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晶莹

作品数:21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成像
  • 10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5篇X线
  • 4篇弥散
  • 4篇弥散加权
  • 4篇弥散加权成像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脑梗死诊断
  • 4篇加权成像
  • 4篇梗死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磁共振弥散
  • 4篇磁共振弥散加...
  • 4篇磁共振弥散加...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肿瘤

机构

  • 19篇常德市第一人...
  • 2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21篇汪晶莹
  • 10篇何雨洁
  • 10篇夏黎明
  • 9篇向旭
  • 9篇李海军
  • 7篇张克文
  • 5篇胡银珍
  • 4篇肖志刚
  • 4篇刘际洲
  • 4篇代慧明
  • 3篇于德玲
  • 3篇刘书田
  • 2篇张嗣芳
  • 2篇周晓锋
  • 1篇孙贤德
  • 1篇曹桂香
  • 1篇王文红
  • 1篇代会明
  • 1篇何春香
  • 1篇杨春芳

传媒

  • 2篇湖南医学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07年全...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的临床应用评价
2003年
目的:探讨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CTVB)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用螺旋CT对50例患者行容积扫描,通过计算机后处理功能,进行气管、支气管内表面成像。结果:CTVB对12级支气管显示率100%,3级支气管显示率79.8%,4级支气管显示率36.3%,5级支气管显示率9.5%。CTVB对腔内病变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结论:CTVB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是纤维支气管镜的补充检查手段,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何雨洁汪晶莹于德玲向旭代慧明周晓锋肖志刚李海军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临床上较少见,随着MRI 的应用,该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作者收集2002年至 2006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椎管内肿瘤35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提高对椎管内各种肿瘤的认识。方法: 35例...
何雨洁汪晶莹夏黎明张克文向旭刘书田代慧明
关键词:原发性椎管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硬膜外肿瘤MRI
文献传递
上调双特异性磷酸酶2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及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磷酸酶2(DUSP2)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DUSP2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筛选出DUSP2稳定过表达的胶质瘤细胞株,空载慢病毒转染并筛选后的胶质瘤细胞作为对照。采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上调DUSP2表达后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USP2、STAT3、p-STAT3(Tyr705/Ser727)、bcl-2、p53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慢病毒载体感染细胞并筛选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荧光表达效率在90%以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DUSP2稳定过表达的胶质瘤细胞(实验组)中DUSP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CCK8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中pSTAT3(Tyr705/Ser727)及bcl-2表达显著下调,p53表达上调。结论:上调DUSP2的表达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DUSP2抑制了STAT3(Tyr705/Ser727)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汪晶莹陈华标
关键词: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神经胶质瘤
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乳腺疾病的患者行乳腺MRI检查。均先平扫获取反转法脂肪抑制T2WI图像,然后用FLASH3D序列获得动态增强图像及减影图像。对强化病灶的减影图像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IP)重建。分析减影图像及MIP处理图像对病灶的显示及定性诊断价值。结果:减影图像对89.4%(34/38)的病灶的范围和形态学特征的显示较平扫及增强图像更清晰、直观。对恶性病灶的显示为100%(14/14),病灶旁的异常血管显示良好。结论: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疾病的MRI诊断有重要价值。
夏黎明汪晶莹向旭胡银珍李海军
关键词:乳腺疾病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11例磁共振成像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何雨洁汪晶莹夏黎明张克文向旭刘书田代慧明
关键词:脊髓肿瘤磁共振成像误诊神经鞘瘤血管瘤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DWI对脑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能发现在T<,2>WI及FLAIR上不能发现的超急性脑梗死,特别是DWI能鉴别新旧梗塞灶,有助于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的检出,故临床考虑梗塞患者应常规加做DWI。
何雨洁汪晶莹夏黎明张克文刘际洲李海军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脑梗死的发病率及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溶栓治疗直接决定着患者的预后。然而CT及常规MRI对急性期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检出率很低,而且难以鉴别脑梗死的新旧程度。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机...
何雨洁汪晶莹夏黎明张克文刘际洲李海军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FLAIR急性期脑梗死
文献传递
43例脑白质病的MRI表现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MRI对脑白质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脑白质病患者MRI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3例患者中血管性脑白质病25例,硬化性脑白质病8例,中毒性脑白质病6例,感染性脑白质病2例,营养不良性脑白质病2例。MRI表现为侧脑室周边及半卵圆中心多发大小不一片状及结节状长T1长T2信号,对称或不对称,活动性病灶FLAIR为高信号,增强时可见结节,斑片状或边缘强化。【结论】MRI能准确反映各类脑白质病的异常病理改变,对临床诊断脑白质病具有重要价值。
夏黎明李海军向旭汪晶莹胡银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DWI对脑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能发现T2WI及FLAIR上不能发现的超急性脑梗死,特别是DWI能鉴别新旧梗塞灶,有助于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的检出,故临床考虑梗塞患者应常规加做DWI。
何雨洁汪晶莹夏黎明张克文刘际洲李海军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文献传递
脑内环形增强病变的CT诊断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内常见环形强化病变的CT表现,分析常见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CT增强资料。结果脑内环形强化病变主要有3类:①胶质瘤:强化环形态不规则占73.0%,多有分房,环壁多厚薄不均,且多为里厚外薄。②转移瘤:环壁厚而不规则占73.7%,且多为外厚内薄,多无分房,环壁低张力。③脑脓肿:典型者脓钟壁厚薄均匀且有张力,部分可见子母环。结论脑内环形强化病变多有其自身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同时结合患者年龄、病史、部位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何雨洁汪晶莹向旭周晓锋肖志刚何春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