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雨
- 作品数:26 被引量:27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艺术更多>>
- 再谈“得气”被引量:7
- 2014年
- 得气是医者在守神的基础上,以针具为媒介,作用于患者经络腧穴上,使得经络腧穴产生了反应,医者根据这些反映的性质与状态,施行一定的针刺手法,有效地调整失衡紊乱的经气,继而调节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它应是动态的调治过程而不是静止的不变状态。患者感觉、医者手下感觉及临床疗效是判断得气的综合标准。
- 罗丽李晓泓朱世鹏孙志芳沈小雨张露芬朱江
- 关键词:得气邪气谷气营气卫气针刺
- 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评价与选择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医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对近年来制备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制备符合中医辩证施治理论特点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方法繁多,综合相关文献报道,认为制备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尚需进一步的摸索。
- 杨佳敏沈小雨张玲申松希杨帅陈磊朱世鹏许咏思张露芬朱江
- 关键词: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低温冷冻
-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张力和体表区域温度的变化及艾灸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介入时机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三阴交、左右三阴交-血海连线温度的影响及其与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灸三阴交1次组(第10d施灸)、灸三阴交3次组(第6d、8d及10d施灸),每组20只。除盐水组外,模型组、灸三阴交1次组、灸三阴交3次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运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左右三阴交穴区、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各时间点温度。运用BL-420 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在体大鼠子宫收缩强度。结果: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子宫收缩强度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艾灸组均显著减少了子宫收缩波个数(P<0.01)并降低了子宫活动度(P<0.01),两艾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组在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及三阴交-血海连线区温度平衡(P>0.05);模型组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在5~60各个时间点温度失衡(5、40、50、60P<0.05,10、20、30P<0.01)左右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即刻-30各个时间点温度失衡(5、30 P<0.05,即刻、10、20 P<0.01);两艾灸组在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三阴交-血海连线区温度平衡(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可明显缓解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痉挛性收缩,并改善三阴交穴区及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左右温度的失衡状态。艾灸不同介入时机对于缓解痛经的疼痛状态无差异。
- 张梅刘珍珍齐丹丹章庆庆杨佳敏周瑾崔晓张玲朱世鹏申松希沈小雨罗丽许咏思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朱江张露芬
-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
- 针刺得气的客观化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4年
- 针刺得气是目前国内外针灸领域研究的热点,其重要性在历代医学古籍中均有记载,引发了现代中医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中得气的客观化研究从早期的定性研究逐渐深入到定量及量化评价方向,从客观上对针刺得气进行探索。伴随着现代大量高科技仪器被引入医学界,使得气的客观化研究技术得到拓展与创新,研究方法多样且更趋客观化、规范化,从而能更好地指导临床针刺得气的运用。本综述试图通过对近年来针刺得气客观化研究的概述,展示这一研究领域的近况,提高对该领域的认识,进一步探索针刺得气的本质。
- 沈小雨杨佳敏张玲申松希齐丹丹张露芬朱江
- 关键词:针刺得气客观化
- 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和血管舒缩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观察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血管舒缩物质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再结合全身冷冻的方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观测大鼠扭体反应(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扭体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XB_2和6-keto-PGF1a含量。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次数明显增多,扭体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均明显减少,扭体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浆6-keto-PGF_(1a)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浆TXB_2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关元)组血浆6-keto-PGF_(1a)含量有升高趋势(P>0.05);血浆TXB_2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血液中血管舒缩物质出现明显紊乱。针刺关元穴可在改善痛经大鼠扭体反应缓解痛经程度的同时,良性调节TXB_2及6-keto-PGF_(1a)。血管舒缩物质可能是针刺防治痛经的重要物质之一。
- 王洋罗丽李晓泓赵鹏飞章庆庆朱世鹏张玲申松希齐丹丹杨佳敏沈小雨郭孟玮赵雅芳嵇波任晓暄张露芬朱江李凯歌谭莉华
- 关键词:针刺痛经扭体反应
-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体表区域温度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反应。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关元组,每组8只。除等渗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 d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 U只/,将大鼠置于-25℃的低温冰柜中连续受冻5 d,每天4 h,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等渗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不冷冻。运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的基础温度(针刺前),记录针刺即刻,针刺后5、10、20(取针)、30、40、50、60 min各时间点的温度。结果在即刻至针刺后5 min时,三阴交组及关元组左侧三阴交穴温度显著下降[(-0.56±0.22)℃ vs (-0.48±0.11)℃, P<0.01]、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显著下降[(-0.64±0.21)℃vs (-0.45±0.13)℃,P<0.05];在5~1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0.49±0.35)℃]、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0.18±0.20)℃]均显著性升高(P<0.01);在20~3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和关元组显著升高[(0.14±0.25)℃,P<0.01];在30~40 min时,三阴交组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0.03±0.11)℃,P<0.01]。各组左侧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关元均可调节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变化。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出现同时间段的循经性升温效应。说明针刺后相同经脉上穴区温度具有循经动态变化的特点。
- 杨佳敏沈小雨罗丽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张玲申松希齐丹丹朱世鹏许咏思嵇波张露芬李晓泓朱江
-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
- 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13年
- 收集近十余年原发性痛经中西医研究的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针灸治疗及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及疗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7篇。
- 申松希张玲沈小雨杨佳敏罗丽李晓泓张露芬朱江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针灸发病机制
- 再谈"得气"
- 目的:探索什么是得气,怎样判断得气。方法:通过查阅古文献及CNKI、VIP等数据库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探讨。分别从患者感觉、医者手下感觉及临床疗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试图辨清什么是得气?所得之气是什么?...
- 罗丽李晓泓朱世鹏孙志芳沈小雨张露芬朱江
- 关键词:得气
-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影响及干预机制研究
-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好发于月经来潮后的妇女,发病因素诸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属于功能紊乱性疾病。中医辨证认为胞宫受寒是主因。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伴有子宫微...
- 沈小雨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 文献传递
- 再议《内经》得气与治神被引量:7
- 2013年
- 《内经》认为得气与治神是上工所应具备的针灸精技,亦是针灸取得疗效的两大关键因素。针刺最终获效的关键是气调而神治。得气与治神两者在针刺的整个过程中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针刺的疗效,即进针前医者定神以察患者之气机;进针时医者聚神调节自身气机并嘱患者守神以候气;进针后医者守神察气,施补泻使谷气至以调患者之神。
- 朱世鹏罗丽杨佳敏沈小雨李晓泓朱江
- 关键词:得气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