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涌智

作品数:75 被引量:18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建设项目云南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生物学特性
  • 14篇生物学
  • 11篇山松
  • 11篇华山松
  • 11篇分布型
  • 9篇幼虫
  • 9篇球果
  • 9篇空间分布型
  • 9篇害虫
  • 8篇幼虫空间分布...
  • 8篇潜在分布区
  • 8篇分布区
  • 7篇生物学特性研...
  • 6篇生活史
  • 6篇小蜂
  • 6篇聚集度指标
  • 6篇华山松球果螟
  • 4篇银合欢
  • 4篇针叶
  • 4篇针叶树

机构

  • 42篇西南林学院
  • 30篇西南林业大学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6篇新余学院
  • 4篇凉山州林业局
  • 2篇云南省森林灾...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北京市水生野...

作者

  • 73篇潘涌智
  • 17篇熊忠平
  • 9篇舒金平
  • 8篇刘建宏
  • 6篇曹葵光
  • 5篇吴培福
  • 5篇熊小真
  • 5篇王辉
  • 5篇杨丽英
  • 5篇李任波
  • 4篇吴加林
  • 3篇成定宽
  • 3篇黄忠
  • 3篇黄阳洋
  • 3篇和玉华
  • 3篇贾平
  • 3篇徐磊
  • 2篇邓中坚
  • 2篇伍建榕
  • 2篇马玉梅

传媒

  • 13篇西南林学院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山东林业科技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中国科技信息
  • 2篇中国森林病虫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种子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计量技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山松球果螟越冬幼虫调查抽样技术研究
2006年
华山松球果螟是危害华山松种实的主要害虫.利用华山松不同方位虫口密度与样地虫口密度回归分析确定华山松球果螟越冬幼虫的最适抽样方位为西面,应用Iwao,Talor,m*-v及La-m回归模型确定序贯抽样方程和最适抽样数,并以La-m模型为例制作华山松球果螟越冬幼虫序贯抽样表.
舒金平潘涌智
关键词:华山松球果螟抽样技术序贯抽样
丽江大树蜂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2006年
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ylor等回归分析方法,对丽江大树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用B 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法对聚集原因的分析表明:丽江大树蜂幼虫的聚集现象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在回归分析检验中,以兰星平的La-m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佳.
成定宽潘涌智
关键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
板栗地粉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初步研究
本文描述了板栗地粉蚧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对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化学药剂进行了防治试验。
潘涌智毕加勋卲维福
关键词:板栗生物学习性
文献传递
华山松球果螟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 ,Talor等的回归分析法对华山松球果螟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云南地区 ) ,聚集的原因是由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造成 .在回归分析检验中 ,4种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 ,但以La -m模型最优 .
舒金平潘涌智
关键词:华山松球果螟幼虫空间分布型生物学特性环境因子
华山松主要种实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调查被引量:6
2007年
2002-2003年对不同发育期华山松球果的长度、直径及含水率进行了跟踪,并同期对危害华山松球果的种实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现害虫7种,隶属于5科5属,主要的有5种。虫害贯穿于华山松球果发育的整个阶段。在种鳞发育期,球果花蝇(Strobilomyiasp.)、球果瘿蚊(Resselillesp.)主要危害1年生华山松球果;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和云南松梢斑螟(D.yuennanella)幼虫在球果快生长期及球果木质化期危害2年生华山松球果。华山松球蚜(Pineus piniarmandii)全年大部分时间均能对华山松球果造成危害,但造成落果较少。华山松球果含水率与华山松主要种实害虫的危害关系密切,种实害虫危害与华山松球果发育基本同步。
舒金平潘涌智
关键词:华山松种实害虫
华山松球果螟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对华山松球果螟的生活史和各虫态的生物学习性进行了描述;在云南楚雄市紫溪山该虫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球果中越冬;成虫多在12∶00~18∶00羽化,求偶及交尾在夜间进行;成虫羽化量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产卵场所具有选择性,卵主要产于2年生球果表面.
舒金平潘涌智吴伟
关键词:华山松球果螟生活史生物学特性种实害虫成虫
新银合欢软蜡蚧空间分布型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法对新银合欢软蜡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各聚集度指标均表明:新银合欢软蜡蚧在林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的■-m回归分析法、兰星平的■-v和La-m回归分析法也表明:新银合欢软蜡蚧在林间呈聚集分布。用Blakith的聚集均数法分析聚集原因得出:新银合欢软蜡蚧的聚集现象是由昆虫本身的特性或由于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异质性两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贾平潘涌智王辉
关键词:生态学特性
黄杉实小卷蛾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黄杉实小卷蛾主要危害黄杉球果.调查了该害虫的分布及危害,描述了其形态特征,以云南省禄劝县为基地,观察研究了该害虫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该虫在云南省禄劝县1年发生1代,以蛹在受害球果内越冬,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卵期4月中旬至6月上旬,幼虫期4月下旬至8月上旬,蛹期7月上旬至次年5月下旬.提出了初步防治建议.
张晓峰潘涌智李任波
关键词:球果害虫生活史习性
不同混交方式营造膏桐林对林内病虫害结构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探讨不同的膏桐混交模式对病虫害的防控效果,通过对云南临沧地区膏桐林纯林及4种不同混交方式营造的混交林(膏桐-虾子花-坡柳-澳洲坚果-咖啡-牛肋巴-芒果-羊蹄夹星状混交;膏桐-澳洲坚果带状混交;膏桐-盾叶黄檀带状混交;膏桐-玉米带状混交)的比较研究,对病虫害的组成和结构进行野外系统调查。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种混交方式对膏桐林病虫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混交方式膏桐林有害生物的发生格局和生物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膏桐混交林共发现47种昆虫,病原种类33种,与单一种植膏桐林相比,混交种植膏桐林昆虫群落和病害病原菌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而优势度指数较低。不同混交方式膏桐林中昆虫群落和病害病原菌多样性指数值大小依次为:Ⅰ膏桐-虾子花-坡柳-澳洲坚果-咖啡-牛肋巴-芒果-羊蹄夹星状混交>Ⅱ膏桐-澳洲坚果带状混交>Ⅲ膏桐-盾叶黄檀带状混交>Ⅳ膏桐-玉米带状混交>Ⅴ纯林。Ⅰ系统中昆虫群落和病害病原菌的稳定性较好,为寻求建立持久有效的混交膏桐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伍建榕马焕成付文潘涌智胥辉
关键词:膏桐昆虫群落混交方式主成分分析
新银合欢品种抗榕片圆蚧的选择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通过引进新银合欢品系6个品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同一时间、同一林地内种植,5年后经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新银合欢6个品种抗榕片圆故的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以K156最强,K191最差,排序为:K156>K67>K45>K192>K8>K191。K156是金沙江干热河谷抗虫、速生、丰产的优良树种。
潘涌智吴加林赵谦苏继祥刘庆刚
关键词:新银合欢抗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