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思清

作品数:2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文献复习
  • 5篇结石
  • 5篇复习
  • 4篇尿道
  • 3篇淡漠
  • 3篇输尿管
  • 3篇尿管
  • 3篇情感
  • 3篇情感淡漠
  • 3篇取石
  • 3篇肿瘤
  • 3篇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微创
  • 3篇膀胱
  • 2篇血性
  • 2篇上段结石
  • 2篇肾结石
  • 2篇肾镜
  • 2篇肾镜取石术

机构

  • 18篇吉安市中心人...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丰县中医院

作者

  • 21篇熊思清
  • 12篇陈丽平
  • 5篇文中华
  • 5篇傅恩君
  • 4篇杨绍波
  • 4篇刘怡
  • 3篇孔垂泽
  • 3篇罗凌坚
  • 2篇张龙
  • 2篇黄冬莲
  • 2篇商秀丽
  • 2篇姜元军
  • 1篇鲁小民
  • 1篇李晓飞
  • 1篇毕建斌
  • 1篇吴菊英
  • 1篇刘振华
  • 1篇邹晓峰
  • 1篇王晓宁
  • 1篇刘涛

传媒

  • 5篇江西医药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2
  • 2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花青素改善尿路感染所致膀胱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改善尿路感染所致膀胱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膀胱注射大肠埃希菌液构建尿路感染模型。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尿路感染模型)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尿路感染模型,分别给予25,50和100 mg·kg^(-1)原花青素治疗)以及高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实验组(尿路感染模型,给予100 mg·kg^(-1)原花青素+LPS治疗)。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膀胱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蛋白表达差异,测定膀胱指数和尿白细胞数目,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al-β-D-glucosaminidase,NAG)和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D4/CD8水平,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目。结果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LPS实验组的TLR4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2±0.02,0.52±0.04,0.23±0.02和0.35±0.03;p-p65/p6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7±0.03,0.78±0.07,0.31±0.02和0.47±0.04;膀胱指数分别为(0.04±0.01)%,(0.13±0.01)%,(0.05±0.01)%和(0.10±0.01)%;尿白细胞数目分别为(22.25±1.93)×10^(2),(136.74±10.37)×10^(2),(50.22±4.32)×10^(2)和(115.42±10.66)×10^(2) cell·mL^(-1);NAG含量为(30.28±2.24),(60.47±4.53),(34.62±1.59)和(48.76±2.55)U·L^(-1);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分别为(5.78±0.37)×10^(9),(13.18±1.22)×10^(9),(6.56±0.11)×10^(9)和(9.84±0.42)×10^(9) cell·L^(-1);CRP含量分别为(8.59±0.53),(17.20±1.63),(9.54±1.03)和(13.43±1.45)μg·mL^(-1);CD4/CD8分别为(1.12±0.16)%,(9.63±1.09)%,(1.67±0.14)%和(5.91±0.64)%。模型组的上述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和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实验+LPS组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花青素改善尿路感染所致膀胱损伤,抑制炎症,调节免疫,作用机制与降低TLR4/NF-κB信号
龙大治黄金球颜丽艳龙琴傅恩君熊思清
关键词:原花青素尿路感染膀胱
B超定位经皮膀胱穿刺联合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尿道损伤治疗中B超定位经皮膀胱穿刺联合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尿道损伤患者68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开放性尿道吻合术组(尿道吻合术组)、B超定位经皮膀胱穿刺联合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组(尿道会师术组),各34例。统计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尿道会师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尿道吻合术组(t=39.008,P<0.05),手术时间短于尿道吻合术组(t=16.282,P<0.05),住院时间短于尿道吻合术组(t=13.199,P<0.05)。术后,尿道会师术组残余尿量少于尿道吻合术组(P<0.05),最大尿流率高于尿道吻合术组(P<0.05)。尿道会师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尿道吻合术组的61.76%(21/34)(χ^(2)=8.173,P<0.05)。尿道会师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2/34),低于尿道吻合术组的50.00%(17/34)(χ^(2)=16.434,P<0.05)。结论:尿道损伤治疗中,与开放性尿道吻合术相比,B超定位经皮膀胱穿刺联合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的效果较好。
黄金球熊思清龙大治傅恩君刘彧
关键词:尿道损伤B超定位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
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29例报告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29例孤立肾结石患者资料。左侧孤立肾18例,右侧孤立肾11例。结石直径0.9~2.6 cm,平均1.6 cm。单发结石8例,多发结石21例。结果:29例均顺利进镜并完成钬激光碎石术,一次进镜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8 min;术中出血量10~40 mL,平均20 mL;住院日3~8天,平均4.5天;2~4周拔除双J管。术后2例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其余未见严重并发症。25例行一次手术,4例行两次手术。术后1个月复查,结石总清除率96.55%(28/29)。结论: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合适病例和有经验的医师,FURL可成为孤立肾结石的一线治疗选择。
龙大治邹晓峰王晓宁温晓飞温机灵文中华熊思清
关键词:钬激光孤立肾肾结石
不同微创方法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不同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分析。方法总结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38例,其中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URL)39例、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MPCNL)77例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22例,并比较其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URL组、MPCNL组及RUL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8.6±8.4)min、(48.3±8.9)min、(62.1±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1±3.6)ml、(30.3±8.9)ml、(22.0±8.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1.8%、93.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再次治疗率分别为12.8%、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5±0.9)d、(6.0±1.9)d、(6.4±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MPCNL组及RLU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优劣,应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医院条件、医生技术水平等因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熊思清陈丽平黄金球文中华刘振华罗凌坚
