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红彦

作品数:2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人民日报社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人民日报
  • 9篇日报
  • 6篇媒体
  • 4篇人民日报社
  • 4篇日报社
  • 4篇书记
  • 4篇总书记
  • 4篇教育
  • 4篇报社
  • 3篇新闻
  • 3篇治国
  • 3篇两会报道
  • 3篇媒体融合
  • 3篇会报
  • 3篇坚定
  • 3篇坚定不移
  • 2篇担当
  • 2篇新闻报
  • 2篇新闻报道
  • 2篇新闻作品

机构

  • 22篇人民日报社
  • 3篇文化部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人民日报》...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27篇温红彦
  • 2篇张志锋
  • 1篇赵婀娜
  • 1篇杨明方
  • 1篇杨雪梅
  • 1篇许晓东
  • 1篇张炜
  • 1篇杜飞进
  • 1篇贾立政
  • 1篇崔士鑫
  • 1篇王振民
  • 1篇贺勇
  • 1篇黄庆畅
  • 1篇徐隽
  • 1篇李建广
  • 1篇廖文根
  • 1篇张洋
  • 1篇徐隽
  • 1篇张毅
  • 1篇钱一彬

传媒

  • 4篇新闻战线
  • 3篇人民论坛
  • 3篇中国新闻年鉴
  • 3篇中国报业
  • 3篇人民周刊
  • 2篇新华月报
  • 1篇传媒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决策与信息
  • 1篇基础教育
  • 1篇基础教育课程
  • 1篇师资建设
  • 1篇法制资讯
  • 1篇当代劳模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 2篇199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大事有静气 视激情为生命——《陈景润,精神魅力永存》采写手记被引量:1
1996年
“陈景润去世,请速回办公室。”读到呼机上传递的这条信息时,我正在报社资料室查阅“863”计划的有关资料,时间是3月20日上午近11点钟。
温红彦
关键词:古典数学帕金森氏综合症改革开放初期歌德巴赫猜想
功夫在文外——采写《陈景润,精神魅力永存》有感
1996年
“陈景润去世,请速回办公室。”读到呼机上传递的这条信息时,正是3月20日上午11点钟。我回到办公室,看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传真过来的300多字的讣告。我们教科文部领导认为,讣告内容太简单,要求我速与数学所联系采访事宜。待我赶到中关村,找到陈景润的家时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
温红彦
关键词:数学研究采写人民日报功夫
“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2021年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党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
温红彦张志锋贺勇龚相娟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自然资源禀赋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统筹区域发展
思想、温度、品质:检验新闻作品的重要指标被引量:11
2017年
"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是检验新闻作品的重要指标。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也永远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本文以人民日报大量优秀报道为案例,指出让新闻作品更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具体途径,即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动着人民的感动;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温红彦
关键词:新闻报道温度
全媒体融合的一次生动演练——2015年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创新实践及经验启示
2015年
核心阅读紧扣两会议题,紧盯两会议程,牢牢把握导向,着力机制创新,严守宣传纪律。实现了"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方式故事化、报道数据可视化"。充分运用建设舆论引导新格局和现代传播体系的成果,打通多个舆论场,积极壮大主流声音,公开报道与内参报道并重,对内和对外并进,真正形成报道合力,使人民日报报系各媒体在当今舆论场中联合发出时代强音。
温红彦
关键词:两会报道人民日报社舆论场主流声音故事化宣传纪律
雄安新区建设,总书记心中的“千年大计”
2022年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5年来,雄安这座承载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新城加快建设步伐。如今,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2022年4月2日至6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并推出“走雄安,看高质量发展”专栏。本刊将系列报道予以集纳,并策划推出本刊记者采写的报道,让读者全方位领略雄安新区的建设之路。
温红彦张炜张志锋王洲
关键词:印发通知《人民日报》
全媒体时代更要唱响主旋律
2019年
形势发展催人奋进,媒体融合任重道远。面向未来,媒体深度融合每前进一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要下硬功夫。只要我们保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坚定和勇毅,就能激发媒体深度融合的力量,就能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就能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温红彦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硬功夫知难而进
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
2022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2022年2月28日至3月4日,《人民日报》推出“奋进强国路·总书记这样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报道,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深入采访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群众,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场景和非凡历程,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强烈历史担当、深厚人民情怀,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期《人民周刊》集纳此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温红彦钱一彬李建广邵玉姿张丹华
关键词: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历史场景历史担当
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以人民日报社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实践为例
2022年
2021年,在人民日报编委会领导下,全社上下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媒体传播格局逐步完善,《人民日报》的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不断扩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温红彦曹树林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传播力公信力引导力坚定不移
四中全会按下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快进键”
2014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并将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温红彦黄庆畅徐隽
关键词:法治国家建设《共同纲领》中央全会法治道路社会公平公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