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克民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盱眙县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伤患者
  • 3篇重型
  • 3篇创伤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灌流
  • 2篇盐酸
  • 2篇盐酸右美托咪...
  • 2篇预后
  • 2篇镇痛
  • 2篇中毒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疗效
  • 2篇监护
  • 2篇监护病房
  • 2篇谷氨酰胺
  • 2篇灌流
  • 2篇丙氨酰谷氨酰...
  • 2篇病房

机构

  • 10篇盱眙县中医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王克民
  • 6篇孙艳红
  • 2篇侯永强

传媒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系统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年
调查呼吸衰竭行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效果。方法:纳入40例呼吸衰竭患者,各样本同意随机分组,有氧疗组和面罩组,样本量均是20例,前者行经鼻高流量氧疗,后者行面罩吸氧,样本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入选,检测血气指标,观察血流动力学状态,统计不良反应,评估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检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各样本的氧分压指标,数据检验后在氧疗组和面罩组无差异,P>0.05(t=0.1658、0.4209,P=0.8692、0.6762)。治疗后检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各样本的氧分压指标,数据均改善,检验后氧分压在氧疗组比面罩组高,二氧化碳分压在氧疗组比面罩组低,P<0.05(t=4.4397、3.8162,P=0.0001、0.0005)。治疗前检测各患者的呼吸以及心率,数据得到检验后,在氧疗组和面罩组无差异,P>0.05(t=0.2384、0.1023,P=0.8128、0.9190)。治疗后检测各患者的呼吸以及心率,数据得到检验后,均降低,且在氧疗组比面罩组低,P<0.05(t=7.1175、3.4424,P=0.0000、0.0014)。统计呼吸衰竭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数据,在氧疗组(5.00%)比面罩组(35.00%)低,P<0.05(X2=5.6250,P=0.0177)。统计各患者治疗时间,在氧疗组均比面罩组短,且再插管率在氧疗组(0.00%)比面罩组(20.00%)低,P<0.05(t/X2=4.0296、4.0018、4.4444,P=0.0003、0.0003、0.0350)。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可推广,能改善血气状态,保持良好的呼吸频率,且不良反应少,可缩短呼吸恢复时间。
王克民
关键词:呼吸衰竭预后情况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重型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治疗对重型创伤患者的营养效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丙氨酰谷氨酰胺(AIa-GIn)强化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营养治疗组(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的营养、免...
王克民孙艳红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重型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治疗对重型创伤患者的营养效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强化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营养治疗组(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的营养、免疫指标。结果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的营养代谢指标、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型创伤患者有助于改善创伤后机体的营养代谢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在重型创伤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王克民孙艳红
关键词:丙氨酰谷氨酰胺
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与探究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75.00%)与对照组患者(3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87.50%)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58.33%)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王克民
关键词:预后
乌司他丁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1次/12h,连续应用5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具体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氧和指数(PaO2/FiO2)、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无差异。治疗后乌司他丁治疗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后呼吸频率(RR)、氧和指数(PaO2/FiO2)、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产生,急性肺损伤早期应用治疗效果明显,对急性肺损伤预后有所改善。
王克民孙艳红侯永强
关键词:乌司他丁创伤性急性肺损伤疗效观察
依诺肝素钠抗凝在急性中毒血液灌流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中毒患者血液灌流过程中依诺肝素钠的抗凝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将该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0例,针对研究组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依诺肝素钠药物抗凝治疗干预,针对参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常规药物抗凝治疗干预。总结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APTT指标和PLT指标。结果研究组50例入选患者,在历时2 h的血液灌流治疗结束时,其灌流器和管道之内均未发生凝血现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异常出血症状,且仅有1例患者的APTT指标稍显延长,其治疗有效率为100.00%。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PTT指标和PLT指标均与治疗前大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APTT指标的检验值为(t=0.998,P>0.05),其PLT指标的检验值为(t=0.033,P>0.05)。参照组50例入选患者,在历时2 h的血液灌流治疗结束时,有22例在灌流器和管道之内均发生凝血现象,或者是异常出血症状,且所有患者的APTT指标稍显延长,其治疗有效率为56.00%。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的APTT指标和PLT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PTT指标的检验值为(t=40.426,P<0.05),其PLT指标的检验值为(t=5.118,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χ~2=28.205,P<0.05)。结论依诺肝素钠在急性中毒血液灌流患者群体中的运用,能够获取较好抗凝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孙艳红王克民
关键词:依诺肝素钠抗凝治疗急性中毒血液灌流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8月~2011年7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需要镇静、镇痛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30例)和咪达唑仑组(30例)。盐酸右美托咪定组经静脉泵入负荷剂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然后以每小时0.2~0.7μg/kg维持;咪达唑仑组给予负荷剂量咪达唑仑0.06 mg/kg,然后以每小时0.04~0.20 mg/kg维持。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唤醒时间、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变化。结果通过调整药物剂量使两组患者Ramsay评分均在2~4分时,盐酸右美托咪定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低于咪达唑仑组;唤醒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咪达唑仑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有1例出现血压下降、1例出现心动过缓,自主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咪达唑仑组有6例出现血压下降2、例出现心率下降,3例出现自主呼吸频率下降;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镇痛作用较理想,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值得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
王克民孙艳红侯永强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镇痛盐酸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及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的作用.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7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需要镇静、镇痛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30例)和咪达唑仑组(30例)...
王克民孙艳红侯永强
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研究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 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阿托品用量、血清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昏迷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CHE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阿托品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王克民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疗效
非胃肠道手术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非胃肠道手术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择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且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入院的患者60例,对这60例患者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一组给予早期静脉营养支持(参照组30例),而另一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30例)。对两组非胃肠道手术严重多发伤患者经不同营养支持后的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以及肛门排气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参照组与研究组的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差异显著(P<0.05)。参照组与研究组之间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非胃肠道手术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营养状况恢复以及肠道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王克民
关键词:非胃肠道手术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