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琴
- 作品数:56 被引量:3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锆系催化剂上合成气合成甲醇、异丁醇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6年
- 沉淀法制备Zr-K催化剂,由合成气合成甲醇和异丁醇,异丁醇的重量百分组成在10MPa时达15.13%、时空产率在14MPa时达6.92ml/h·Lcat。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制备方法、助剂K_2O含量以及反应的工艺条件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 蔡亚宁牛玉琴陈正华钟炳彭少逸
- 关键词:催化剂合成气异丁醇甲醇锆
- 超临界正十二烷-醇溶液体系的Monte Carlo模拟
- 1999年
- 用MonteCarlo 方法研究了超临界正十二烷-醇溶液的分子质心C- C、C- O原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 结果表明, 在临界压力下, 在临界温度附近改变温度时, 十二烷-十二烷分子质心C- C原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变化不大, 即温度对十二烷分子间聚集的影响不明显. 在临界温度下, 当压力在临界压力附近变化时, 十二烷-十二烷分子质心C- C原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发生了显著变化, 十二烷分子在临界压力以下聚集最强. 在临界状态下, 对于十二烷分别与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丁醇构成的溶液, 十二烷在异丁醇周围的聚集最强, 在乙醇周围的聚集次之, 在甲醇和正丙醇周围聚集较弱.
- 姜涛张小岗李永旺牛玉琴钟炳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低碳醇正十二烷
- 由CO_2合成乙醇和低碳烯烃被引量:4
- 2000年
- 本文对 CO2 的性质以及由 CO2 合成乙醇和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反应机理作了介绍 ,并对由 CO2 合成乙醇和低碳烯烃的热力学函数ΔH°2 98、Δ G°2 98以及 2 98K时的平衡常数 Kp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CO2 + H2 合成乙醇和低碳烯烃的反应是有利的化学过程 ,而 CO2 作氧化剂与低碳烷烃制烯烃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并且 Kp值很小 ,几乎为零 。
- 解红娟谭猗生刘巧牛玉琴
- 关键词:二氧化碳乙醇低碳烯烃热力学分析
- 我国新型民用液体燃料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9
- 1994年
- 新型民用液体燃料为管道煤气与液化石油气等传统民用燃料的代用品,80年代在我国兴起,可以分成:醇基燃料、轻烃燃料、醚类燃料。本文概述它们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陈正华牛玉琴
- 关键词:民用燃料燃料液体燃料
- 甲醇的能源化工利用──二甲醚燃料及醇—醚燃料
- 1996年
- 甲醇的能源化工利用──二甲醚燃料及醇—醚燃料陈正华,牛玉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l甲醇的能源化工利用前景1.1甲醇的能源化工利用预测2000年我国甲醇生产能力可达376万t/a,而甲醇的常规应用仅为178.4万t/a。199...
- 陈正华牛玉琴
- 关键词:甲醇甲醚燃料
- 在Zn-Cr催化剂上超临界相合成低碳醇的链增长机理被引量:7
- 2000年
-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 ,用化学富集法研究了在Zn -Cr催化剂上超临界相合成低碳醇的链增长机理 ,得到超临界流体中低碳醇形成的链增长模式和产物分布方程 ,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对低碳醇形成链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碳醇的形成是以碳链增长的方式进行的 ,COH α CCOH β CCCOH β CC(CH3)COH为低碳醇形成的机理。在链增长各步骤中 ,α -加成速度慢 ,是低碳醇形成的控制步骤 ,β -加成速度快 ,为链的增长步骤。超临界流体的引入改变了链增长各步的相对速度 ,其中链增长控制步骤和生成异丁醇的终止步骤的速度被加快 ,从而得到了超临界相合成的高C+2 OH和高异丁醇含量的有利产物分布。
- 姜涛牛玉琴钟炳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低碳醇
- 新型液体燃料发展中技术问题 “新型液体燃料及燃具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六周年——技术汇报
- <正>车用燃料与民用燃料的燃烧均产生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前者比较集中,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后者比较分散,对居民健康有直接影响,同样影响城乡环境。在我国,乡、镇人口占多数,为保护大气环境,对两者均应予以重视。改革开放30周年...
- 陈正华牛玉琴谭漪生
- 文献传递
- 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上低碳醇形成机理
- 1993年
- 概述了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上低碳醇形成机理,重点介绍了Smith和Anderson,Mazance分别提出的机理。目前机理研究着重在链增长、支链醇高选择性和中间体性质的确定3个方面。
- 安炜牛玉琴陈正华
- 关键词:甲醇改性催化剂低碳醇
- 苯甲酸甲酯催化加氢制苯甲醛被引量:21
- 1995年
- 在常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研究了ZrO_2及不同金属改性的ZrO_2系催化剂对于苯甲酸甲酯加氢制苯甲醛的反应性能,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金属改性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改性作用最显著;其次为Cr、In;而Zn、Y、Cu、Co改性较差。在反应温度340℃、氢空速(GHSV)850─1050h ̄(-1)、苯甲酸甲酯液体空速(LHSV)为0.1h ̄(-1)时,浸渍法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Mn/Zr原子比相应为5/100与10/100),苯甲酸甲酯转化率>66%,苯甲醛选择性>84%。
- 董文生牛玉琴陈正华张岱山宋社平
- 关键词:苯甲酸甲酯苯甲醛催化加氢
- HZSM-5分子筛与铜基的复合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二甲醚被引量:36
- 1997年
- 以HZSM-5分子筛与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组成复合催化剂用于从合成气制二甲醚,以HZSM-分子筛替代γ-Al2O3作脱水催化剂可降低复合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在250~260℃,HZSM-5分子筛复合的催化剂,其DME选择性、时空产率均高于γ-Al2O3。甲醇合成催化剂与HZSM-5分子筛配比为3∶2时,CO转化率、DME时空产率较高。不同甲醇合成催化剂只影响复合催化剂的CO转化率,不影响DME选择性。不同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对复合催化剂的DME选择性影响显著,当硅铝比从32.79增至52.09,DME选择性增大,MeOH、CO2选择性下降;当硅铝比从52.09增至70.70时,DME、MeOH、CO2选择性几乎不变。
- 陈建刚牛玉琴
- 关键词:HZSM-5分子筛催化剂二甲醚合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