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田
-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江苏溧阳鱼眼石的矿物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研究的鱼眼石产于江苏溧阳的硅灰石矿区,它主要呈晶簇状、板状和粒状,共生矿物有方解石、石英和硅灰石。偏光镜下无色透明,具有环带构造,干涉色很低并有异常干涉色,油浸法测定ε=1.5374,ω=1.5341。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和差热分析得到的图谱与其他文献中的图谱基本一致,其晶胞参数为a=0.8988,c=1.5832nm。成分和电子顺磁共振分析表明,Mn^(3+)在晶格中的占位是鱼眼石呈粉红色的原因。其化学成分为SiO_2 51.22,CaO27.35,K_2O 4.63,Na_2O 0.16,F 1.86,H_2O^+15.32,H_2O^-0.17,(平均),与国内外鱼眼石相比,它富Ca、F,贫Si、K。
- 袁旭音王华田戴爱华
- 关键词:鱼眼石矿物学硅灰石矿
- 论治岭头金银矿床的成因
- 王华田袁旭音
- 关键词:银矿床采矿地质学矿物组合矿床成因论成矿物质成矿条件
- 庐枞火山盆地大鲍庄矿区两类蚀变的初步认识
- <正>大鲍庄矿区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的中部偏西翼。矿区内存在一系列与铁矿、黄铁矿、硬石膏等矿产有关的蚀变现象。前人认为这些蚀变都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不同阶段的产物,并根据蚀变作用的特征、蚀变岩石组合和空间上分布等,将其划分为深...
- 王华田章纯荪巫全淮贺菊瑞
- 文献传递
- 与玢岩铁矿有关的两类蚀变再认识
- 1989年
- 长江下游陆相火山岩地区分布着规模巨大的玢岩铁矿及其有关蚀变岩石,铁矿形成后普遍受到古风化淋滤和剥蚀作用的影响,并在浸蚀面上堆积的火山碎屑岩层的底部,发育有含铁矿石和蚀变岩石角砾的碎屑岩层。在此基础上又生成一套直接受火山作用控制的蚀变,称为火山蚀变,它在火山碎屑岩中分布很广泛,其中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明矾石化、硬石膏化、叶腊石化、硅化、高岭土化和水云母化等。上述两类蚀变是不同时期不同地质作用的结果,在成因上没有直接关系。
- 王华田
- 关键词:玢岩铁矿侵蚀面
- 庐枞火山岩地区大鲍庄铁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报告
- 王华田倪若水章纯荷巫全淮贺菊瑞
- 大鲍庄铁矿区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中部偏西侧,地处罗河铁矿区的东南约2.5km,矿床为含硬石膏矿的富铁矿矿床,该项研究成果主要阐述了大鲍庄矿区火山岩石特点;大鲍庄火山穹窿和东鲍断裂的特征及其控矿控岩作用;次火床等方面的一些特...
- 关键词:
- 关键词:铁矿岩性控制蚀变矿化作用
- 江苏土包山金铁矿床及其成矿机制
- 1993年
- 土包山金铁矿床产于石英闪长玢岩火山—侵入体裂隙中的矽卡岩内,与岩浆同化混染和分异作用所形成的贯入型矽卡岩有关,其成岩温度380℃—515℃,磁铁矿成矿温度300℃—380℃,硫化物和自然金的形成温度200℃—310℃,碳、硫、氢、氧同位素资料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的岩浆,而成矿溶液主要为岩浆水。
- 王华田戴爱华
- 关键词:金矿床铁矿床矿化
- 与玢岩铁矿有关的两类蚀变再认识
- 长江下游陆相火山岩地区分布着规模巨大的玢岩铁矿及其有关蚀变岩石,铁矿形成后普遍受到古风化淋滤和剥蚀作用的影响,并在浸蚀面上堆积的火山碎屑岩层的底部.发育有含铁矿石和蚀变岩石角砾的碎屑岩层.在此基础上又生成一套直接受火山作...
- 王华田
- 关键词:玢岩铁矿侵蚀面
- 文献传递
- 宁芜、庐枞火山岩地区几种表生磷酸盐矿物特征及形成机理被引量:8
- 1990年
- 宁芜、庐枞火山岩地区发育有“玢岩”式各种类型的铁矿床。在其氧化带中发现有蓝铁矿、绿松石和银星石等磷酸盐矿物。研究认为它们是磷灰石风化作用形成的表生矿物。
- 王华田章纯荪贺菊瑞
- 关键词:磷酸盐矿物火山岩风化作用蓝铁矿
- 溧阳发现罕见的层状硅酸盐矿物组合被引量:1
- 1994年
- 溧阳发现罕见的层状硅酸盐矿物组合袁旭音,王华田,戴爱华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关键词:层状硅酸盐,鱼眼石,滑石,混层矿物,江苏溧阳DiscoveryoftheRarePhyllosilicateMineralAssemblageInLi...
- 袁旭音王华田戴爱华
- 关键词:层状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硅酸盐矿物光谱分析
- 江苏小梅岭硅灰石矿床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4
- 1996年
- 江苏溧阳小梅岭硅灰石矿产于二叠系栖霞组硅质岩中,其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庙西花岩岩体。矿体以层状产出,矿石为不规则透镜体,方解石和硅灰石常常互层,常见有硅质岩核心。伴生矿物主要有透辉石、绿帘石、符山石、鱼眼石和萤石。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矿区内硅灰石均属三斜低温硅灰石,其a=-7.934,B0=7.321,C0=7.068,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表明,该硅灰石矿杂质含量较少。根据野外地质条件和理论反应式、反应曲线,小梅岭硅灰石矿形成于半封闭的体系,其形成温度和压力均属中等。
- 王华田袁旭音
- 关键词:硅灰石栖霞组二叠系矿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