关键词: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超声定位经皮膀胱穿刺微创施行尿道会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超声定位经皮膀胱穿刺微创施行尿道会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尿道损伤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定位经皮膀胱穿刺,对照组采用开放尿道会师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Ⅰ期手术成功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43/50)(P<0.05),Ⅱ期手术成功率为4.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对照组为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经皮膀胱穿刺微创施行尿道会师术的临床效果较开放尿道会师术好。
黄金球罗凌坚陈薇熊思清张龙
关键词:超声定位微创尿道会师
桥本脑病一例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病理学特点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桥本脑病的临床、磁共振表现、病理学特点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确诊的桥本脑病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癫痫发作。血清抗甲状腺抗体显著增高,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双侧大脑半球皮质多处局限性肿胀,T2WI信号增高,Fla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全部病灶均无强化,部分病灶呈对称性分布。病理学检查见变性坏死的脑组织,其中少量炎细胞浸润。经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随访无复发。结论桥本脑病的临床特点为亚急性大脑皮质功能障碍;头MRI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广泛脑皮质异常病灶,病灶可在一段时间内消失;病理学改变无特异性;血抗甲状腺抗体增高而甲状腺功能正常,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该病最终的确诊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
陈丽平熊思清商秀丽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桥本脑病抗甲状腺抗体
发作性睡病4例临床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患者的相关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及...
陈丽平熊思清刘怡
文献传递
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011年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4月至2011年5川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12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21(14~28)岁.发病至确诊时间2~6h,平均4.5h。12例发病时均有睾丸剧烈疼痛症状。12例均表现患侧精索异常。12例均行彩超检查,11例显示血流消失或减少。结果12例均在发病后10小时内手术复位。结论早期睾丸扭转诊断应重视精索的检查,精索异常是最主要的特征,彩超是最重要的辅助检查且有诊断价值。
杨绍波孔垂泽熊思清毕建斌姜元军
关键词:精索扭转
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与治疗(附33例报告)
2012年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皮质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10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3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内分泌功能紊乱者15例,主要表现为库欣综合征,性征异常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对少见;无内分泌功能紊乱者18例,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腰腹部不适或疼痛等,CT及MRI多提示肿瘤体积较大,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界不规则,常伴坏死或出血,偶伴钙化。3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结果:术中下腔静脉破裂出血而死亡1例,肿瘤完整切除者24例,姑息性切除者8例。按ENSAT临床分期:Ⅰ期3例,平均存活49个月,5年存活1例;Ⅱ期12例,平均存活32个月;Ⅲ期10例,平均存活14个月;Ⅳ期8例,平均存活6个月。15例分别于术后4~37个月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中11例复发于2年内。结论: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罕见,恶性度高,预后差,复发率高。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辅以放化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加强术后随访对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熊思清陈丽平杨绍波孔垂泽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肿瘤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情感淡漠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情感淡漠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我院神经内科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2例,在发病1周内应用临床淡漠量表(AES-C)评估卒中后淡漠严重程度,AES-C评分≥37分诊断为淡漠,由此分为淡漠组(A组)与非淡漠组(NA组),比较2组间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分(B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及病灶部位构成的差异,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血脂系列、纤维蛋白原(Fib)等,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后淡漠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情感淡漠发生率为34.6%(101例),淡漠组患者年龄、睡眠时间、体重指数(BMI)、HAMD评分、NIH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CRP水平、额叶病变发生率、基底节病变发生率、桥脑病变发生率高于非情感淡漠组(P<0.05),而受教育年限、MMSE评分、BI评分低于非情感淡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420,95%CI(1.094,1.843);P=0.008〕、HAMD评分〔OR=1.226,95%CI(1.050,1.432);P=0.010〕、NIHSS评分〔OR=1.483,95%CI(1.126,1.953);P=0.005〕、MMSE评分〔R=0.715,95%CI(0.591,0.866);P=0.001〕、BI评分〔OR=0.865,95%CI0.779,0.960);P=0.006〕、CRP水平〔OR=3.889,95%CI(2.111,7.164);P<0.001〕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情感淡漠密切相关。结论较高的BMI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Hcy水平、CRP水平及较低的MMSE评分、BI评分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情感淡漠的危险因素。
陈丽平熊思清刘怡陈雨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淡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