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药物相关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 1篇单抗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药学
  • 1篇药学监护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植物药
  • 1篇植物药疗法
  • 1篇瑞利
  • 1篇酸钠
  • 1篇糖尿病合并

机构

  • 5篇长治医学院附...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王慧敏
  • 2篇王俊丽
  • 1篇牛晓强
  • 1篇汤智慧
  • 1篇胡晓玲
  • 1篇徐冠宇
  • 1篇周文雅

传媒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及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3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合并脂肪肝者130例(35.6%),未合并脂肪肝者235例,两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相似(P〉0.05);合并脂肪肝者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TC、TG、LDL—C水平及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未合并脂肪肝者(均P〈0.01),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的血脂异常、BMI、HbA1c,合并高血压与慢性并发症的比例,均较无脂肪肝者高。
王俊丽王慧敏
关键词:脂肪肝
利拉鲁肽致严重恶心呕吐患者的药学监护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的合理应用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结合文献对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致严重恶心、呕吐的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及关联性评价,对药物用法用量、合理应对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结果药师在应对利拉鲁肽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合理使用药物、正确防范药物不良反应提出处理建议。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实施药学监护,协同临床医师优化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与依从性。
王慧敏汤智慧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胃肠道反应
卡瑞利珠单抗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征。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住院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其一般情况、卡瑞利珠单抗用药情况、联合用药情况和应用卡瑞利珠单抗前后甲状腺功能(甲功)检查结果;对发生甲功异常的患者,应用Naranjo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估量表进行药物与损伤的因果关系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为"肯定"和"很可能"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甲功异常的临床特征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71例,22例(31.0%)发生卡瑞利珠单抗相关甲功异常(因果关系评估结果均为"很可能"),首次发现甲功异常时诊断为甲功减退(甲减)和甲功亢进(甲亢)者各11例,甲亢患者中有3例后期演变为甲减,甲减和甲亢发生率分别为19.7%和11.3%。22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47~78岁;肺癌10例,胃癌4例,食管癌3例,肝癌和乳腺癌各2例,腹膜大网膜间皮瘤1例;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者3例,联合化疗和/或靶向药物治疗者19例;甲功异常发生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第1~6个周期,15例(68.2%)发生在第1~3个周期。最初诊断甲减的11例患者中6例无明显症状,5例有乏力症状(1例合并淡漠),4例为亚临床甲减;严重程度4例为1级,7例为2级。最初诊断甲亢的11例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其中5例为亚临床甲亢;严重程度均为1级;有3例患者在继续卡瑞利珠单抗治疗3、6和7个周期后演变为甲减,严重程度均为2级。22例患者均未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级甲减和甲亢患者未给予干预,3例甲亢患者甲功自行恢复正常,其余患者甲功无明显变化;10例2级甲减患者接受了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2例甲功恢复正常,5例好转,3例无明显变化。结论甲功异常是卡瑞利珠单抗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既可表现为甲减,也可表现为甲�
牛晓强王怡然王慧敏周文雅胡晓玲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
康妇炎胶囊致肝损伤
2024年
1例40岁女性患者因宫颈糜烂自行服用康妇炎胶囊每次1.2 g(3粒)、3次/d。服药10 d后患者出现纳差、恶心;间断服药约30 d后症状未好转,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79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99 U/L,总胆红素(TBil)27.4μmol/L,碱性磷酸酶(ALP)130 U/L。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考虑与康妇炎胶囊有关。停用该药,予保肝治疗。治疗16 d后患者上述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示ALT 79 U/L,AST 55 U/L,ALP 79 U/L;30 d后,实验室检查示ALT 44 U/L,AST 40 U/L,ALP 51 U/L,TBil 21.5μmol/L。
王慧敏
关键词:植物药疗法康妇炎胶囊
骨质疏松症使用唑来膦酸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使用唑来膦酸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及和济医院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195例骨质疏松使用5 mg注射用唑来膦酸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进行分组,分为发生不良反应组和未发生不良反应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5例骨质疏松使用5 mg注射用唑来膦酸钠的患者发热45例,占比23.08%;骨关节疼痛34例,占比17.44%;全身乏力16例,占比8.21%;流感样症状10例,占比5.13%;不良反应总发生105例,占比53.85%;未发生不良反应90例,占比46.15%,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对比显示,未发生不良反应组的年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a、P、碱性磷酸酶、PTH均低于发生不良反应组(P<0.05);未发生不良反应组的合并糖尿病、白细胞数、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发生不良反应组(P<0.05),两组的性别、BMI、吸烟、饮酒、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骨质疏松症家族史、海鲜产品、肉类膳食、饮用牛奶、锻炼时间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a、P、碱性磷酸酶、PTH、骨密度水平均与不良反应无关,而年龄、合并糖尿病是影响唑来膦酸钠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骨质疏松症使用唑来膦酸钠较为安全可靠,且年龄、合并糖尿病是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王慧敏徐冠宇王俊丽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唑来膦酸钠骨密度骨代谢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