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虹
- 作品数:27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理教研组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生物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1年
- 王彩虹佘锐萍张群远
- 关键词: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医学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屠宰猪肝脏中人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被引量:6
- 2004年
- 许江城佘锐萍林剑波王彩虹呼格吉乐图王传武刘玉如彭开松胡艳欣
- 关键词:屠宰猪人乙型肝炎病毒阳性反应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C
- 红细胞免疫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40
- 2002年
- 王彩虹
-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免疫复合物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吞噬细胞
- 肠相关性淋巴样组织研究概况被引量:33
- 2002年
- 系统论述了肠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结构及其在肠道黏膜免疫中的功能作用 ,同时 ,概述了肠相关淋巴组织在消化道感染中的可能作用 ,并指出从黏膜免疫的角度来研究畜禽消化道疾病的病原体与消化道粘膜感染的关系是揭示这类疾病发生机理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它将为策划新的防制战略以控制畜禽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和消化道感染提供重要的依据。
- 佘锐萍高齐瑜王彩虹
- 关键词:肠道黏膜免疫消化道疾病
- 雏鸡哈氏腺的组织化学特点被引量:2
- 1998年
- 采用常规组织化学方法对SPF鸡的哈氏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哈氏腺各级管腔上皮中有大量的杯状细胞,其分泌物主要是中性和酸性粘液物质的混合物,而腺泡上皮的分泌物主要是酸性粘液物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发现间质的淋巴细胞区域分布有少量的肥大细胞,管腔上皮及腺泡上皮胞浆中存在有大量异染性颗粒,预示肥大细胞在哈氏腺的局部免疫应答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苏丹黑B染色发现脂肪颗粒主要分布在上皮下。酶组织化学染色表明:各级管腔上皮及腺上皮分别为ATP酶阳性,AKP、ACP及ANAE阴性。间质中淋巴细胞区域ACP为强阳性,ATP、AKP为弱阳性,ANAE染色发现间质中有大量的T淋巴细胞和一定数量的巨噬细胞。此结果证明:哈氏腺是一个功能活跃的外分泌器官,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哈氏腺的局部免疫应答的调控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王彩虹高齐瑜
- 关键词:组织化学雏鸡
- 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抗原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应用LSAB染色技术检测12头人工感染PRRSV美洲株(ATCCVR-2332)或国内分离株(B96-4,B96-5)的SPF仔猪组织细胞内的PRRS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100%。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清晰、稳定、重复性好,是一种检测组织细胞内PRRSV抗原的有效方法。
- 张晓梅杨汉春任慧英李华陈艳红高齐瑜王彩虹崔尚金
- 关键词:PRRSV抗原
- 日本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
- 1997年
- 日本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佘锐萍刘环王彩虹日本的畜牧业产量占整个农业产品总量的26%。据1995年2月的统计资料,日本有47万家奶牛场,养殖200万头奶牛;184万家牛场饲养有300万头菜牛;22万个养猪场存栏猪1100万头,...
- 佘锐萍刘环王彩虹
- 关键词:检疫动物产品检疫
- 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症被引量:9
- 1998年
- 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症赵德明王彩虹(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鸡肠炎沙门氏菌不但能引起肉鸡和蛋鸡的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是人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23,43]。日、美等发达国家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40%~80%是由禽沙门氏菌引起的...
- 赵德明王彩虹
-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
- 鸡新城疫疫苗点眼免疫后哈氏腺中IgA、IgM、IgG型浆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分布特点被引量:4
- 2002年
- 用Lasota系ND疫苗分别于 10、2 0日龄进行点眼免疫后采用SL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鸡哈氏腺在鸡新城疫 (NewcastleDisease ,ND)疫苗点眼免疫后IgA、IgM、IgG型浆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Lasota系ND疫苗点眼免疫后鸡哈氏腺中 (HarderianGland ,HG)中IgA、IgM、IgG型浆细胞的出现较对照组早 ,并于 48日龄达到峰值 ,一免及二免后三种类型的浆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IgA型浆细胞的数量最多 ,IgM型浆细胞次之 ,IgG型浆细胞的数量最少。IgA、IgM、IgG型三种浆细胞均散在分布于哈氏腺的间质中 ,且主要围绕各级管腔上皮及腺上皮分布 ,其中成熟的浆细胞紧贴腺上皮及管腔上皮分布。表明Lasota系ND疫苗点眼免疫后可促进哈氏腺中的IgA、IgM、IgG型浆细胞的分化、成熟 ,这些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成分可通过上皮而被分泌到管腔中去 ,最后到达泪液中 ,在眼区及上呼吸道起到保护作用。
- 王彩虹高齐瑜孙斌
- 关键词:点眼免疫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E株对法氏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本试验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E株 ,通过泄殖腔、鼻腔和尿囊腔接种雏鸡和鸡胚后不同时间法氏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 ,病毒感染后 12~ 48小时 ,雏鸡法氏囊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 ,淋巴滤泡髓质部及皮质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排空 ,形成腺管样结构或囊状空泡 ,接毒后 72~ 144小时 ,法氏囊淋巴滤泡淋巴细胞坏死排空 ,淋巴滤泡萎缩 ,网状结缔组织大量增生 ,而胚胎发育时期 ,法氏囊粘膜上皮肿胀变性 ,法氏囊淋巴滤泡形成延迟或不完整 ,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缺乏或空虚。探讨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胚胎发育时期和雏鸡发育时期法氏囊生长发育的影响。
- 陈明勇高齐瑜王彩虹
-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法氏囊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