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义亮

作品数:18 被引量:325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土石混合体
  • 6篇隧道
  • 4篇边坡
  • 3篇块石
  • 2篇断层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强度
  • 2篇有限元强度折...
  • 2篇有限元强度折...
  • 2篇支护
  • 2篇伸缩式
  • 2篇失稳判据
  • 2篇竖向
  • 2篇竖向布置
  • 2篇数码
  • 2篇数码相机
  • 2篇数字图像
  • 2篇水准仪
  • 2篇隧道拱顶
  • 2篇图像

机构

  • 17篇重庆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江北国际...
  • 1篇中交路桥建设...

作者

  • 17篇涂义亮
  • 13篇钟祖良
  • 13篇刘新荣
  • 4篇柯炜
  • 3篇王子娟
  • 2篇杨忠平
  • 2篇傅晏
  • 2篇王成龙
  • 2篇刘永权
  • 2篇杜立兵
  • 2篇王鹏
  • 1篇刘元雪
  • 1篇张建
  • 1篇胡元鑫
  • 1篇王鹏

传媒

  • 4篇岩土力学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湿循环下粉质黏土强度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3
2017年
为了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粉质黏土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取自三峡库区某边坡的原状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干湿循环和三轴剪切试验,对不同荷载条件下,经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的粉质黏土的强度和变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强度峰值、有效黏聚力和割线模量都逐渐降低,且先快后慢;而有效内摩擦角保持稳定。干湿循环对原状粉质黏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劣化是因为裂隙的开展破坏了土体的结构。荷载约束了干湿循环时裂隙开展,从而抑制了干湿循环的劣化作用,荷载越大,抑制能力越强。最后,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对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原状粉质黏土的摩尔-库仑强度准则表达式进行了修正。
涂义亮刘新荣钟祖良王睢王子娟柯炜
关键词:干湿循环粉质黏土荷载
室内土石混合体试样的断层数码成像装置及三维数值逆向重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土石混合体试样的断层数码成像装置及三维数值逆向重构方法,属于试验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打磨机构、旋进机构、检测机构。该方法为:通过打磨机构层层出露土石混合体试样内部断层的二维块石形态,采用顶...
刘新荣杜立兵钟祖良张明书涂义亮覃亮柯炜
土石混合料剪切特性及块石破碎特征被引量:26
2018年
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和基于PFC^(2D)的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探讨考虑块石破碎的土石混合料的剪切特性及块石破碎特征。以土石混合料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和筛分试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能真实描述块石形态特征并准确反映块石破碎效应的土石混合料颗粒离散元数值建模方法,模拟并分析了6种含石量土石混合料在4种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特性及块石破碎特征。结果表明:土石混合料抗剪强度随含石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基本符合摩尔-库仑(M-C)强度准则,随着含石量增大,内摩擦角呈现"慢—快—慢"增长趋势,黏聚力则呈现先增后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剪切后土石混合料块石破碎形式可归纳为表面研磨、局部破碎、完全破裂、完全破碎4种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颗粒破碎指标,该指标能够准确描述粒径大于5 mm的块石的破碎程度,其随含石量和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土石混合料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剪切面的分析发现,剪切面出现"剪斜"现象,其起伏程度随含石量增大愈加明显,且随着含石量增大剪切面附近剪裂隙数量增多,土石混合料在剪切过程中的破坏为拉-剪混合破坏。
雷晓丹杨忠平张晓景涂义亮刘树林胡元鑫
关键词:土石混合料剪切特性
基于能量突变的强度折减法边坡失稳判据被引量:28
2016年
为了建立有限元强度折减法(SSR-FEM)中边坡失稳的能量突变判据,基于能量原理,推导强度折减过程中边坡能量反应的计算理论,二次开发折减过程中能量反应的FLAC3D计算程序。获得二维边坡能量反应随折减系数的变化规律,与常见3类失稳判据判定的安全系数对比。并利用三维边坡算例进一步验证能量突变判据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边坡达到临界失稳状态时,重力势能降、动能增量和耗散能增量均突然增大,而弹性应变能增量突然减小,表明能量突变可作为一类边坡失稳判据。能量突变判据具有物理意义明确、整体性强和易于判断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三维边坡。
