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岁以上高龄患者颅脑外伤开颅手术体会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龄重症颅脑外伤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5例70岁以上高龄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充分术前评估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总结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消化道出血;术后3月评估疗效,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高龄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手术风险大,应根据伤情和脏器功能等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
- 龚杰孙虎石晓勇刘伟贤沈峥
- 关键词:高龄重症颅脑外伤
- 老年人颅底脑膜瘤手术治疗
- 老年人颅底脑膜瘤手术切除风险大,手术常会出现并发症,从而影响预后。如何尽可能切除肿瘤又减少并发症,一直是神经外科探索的课题。现通过对本院18例老年人颅底脑膜瘤手术治疗的分析,对如何预防手术并发症作一探讨。
- 沈峥孙虎龚杰周波罗安华
- 关键词:老年人
- 文献传递
- 颅内动脉瘤伴自发性载瘤动脉血栓形成1例
- 2008年
-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中上腹不适伴恶心2年余。加剧1周”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未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拟“胃炎”收住。予制酸等治疗无好转。4天后突然出现反应迟钝,神志淡漠,右上肢手不自主抓物,右下肢抽搐,而左侧肢体活动减少,查体痛苦貌,GCS14(4+4+6)分,不能完整对答,鼻唇沟左侧变浅,口角右偏,伸舌偏左,左侧肌力2级,感觉减退,巴氏征左(+)右(-)。
- 龚杰孙虎沈峥
- 关键词:动脉血栓形成颅内动脉瘤上腹不适阳性体征反应迟钝
- 低场磁共振成像诊断颅脑外伤40例
- 1995年
- 报告用低场磁共振成像对40倒颅脑外伤进行研究,从临床诊断为脑震荡的18例中,发现9例有轻度脑挫裂伤和/或颅内小血肿,并描述了颅内血肿 MRI 征象,以及 MRI 在诊断颅脑损伤中的优缺点。
- 罗安华沈峥
- 关键词:颅脑损伤NMR成像
- 自噬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中,应用激动剂rapamycin(RAP)增强自噬后观察SAH后早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以及应用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减弱自噬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探讨自噬在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SAH+vehicle组、SAH+RAP组和SAH+3-MA组5组,每组12只,于24 h时间点处死动物后取颞底脑皮层,利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自噬标志物LC3和Beclin-1的表达变化,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并测定各组大鼠脑水肿和BBB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SAH后脑皮层中LC3和Beclin-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1),同时伴有明显的脑水肿(P<0.01)及BBB通透性破坏(P<0.01);与SAH+vehicle组相比SAH+RAP组LC3和Beclin-1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脑水肿指数下降(P<0.01),BBB通透性好转(P<0.01),同时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好转(P<0.01)。而SAH+3-MA组与SAH+vehicle组相比,LC3和Beclin-1的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变差(P<0.05)。结论应用RAP干预自噬后,LC3和Beclin-1的表达明显增高,自噬明显增强,同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好转,脑水肿指数明显下降,BBB通透性明显好转。自噬增强后能减轻SAH后的EBI;3-MA的应用可使EBI加重。
- 石晓勇王中陈罡沈峥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自噬RAPAMYCIN
- 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再次手术策略
-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再次手术策略。方法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高龄(年龄≥85岁)CSDH患者56例,其中术后血肿复发12例,其中再次手术11例,探讨再次手...
- 石晓勇汤朱骁孙虎沈峥
- 关键词:再次手术慢性硬膜下血肿高龄患者
- 侧裂-岛叶入路基底节脑出血清除术的解剖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岛叶及其相邻结构的解剖特点,为经侧裂-脑岛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对15具(30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年头颅湿标本进行研究。测量和描述岛叶自身解剖结构标志及其与周围相关结构的距离。结果通过翼点、前鳞点等骨性标志可实现外侧裂前点的颅外定位,打开外侧裂进入岛叶后通过识别脑阈、岛顶、前穿质可帮助定位豆纹动脉:豆纹动脉进入前穿质的最外侧点至岛阈最内侧缘的平均距离为(13.23±2.14)mm(范围9.42~18.26mm);岛顶-最外侧豆纹动脉的起点与岛顶的平均距离为(15.71±2.26)mm(范围12.21~20.44mm)。结论岛叶具有特殊的解剖特点,充分了解岛叶的显微解剖对该区域病变的手术切除以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陈岩孙虎龚杰石晓勇沈峥
- 关键词:岛叶显微解剖手术入路
- 7例原发性脑干损伤临床治疗体会
- <正>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措施以及如何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本科2012.6-2015.6收治的7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良好1例,中残1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
- 孙虎沈峥龚杰石晓勇刘伟贤汤朱骁
-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损伤临床治疗体会病死率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 目的研究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监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52例病人,血肿破入脑室者行脑室内置管监测,比较术后8周颅内压监测组和非监测组,正常颅内压组和高颅内压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颅内压监测组和正常颅内压组的日常生...
- 孙虎沈峥罗安华
-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
- 文献传递
- 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再次手术策略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再次手术策略。方法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高龄(年龄≥85岁)CSDH患者56例,其中术后血肿复发12例,其中再次手术11例,探讨再次手术策略及回顾性分析血肿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患者的平均年龄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8,P=0.759);混杂密度与密度较均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和12.8%,χ2=6.54,P=0.011);术前最大厚度大于1 cm小于2.5 cm与术前最大厚度2.5 cm及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和50.0%,χ2=4.753,P=0.029);术后1周最大厚度1 cm及以上与小于1 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和12.0%,χ2=1.823,P=0.177)。11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10例获得良好预后。结论高龄CSDH患者术后复发如无明显禁忌均可通过再次手术治疗来提高生活质量。
- 石晓勇汤朱骁孙虎沈峥
- 关键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