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岭
-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倒计时》讽刺手法的得与失
- 2001年
-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经说过:“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和丑陋”。小小说《倒计时》正是通过所写的“滑稽事物”——禁止土葬进入倒计时,揭露和讽刺诸如陈德海一类下级干部的“某种错误和丑陋”。小说给人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 王万岭
- 关键词:讽刺手法滑稽小小说《诗学》讽刺意味亚里士多德
- 院本之名源於金代教坊散乐
- 2005年
- 金院本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长期以来,我们对金院本的认识和研究均信从明代朱权“行院之本”的说法,从王国维先生的“倡伎说”到郑振铎先生的“游行歌舞班说”,再到胡忌等先生的“作者层说”,虽然新说层出不穷,但都是在一个错误的坐标象限内茫然求证,
- 王万岭
- 关键词:院本散乐教坊金代名源古代戏曲
- 浅论姜夔《扬州慢》曲词的谐和之美
- 2001年
- 南宋姜夔著名词作<扬州幔>(淮左名都)曾附有自度曲,可惜长期受文学与音乐分隔研究的限制,对这首词的评析研究多局限于文学方面,而它的万分宝贵的音响资料--曲谱,至今还没有和它的文学艺术结合起来研究.本文尝试从该词的歌词和曲谱谐和之美的角度加以探讨赏析,希望能够拓宽姜夔词乃至中国词学研究的领域和思路.
- 王万岭
- 关键词:《扬州慢》反衬手法曲词
- 元刊杂剧“折”的起始与本义被引量:2
- 2004年
- 明代中叶刊刻元杂剧常常以"折"划分场次,由此之后,后人只要论及元杂剧的结构形式无不称一本四折,可见以"折"作为划分元杂剧场次的标志已成惯例,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念。于是,后来研治元杂剧的专家学者为其所囿,"顺理成章"地用明代以来形成的"折"的概念去套解《元刊杂剧三十种》的"一折"。虽然先后有钱南扬、周贻白、张庚和郭汉城等先生提出各种新说,看似意见分歧较大,实则都未能突破明人的藩篱,总是在以"折"
- 王万岭
- 关键词:《录鬼簿》戏曲研究周贻白
- 解读高中语文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作文被引量:6
- 2009年
- 高中生作文早已面临困境,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教改路子,使学生作文早日走出困境是当务之急。为此,本世纪初,教育部颁布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呈现出了以下特点:突出自我,呼唤真性情;关注现实,体察人生;注重思辨色彩,提升思维品质;突出开放,彰显人文。充分体现了作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开创了高中生作文的新天地。
- 潘玉梅王万岭
-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考作文
- 元杂剧“折”的起始与本义被引量:1
- 2006年
- 自明代以来,刊刻元杂剧多以“折”作为场次划分的标志,关于“折”的起始与本义,前辈戏曲研究家对此虽有种种说法,但都为明代人“分场”说法所囿,无法撩开元杂剧“折”的神秘面纱。其实“折”源于元刊杂剧的“一折,”本是一个表示长度单位的俗语,元代剧作家借用这一俗语作为行当术语,以提示演员实际演出时要表演一个短小戏段。“一折”的本质特征属于一种舞台提示,其起始和本义都与元杂剧划分四大场次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后来在元末明初时被进一步引伸扩展,“折”才正式用来作为场次划分的标志。
- 王万岭
- 关键词:元杂剧本义
- 关于《西厢记》的“角门”问题——兼对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有关论述质疑被引量:3
- 2003年
- 王实甫《西厢记》张生'跳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可是,有些研究者却以为王实甫写这一情节出现了'漏洞'。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三章第三节《〈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在阐述《西厢记》如何塑造张生这一人物形象时,不惜以一千多字的篇幅剖析和强调'张生跳墙'这一细节的重要意义。
- 王万岭
- 关键词:元代文学中国文学史王实甫莺莺
- 乡村黄昏(散文)
- 2000年
- 我曾经无数次地沉醉于乡村的黄昏。黄昏在乡村也无数次地皴染着多姿多采的油画:赭色的天空上,夕阳的金眼睛里射出一道道绚烂的光线,在苍茫的天地交接处,宣泄着绀紫、桔黄、淡金和橙红色。树木、房舍、炊烟、云缕、小桥、流水,在晚霞的轻轻笼罩下。
- 崔国发王万岭
- 关键词:散文艺术风格语言
- 词乐并茂:姜夔《扬州慢》及其曲谱
- 2002年
- 南宋姜(?)的著名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一直是高中《语文》的“保留节目”,但是,这首在今天中小学课本中唯一留下古谱的宋词,却总是被单纯化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来讲解,它极其宝贵的音乐价值却得不到体现。为此,我们在《扬州慢》的课堂教学中,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创制一种曲词兼顾的新模式,充分展示这首宋词的文学和音乐双重艺术魅力,这在强调素质教育、探求多学科兼容的今天,很值得提倡。
- 王万岭
- 关键词:《扬州慢》曲谱序文音乐形式
- 金代院本并非“行院之本”被引量:1
- 2004年
- 关于院本一词,较早见于元初杜仁杰散套《庄稼不识勾栏》:……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①杜仁杰《元史》有传。
- 王万岭
- 关键词:金代《元史》夏庭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