刘新荣涂义亮钟祖良刘永权
关键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边坡失稳判据
基于大型直剪试验的土石混合体颗粒破碎特征研究被引量:51
2017年
土石混合体剪切时存在细观上的颗粒破碎现象,并对其宏观力学性质产生影响。基于此,以4种含水率的土石混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和筛分试验,分析土石混合体剪切后的颗粒破碎特征,并建立细观颗粒破碎与宏观力学性质的联系,从而加深对宏观力学性质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剪切后的颗粒破碎较明显,可分为完全剪断型、表面破裂型和表面研磨型3类;颗粒破碎细观上表现为粗粒组含量降低、细粒组含量增加、中等粒组含量波动变化,统计上表现为级配曲线上移,宏观上表现为低含水率出现应变软化破坏、高含水率出现应变硬化破坏、中等含水率出现塑性应变破坏、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跳跃"和强度非线性特征,本质上是颗粒间接触力作用产生应力集中的结果;颗粒相对破碎率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或法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呈幂函数规律降低。
刘新荣涂义亮王鹏钟祖良唐文斌杜立兵
关键词:土石混合体直剪试验筛分试验含水率颗粒破碎
土石混合体物理指标及强度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16年
为了将土石混合体从传统土的分类体系中分离出来和建立相应物理指标体系和强度特性研究方法,基于文献调研,通过土石强度比、土石阈值和含石量等几个关键物理特性指标的定义将土石混合体划分为一类新的岩土介质体系;然后从地质历史和地质构造等方面将土石混合体的成因划分为重力堆积型、水流堆积型、冰川堆积型、风化残积型、构造作用型、人工堆积型及混合堆积型七类;并采用文献搜集和工程调研的方法,分析了土石混合体的地质灾害及面临的工程问题;再次,总结了土石混合体强度特性的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及国内外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对土石混合体研究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新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钟祖良涂义亮何晓勇冯俭华王占鲁
关键词:土石混合体物理指标强度特性
基于数字图像和大数据的土石混合体隧道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和大数据的土石混合体隧道设计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步骤为:S1:断面地质情况获取:S2:开挖信息一体化模型:对S1地质情况进行数字化,再将其与对应断面支护类型、最终量测数据整合形成断面信息一体...
刘新荣杜立兵钟祖良张明书涂义亮覃亮柯炜
文献传递
干湿循环作用下粉质粘土力学特性劣化规律及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在我国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边坡工程,尤其是土质边坡。而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其中干湿循环作用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导致许多土质...
涂义亮
关键词:粉质粘土力学特性边坡稳定性
文献传递
隧道拱顶沉降测量专用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拱顶沉降测量专用尺,包括钢卷尺和由至少两节杆段组成的伸缩式测量杆,所述钢卷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尺轴、绕在尺轴上的尺条和固定在尺条端部的尺钩,所述伸缩式测量杆的最下一节杆段上设置有测量刻度、水准气...
钟祖良刘新荣傅晏王子娟涂义亮王睢王成龙
文献传递
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综合超前预报技术被引量:76
2015年
以地质雷达为超前预报的主要手段,结合TGP206地震反射波法和工程地质调查法,针对某特长隧道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得到了掌子面前方典型不良地质体正演模拟合成图,以此作为地质雷达实际探测图像解译的基础;采用TGP206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掌子面前方100 m范围内进行长距离预报,在接近不良地质体时,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20~30 m范围进行更精确的短距离预报;将该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断层破碎带和富水带的预报中,预报结果较为准确,有效指导了隧道的安全施工,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刘新荣刘永权杨忠平涂义亮
关键词: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正演模拟时域有限差分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