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股骨
  • 3篇钢板
  • 2篇骨折治疗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股骨粗隆间骨...
  • 2篇关节
  • 2篇钢板治疗
  • 2篇粗隆
  • 2篇粗隆间
  • 2篇粗隆间骨折
  • 1篇指数对
  • 1篇置换术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定钢板
  • 1篇锁骨
  • 1篇锁骨钩
  • 1篇锁骨钩钢板

机构

  • 6篇吉林市人民医...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王伟
  • 1篇郭荣光
  • 1篇谷建彬
  • 1篇王健
  • 1篇王桂峰
  • 1篇李广程
  • 1篇陈旸
  • 1篇李春明
  • 1篇孙灵龙
  • 1篇王煜
  • 1篇李海波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关节镜下袢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Ⅵ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2025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袢钢板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Ⅵ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RockwoodⅢ~Ⅵ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关节镜组68例,采用关节镜下袢钢板技术,男39例,女29例;年龄24~57岁,平均(42.34±8.73)岁。锁骨钩组52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技术,男31例,女21例;年龄22~58岁,平均(44.61±8.92)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喙锁间隙、肩锁间隙评估手术疗效,术后3个月按照Karlsson分级评估总有效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关节镜组切口长度小于锁骨钩组(P<0.05)。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术后3个月关节镜组、锁骨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5%、8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喙锁间隙、肩锁间隙、VAS均低于术前(P<0.05),且关节镜组低于锁骨钩组(P<0.05);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术前(P<0.05),且关节镜组高于锁骨钩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关节镜组(1.47%)低于锁骨钩组(9.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ockwoodⅢ~Ⅵ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关节镜下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前者在切口长度、关节间隙、疼痛程度、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王伟王煜姜静伟
关键词: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CT扫描结合Singh指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CT扫描三维重建结合Singh指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对46例46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67岁(47~86岁)。术前均摄髋关节X线正位片及CT扫描,并进行Singh指数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13例,Ⅳ型16例,Ⅴ型5例。Singh按骨小梁被吸收的程度分为Ⅰ~Ⅶ度。对常规普通X线片与结合Singh指数分型及CT扫描的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6侧中9侧参考CT扫描结果及Singh指数分型后更改内固定手术方法,占全部46侧骨折的19.6%。结论 CT扫描结合Singh指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加以应用。
李海波郭荣光谷建彬王伟陈旸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CT扫描SINGH指数
胫骨平台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8年3月吉林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胫骨平台截骨手术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陈旧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19~60岁,平均41.2岁。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及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8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17例患者骨折获临床愈合,愈合率为94.4%。骨折愈合时间为4~16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11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胫骨平台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李春明李广程王桂峰孙灵龙王伟王健
关键词:截骨胫骨平台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2023年
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内收集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对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价值。
王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行经皮加压钢板( PCCP)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治疗,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下地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PCCP与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各有优势,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内固定方式合理选择。
王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pilon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对照组(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7%,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66.7%,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王伟
关键词:锁定钢板解剖钢板PILON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