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星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政治法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纳米
  • 2篇碳纳米管
  • 2篇纳米管
  • 2篇聚苯
  • 2篇聚苯胺
  • 2篇苯胺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地方政府
  • 1篇电池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电特性
  • 1篇电学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还原法
  • 1篇氧化锌
  • 1篇疫情
  • 1篇疫情防控
  • 1篇原位聚合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

作者

  • 7篇王新星
  • 4篇王海燕
  • 4篇王星雨
  • 3篇张家朝
  • 3篇薛进奎
  • 3篇陈瑞灿
  • 3篇韩永刚
  • 2篇姚宁
  • 1篇穆慧慧
  • 1篇叶方德
  • 1篇樊红敏
  • 1篇李双阳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真空
  • 1篇陶瓷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2
  • 4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社区党组织提升社区公共性的路径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Y社区为例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出现了邻里关系陌生、利益诉求多元、社会参与弱化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共同指向城市社区治理中公共性的缺失。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注重政策层面的整体谋划,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策引导。党组织作为...
王新星
关键词:社区党组织社会资本
地方政府疫情防控行为如何影响居民获得感?——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实证调查被引量:4
2022年
作为衡量地方发展治理效能的重要标尺,获得感是指居民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客观获得而产生的满足感。本文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应急预防、应急管控、应急恢复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应急预防、应急管控和应急恢复行为对居民获得感有正向影响。其中,应急恢复行为中的社会秩序以及应急管控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对居民获得感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新冠疫情防控这一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要在应急恢复中扮演引领者、整合者和行动者的积极角色,具体来看,要建构整体且立体化的应急预防体系,提升应急公共服务数字化协同能力,高效推进社会力量的应急参与和常态化的应急处理,有效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尊严感和满足感。
樊红敏王新星
关键词:疫情防控公众满意度
醋酸对绒面AZO薄膜表面织构均匀性的影响研究
2011年
以0.5%的稀盐酸中加入一定量醋酸后的溶液为腐蚀液,对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平面掺铝氧化锌(AZO)薄膜进行表面织构,并对加入醋酸后的AZO薄膜表面织构均匀性和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5%稀盐酸中所加醋酸量与盐酸体积比为0.5:1时,对平面AZO薄膜腐蚀45 s能获得更均匀"陨石坑"状绒面结构,且有较高绒度;腐蚀液中较水分子大得多的醋酸分子的空间位阻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腐蚀速率,使得比加醋酸前获得的AZO薄膜绒面更均匀。
薛进奎王海燕王新星张家朝穆慧慧姚宁李双阳王星雨
关键词:直流磁控溅射表面织构均匀性
化学浴沉积法在氧化锌衬底上制备氧化锌微/纳米棒阵列被引量:1
2011年
用磁控溅射在玻璃上制备一层氧化锌作为衬底,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在衬底上制备出排列整齐的氧化锌微/纳米棒阵列,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了不同前驱液浓度、pH值对样品形貌的影响。分析发现:前驱物浓度越大,长出的氧化锌微/纳米棒直径越大;溶液初始pH值对样品的形貌有很大影响;在合适的pH值环境下,氧化锌微/纳米棒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样品,且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非常适合用于氧化锌微/纳米棒大面积制备,笔者采用此方法制备出形貌均匀的,面积达15cm×15cm的氧化锌微/纳米棒。
张家朝王海燕韩永刚王星雨薛进奎王新星陈瑞灿
关键词:氧化锌PH值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及其表征被引量:17
2012年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处理石墨粉制得氧化石墨,利用超声波作用将氧化石墨剥离,得到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状悬浮液,然后在水合肼的还原作用下得到石墨烯。采用SEM、XRD以及Raman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形貌、结构以及谱学的表征分析。考察了还原过程中温度对还原效果的影响,以及中性条件下、碱性条件下水合肼用量对还原效果的影响。
陈瑞灿王海燕韩永刚王新星王星雨刘伟叶方德姚宁
关键词:石墨
提拉法制备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及性能研究
2011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提拉法使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复合材料在玻璃基底上成膜。通过SEM研究了薄膜的表面与截面形貌,其中复合管的直径为70~80nm,聚苯胺包覆层的厚度在30~40nm之间,薄膜厚度在1μm左右,复合材料分布比较均匀;经Raman光谱、UV-Vis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聚苯胺与碳纳米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用繁用表和自制的接触装置对光照前后薄膜的电导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无光照时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电导率从1.6×10-2s/cm增加到了120×10-2s/cm;光照前后的电导率测试表明,复合薄膜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光诱导电荷分离现象,光照使复合薄膜的电导率略有提高。
王新星王海燕陈瑞灿王星雨韩永刚薛进奎张家朝
关键词:碳纳米管聚苯胺光诱导电导率
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电学性能研究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它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应用的太阳能电池大都以硅材料或无机化合物为基础,它们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王新星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碳纳米管聚苯胺原位聚合光电特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