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患儿
  • 2篇皂苷
  • 2篇特发性
  • 2篇人参
  • 2篇人参皂苷
  • 2篇人参皂苷RH...
  • 2篇肿瘤
  • 2篇肿瘤作用
  • 2篇紫癜
  • 2篇小鼠
  • 2篇抗肿瘤
  • 2篇抗肿瘤作用
  • 2篇儿童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性早熟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液

机构

  • 6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6篇王嘉怡
  • 2篇何丽雅
  • 2篇赵玉红
  • 2篇张文英
  • 2篇卿晨
  • 2篇赖冬波
  • 1篇郝文革
  • 1篇何映谊
  • 1篇石军
  • 1篇许秀贤
  • 1篇周志红
  • 1篇叶启翔
  • 1篇张晓红
  • 1篇江和碧
  • 1篇卫巧贤
  • 1篇徐涛
  • 1篇江华
  • 1篇张茹
  • 1篇赵明博

传媒

  • 2篇中国药师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FCGR2B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本研究探讨FCGR2B232I/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易感性的相关关系。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方法检测76例ITP患儿及37例正常对照儿的FCGR2B-232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发现,患者组中,I/I基因型42例,占55.3%;I/T基因型32例,占42.1%;T/T基因型2例,占2.6%。对照组中I/I基因型30例,占81.1%;I/T基因型7例,占18.9%;未发现T/T基因型。基因型表达在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Ile及Thr在患者组和对照组所占比例分别为76.3%和90.5%及23.7%和9.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等位基因Thr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等位基因Thr危险度,发现OR为2.97,95%可信区间为1.25-7.05。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等位基因Ile与Thr的分布符合遗传规律。结论:人群中FCGR2b基因I232T多态性与ITP易感性具有相关性,等位基因232T很可能是儿童ITP发病的危险遗传因素。
何丽雅黄鈺君赖冬波赵明博张文英徐涛王嘉怡石军赵玉红许秀贤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基因多态性
人参皂苷Rh2与环磷酰胺联用对荷S180小鼠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2与化疗药环磷酰胺(CTX)联合应用,在小鼠肉瘤180(S180)的实验性治疗中呈现出何种交互作用,根据其交互作用,提示及建议在将来的临床治疗中如何合理联用。方法:以小鼠S180为模型,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实验,确定Rh2和CTX联合应用于小鼠S180的实验性治疗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交互作用的性质,并通过析因设计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正交实验结果显示,Rh2与CTX联用时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进一步的析因实验验证,一定剂量的Rh2(0.5 mg·kg^(-1))与CTX(8 mg·kg^(-1))联用时,存在拮抗作用。结论:Rh2与CTX联合应用时,减弱了CTX的抗肿瘤作用,两药不宜同时应用于化疗中。
王嘉怡卿晨
关键词:人参皂苷RH2环磷酰胺肿瘤
特发性性早熟患儿微量元素的改变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性早熟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两组儿童各从静脉取血3 m L, 用日本岛津生产的ICPQ-1012 型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铜、锰、铅值。结果: 性早熟儿童血清锌、铜均降低,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 性早熟儿童血微量元素的变化为锌、铜降低, 尤以锌显著。这种改变是促使性发育提前的因素之一, 还是性早熟致使儿童体内微量元素产生变化?
卫巧贤王嘉怡周志红李增禧邝石云
关键词:性早熟微量元素儿童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血液病患儿有创操作中的镇静效果
叶启翔王嘉怡江和碧何映谊张晓红张茹郝文革江华
人参皂苷Rh_2与顺铂对荷S_(180)小鼠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_2与化疗药顺铂(DDP)联合应用,在小鼠肉瘤180(S_(180))的实验性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中的合理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小鼠S_(180)为模型,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实验,确定Rh_2和DDP联合应用于小鼠S_(180)的实验性治疗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交互作用的性质,并通过析因设计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正交实验结果显示,Rh_2与DDP联用时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进一步的析因实验验证,一定剂量的Rh_2(0.5 mg·kg(-1))与DDP(0.2 mg·kg^(-1))联用时,存在协同作用。结论:Rh_2与DDP联合应用时,增强DDP的抗肿瘤作用,两药联用时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樊锦坤王嘉怡卿晨
关键词:人参皂苷RH2顺铂肿瘤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2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HSP患儿304例(其中男176例,女128例;年龄3-14岁)分为Hp感染(A组)91例,无Hp感染(B组)213例,采用χ^2验比较二组间肾损害发生率;对HSP伴Hp感染患儿,进行驱Hp治疗,予2周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7岁及以下10mg/d,7岁以上15mg/d)分2次口服。克拉霉素片15mg/(kg·d),分2次口服。A组中有肾损害60例,经治疗Hp转阴45例(C组),未转阴15例(D组),采用χ^2验,比较C、D二组间肾损害恢复情况。结果A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65.9%(60/91例),B组为35.2%(75/213例),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4.378P〈0.01)。C组肾损害完全恢复38例将恢复率为84.4%,D组肾损害完全恢复7例,恢复率为46.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563P〈0.01)。结论Hp感染对HSP患儿肾损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及时发现和处理Hp感染有助于患儿肾损害的恢复。
赖冬波王嘉怡何丽雅张文英赵玉红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肾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