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镜
  • 2篇取石
  • 2篇取石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经皮肾镜
  • 1篇严重并发症
  • 1篇抑瘤
  • 1篇抑瘤基因
  • 1篇肾镜取石术
  • 1篇肾透明细胞癌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大出血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治疗
  • 1篇碎石
  • 1篇碎石取石
  • 1篇碎石取石术
  • 1篇透明细胞
  • 1篇透明细胞癌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徐仁芳
  • 4篇王小刚
  • 2篇夏炜
  • 2篇曹赟杰
  • 1篇宋广来
  • 1篇张波
  • 1篇徐海燕
  • 1篇薛冬
  • 1篇薛钟
  • 1篇陆皓
  • 1篇何小舟
  • 1篇施倩倩
  • 1篇周耀军

传媒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Bif-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Bif-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Bif-1在肾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if-1的mRNA和蛋白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肾癌组织中Bif-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Bif-1的mRNA和蛋白在肾癌的TNM分期和临床分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组织中存在Bif-1表达下降,可能与肾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且对肾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
王小刚徐仁芳徐海燕施倩倩何小舟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抑瘤基因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
2017年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行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大出血的原由以及介入治疗的时机。结果术后3天,肉眼观察所有患者的血尿症状完全消失。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手术中肾血管受到损伤导致假性动脉瘤或者是动静脉瘘,行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应介入栓塞治疗,提高疗效。
殷帅徐仁芳张波薛钟夏炜周耀军王小刚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大出血栓塞治疗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严重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80例尿路结石行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8.5%)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27例(2.8%)发生在术中,包括术中大出血12例(其中肾脏切除1例)、脓肾13例、肠瘘1例和死亡1例;56例(5.7%)发生在术后,包括术后大出血30例(其中肾脏切除1例)、感染性休克7例、低钾血症4例、白色念珠菌感染2例、胸腔积液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石街2例和尿瘘5例。结论PCNL存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充分了解并发症发生原因、完善围手术期准备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弓鹏峰宋广来曹赟杰殷帅王小刚徐仁芳陆皓薛冬
关键词:尿路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原发性前列腺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前列腺鳞癌的病因及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64岁男性原发性前列腺鳞癌患者临床资料: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原发性前列腺鳞癌,行手术治疗后辅以放疗,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本病的病因、诊治及预后。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1个月,仍存活。结论:原发性前列腺鳞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肿瘤进展快,预后差;对内分泌治疗无效,早期手术治疗并辅以放化疗效果明显。
王小刚徐仁芳夏炜曹赟杰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鳞状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