明宣家龙徐兵王方发
- 关键词:脑膜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结合头颅CT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与头颅C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2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每次检测后行头颅CT检查,分析其变化特征,并与颅内压值对照。结果当一侧侧脑室受压;三脑室...
- 袁荣强黄录茂雍成明杨代明宣家龙王方发
- 关键词:颅脑外伤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颅内压头颅CT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