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功

作品数:18 被引量:419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植物
  • 6篇种群
  • 4篇亚热带
  • 4篇群落
  • 4篇中亚热带
  • 4篇物种
  • 4篇阔叶
  • 3篇优势种
  • 3篇人工林
  • 3篇米槠
  • 3篇米槠林
  • 3篇南方红豆杉
  • 3篇阔叶林
  • 3篇红豆杉
  • 3篇濒危
  • 3篇濒危植物
  • 3篇常绿
  • 3篇常绿阔叶
  • 3篇常绿阔叶林
  • 2篇亚热带常绿阔...

机构

  • 18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厦门鹭江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8篇王新功
  • 17篇洪伟
  • 17篇吴承祯
  • 13篇封磊
  • 12篇程煜
  • 10篇廖成章
  • 5篇闫淑君
  • 3篇毕晓丽
  • 3篇蓝斌
  • 2篇何东进
  • 2篇范海兰
  • 1篇钱莲文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林学院学...
  • 1篇首届中国植物...

年份

  • 7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亚热带檫树群落种间竞争及其种群密度调节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中亚热带檫树群落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 ,平衡时檫树与其主要伴生树种光皮桦、丝栗栲重要值分别占 80 .6 4 %、12 .4 7%和 6 .89% ,呈共优状态但分布极不均匀。利用自疏模型并经改进单纯形法最优拟合求得檫树种群密度效应模型 ,且拟合结果达显著水平 ,反映出檫树种群自疏过程密度调节规律。
程煜洪伟吴承祯封磊王新功
关键词:中亚热带群落种间竞争伴生树种种群密度光皮桦
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改进模型被引量:9
2002年
提出的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的改进模型具有幂次数可变、适应性较强和实际应用较方便等特点 .采用该模型对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进行拟合 ,结果表明 ,比前人模型拟合效果更好 ,可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与密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程煜洪伟吴承祯王新功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种群生命表及谱分析
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又称美丽红豆杉,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特征种,常与其它阔叶树、竹类以及针叶树混生,分布于海拔800~1600m[1].南方红豆杉为红豆杉属...
洪伟王新功吴承祯何东进廖成章程煜封磊
关键词:红豆杉植物种群种群生命表阔叶混交林谱分析
文献传递
闽北地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被引量:12
2004年
采用8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对闽北地区的8个森林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定,并选用4个种-多度关系模型(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级数分布、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分析其物种-多度关系,把多样性指数与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的有关参数进行线性回归,以分析多度模型参数描述物种多样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多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对群落的测度是一致的;(2)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对8个群落的物种多度拟合效果很好;(3)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有关模型参数与部分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线性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闽北地区8个类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使生物多样性较准确地数量化,同时还说明采用改进单纯形法进行非线性分布函数的拟合是简单有效的,可推广应用。
廖成章洪伟吴承祯封磊程煜王新功
关键词: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种群生命表及谱分析被引量:163
2004年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Longx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the theory of survival analysis,a static life table of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population was worked out,the curves of its survival rate,mortality rate and killing power were drawn,an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was analyzed by spectr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curve of the population appeared to be a type of Deevey Ⅲ,and the high mortality of seeding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which caused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to be endangered.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marked periodic regularity in the process of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
洪伟王新功吴承祯何东进廖成章程煜封磊
关键词:TAXUSCHINENSISVAR.
武夷山米槠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被引量:30
2003年
应用6种典型聚集度指标和2种频次分析法(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χ2拟合检验等方法测定了武夷山米槠林群落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格局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武夷山米槠林群落10个优势种群从幼树时期到成树时期大多为聚集分布,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以及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研究结果可为米槠林群落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王新功洪伟吴承祯封磊程煜廖成章蓝斌
关键词:米槠林优势种群聚集度指标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及其自然干扰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4
2004年
通过对福建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96个林隙的调查 ,研究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 .结果表明 ,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扩展林隙 (EG)和冠空隙 (CG)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 5 0 86 %和 16 6 6 % ,每年干扰频率分别为 0 85 %·年 -1和 0 2 8%·年-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 35 7年 .林隙形成方式由树木折干形成的最为普遍 ,占形成木总数5 8 0 4 % ,其次是由于掘根风倒而形成的 ,占 33 4 8% .林隙大多由两株树木形成 ,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 2 33株 .扩展林隙的大小多在 10 0~ 30 0m2 之间 ,其中以 2 0 0~ 30 0m2 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 ,而以10 0~ 2 0 0m2 者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 .冠空隙的大小多在 10 0m2 以下 ,其中 5 0m2 以下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都是最大的 .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 2 0~ 30cm之间 .
闫淑君洪伟吴承祯毕晓丽王新功封磊
关键词:林隙自然干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杉木人工林不同经营模式树冠的分形特征被引量:18
2003年
对杉木纯林、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的不同树种冠幅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和比较 .结果表明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中杉木种群冠幅分形维数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中杉木种群冠幅分形维数 >杉木纯林冠幅分形维数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中观光木种群冠幅分形维数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中拟赤杨种群冠幅分形维数 .说明杉木混交林种间竞争小 ,而杉木种内竞争激烈 ,同时杉木同观光木之间的种间竞争小于杉木同拟赤杨之间的种间竞争 .图 4表 2参
封磊洪伟吴承祯王新功程煜廖成章范海兰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树冠
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及立地效应被引量:7
2002年
以闽北地区 80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 ,研究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和优势木平均高的关系 .建立了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及优势木平均高的收获模型 M=a1Hb1 Nα- a2 Hb2 Nβ,通过生产弹性、边际产量分析 ,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 ,并根据立地及密度效应模型研究了林分密度、林龄。
程煜洪伟吴承祯王新功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
武夷山米槠林优势种种间联结性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用x^2显著性检验公式、种间联结系数公式测定武夷山天然米槠林19个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结果表明,武夷山米槠林群落19个主要乔木种群间总体表现出不显著负关联,且关联程度较低,各种对间的正联结性不显著,但一些种对间有极显著负联结,说明该群落不够成熟,仍处于演替阶段。
王新功洪伟吴承祯闫淑君蓝斌
关键词:米槠林优势种种间联结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