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漆亚林

作品数:46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艺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新闻
  • 13篇媒体
  • 10篇都市报
  • 8篇电视
  • 7篇报业
  • 5篇节目
  • 4篇电视节目
  • 4篇新闻传播
  • 4篇商报
  • 4篇频道
  • 3篇电视台
  • 3篇都市青春频道
  • 3篇营销
  • 3篇媒介
  • 3篇媒体融合
  • 3篇《成都商报》
  • 3篇成都商报
  • 3篇传媒
  • 2篇新媒体
  • 2篇新闻传播过程

机构

  • 25篇中国青年政治...
  • 13篇中国传媒大学
  • 8篇广西大学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广播电视...
  • 1篇四川文化产业...

作者

  • 44篇漆亚林
  • 3篇高敏
  • 2篇陈思亦
  • 2篇顾建俊
  • 1篇李志雄
  • 1篇靖鸣
  • 1篇仲呈祥
  • 1篇王雪丽
  • 1篇赵金萍
  • 1篇袁亮

传媒

  • 10篇中国报业
  • 4篇青年记者
  • 4篇广西大学学报...
  • 3篇当代电视
  • 3篇中国青年政治...
  • 2篇传媒
  • 2篇新闻知识
  • 2篇中国电视
  • 2篇新闻界
  • 2篇电视研究
  • 2篇中国青年社会...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四川省干部函...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管理观察
  • 1篇今日南国(理...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寻找差异化之路:电视节目创新分析——以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为例
时下媒介的同质化竞争十分惨烈,不少媒介深受其苦,于是积极寻找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创新便成为媒介的自觉行动。电视媒介经过重新梳理与创新,在节目运营方面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本文以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为蓝本,采用观察、座谈、...
漆亚林
文献传递
后都市报的品牌营销策略被引量:1
2006年
后都市报品牌营销策略方面的诸多创举为其跨越式甚至狂飙式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在与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的对垒与对接中,品牌营销仍然是后都市报的重要武器。后都市报在准确定位、视觉营销、整合营销等方面采用了多种品牌营销的策略,以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态势。后都市报品牌营销也存在大势炒作、形式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
漆亚林
关键词:视觉营销
主流价值导向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2
2015年
从20世纪80年代自国外引进以来,收视率“交易货币”的功能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电视节目评估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标准,导致电视节目娱乐化、同质化、低俗化现象严重,商业逻辑成为内容生产的至高准则。2012年原国家广电总局制定了以社会效益为导向的电视评价体系“国标”,即《关于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但是,荧屏上依然充斥着远离百姓实际生活,缺乏精神信仰、传统道德、社会责任等主流价值取向的节目。因此,电视传播主体深刻理解电视的社会责任与国家舆论战略的关系,以及主导文化、精炎文化和大众文化对主流价值导向的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合力重构与深化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漆亚林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节目评价体系《指导意见》
司法人员违法犯罪新闻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04年
据最高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报告显示 ,司法人员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并发现职务化倾向。加强对司法腐败的舆论监督是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之一 ,但由于司法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采写司法人员违法犯罪新闻的过程有一定难度。既要克服屏障效益带来的拒绝监督、新闻失实、甚至颠倒是非的境况 ,也要避免媒体审判、感情泛滥、失去公允的倾向。因此在传播司法人员违法犯罪新闻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公正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扎实调查的作风。同时避免渲染司法人员违法犯罪的细节 ,善于写好庭审新闻 ,这是司法人员违法犯罪新闻传播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漆亚林
关键词:违法犯罪新闻传播媒体审判新闻失实司法人员司法腐败
电子商务:报业融合升级的理论逻辑与发展模式被引量:1
2014年
经济势能和新型传播技术加速改变传媒生态环境,4G技术将传播业带入全景移动时代,众包改变了传媒生产机制。传统报业受二元模式与传播形态的制约陷入重重困境,面临生存危机。报业在结束粗放式增长之后,必将迎来新一轮行业洗牌。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重塑产业价值链、完成转型升级,成为摆在报业面前的紧迫任务。在技术和形态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产业融合,是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这种融合创造了契机。从某种角度看,报业对电子商务的青睐是产业融合的时代之需。
漆亚林高敏
关键词:传统报业电子商务理论逻辑传媒生态环境创新商业模式产业融合
问题与策展:微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媒介素养建构被引量:22
2015年
信息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将我们置身于微媒体时代,作为网络主力军的青少年正处于三观形塑期,其媒介素养会随着微媒体技术革新和传播方式的演进而产生诸多问题。如拟态环境的误导、创造能力的弱化、交往协作能力的消解等,因此,必须将媒介素养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微媒体空间舆情引导协同机制,构建和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
漆亚林高敏
关键词:青少年媒介素养接近权
电视新闻画面侵权的特性、成因初探
2006年
我们知道,电视新闻画面侵权是指在电视报道中,在采编过程中由于电视画面导致对报道对象或画面中人物的肖像、名誉、隐私等权利的侵害。笔者感觉电视新闻画面侵权的问题确实应该引起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理论研究角度来讲,很有必要对其特性和成因进行探究和分析。
靖鸣漆亚林
关键词:新闻画面电视报道侵权电视新闻工作者名誉
《能人冯天贵》中的现代农村女性群像分析
2011年
电视剧《能人冯天贵》近期在央视一套热播。该剧聚焦了农民工问题,也使中国农村女性以群像的方式在电视剧中得到集中呈现。在当下热播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中,该剧的女性形象建构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审美特征,并从多维度进行立体关照。
漆亚林
关键词:女性群像农民工问题农村女性农村题材审美特征
深度报道的理想之路还有多远
2016年
大量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主导的媒介化社会正在形成,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交互性、智能型的网络社区俨然成为公众信息传播的集散地。纸媒受到来自内外的多重压力,导致深度报道曾经的"光荣和梦想"不复存在。以《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等佳作开创深度报道先河的《中国青年报》、以系列报道探索公共新闻路向的《华商报》、以舆论监督见长的《京华时报》《华西都市报》等纷纷宣布撤销深度报道部。
漆亚林
关键词:公共新闻《华商报》《华西都市报》京华时报南方周末媒介化
中国电视剧农村女性形象的框架研究——以1983-2015年获“飞天奖”农村题材剧为研究对象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30多年来获奖"飞天奖"剧目的文本考察和内容分析,从身体表象、内在性格、伦理角色和职业身份四个维度分析了飞天奖剧目中农村女性形象框架,阐释了电视剧将农村女性的客观形象转换为主观形象的框架机制和文化规约。研究发现,飞天奖电视剧的农村女性形象建构体现了国家话语对于新时期农村女性通过不懈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精神训导与动力指向,彰显了精英话语的底层关怀和现代性启蒙思想,同时体现了大众话语以及男权话语对于农村女性传统角色与现代角色的召唤。
漆亚林仲呈祥
关键词:电视剧女性形象农村题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