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利生
- 作品数:22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稀土硅硼(硅)酸盐的合成、结构及物理性质的研究
- 该论文以稀土复合硅硼酸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新的稀土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1.从不同的反应途径合成得到了系列稀土硼硅酸盐RE<,3>BSi<,2>O<,10> (RE=L...
- 池利生
- 关键词:稀土化合物物理性质
- RVNb_2O_9(R=Y,Gd,La):Eu^(3+)(或Dy^(3+))的合成和光谱性质的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本文用R_2O_3(R=Y,Gd,La),V_2O_6,Nb_2O_5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复合钒铌酸盐RVMb_2O_3,并以此为基质研究了Eu^(3+)和Dy^(3+)在其中的光谱性质.实验表明,Eu^(3+)在这三个化合物中均处于偏离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上,Eu^(3+)的荧光强度的红/横比(R/O)和Dy^(3+)的黄/蓝比(Y/B)均随R^(3+)的电荷半径比的减小而下降.同时还研究了Bi^(3+)和温度对Dy^(3+)的发射强度的影响.
- 池利生苏锵
- 关键词:铕镝光谱
- 一种核级聚丙烯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级聚丙烯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核级聚丙烯酸,所述核级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0万~20万,所述核级聚丙烯酸中硫的含量为500ppb~1000ppb。该核级聚丙烯酸分子量可控,多分散性良好,阻垢性能优良,...
- 邱智华池利生刘志坤关怀民陈胜陈宇孔祥乾吴丽娜蔚海波
- 一种聚丙烯酸葡糖胺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酸葡糖胺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S1)含有葡糖胺盐和苯甲醛的混合液经反应Ⅰ得到苯甲醛葡糖胺Schiff碱;(S2)含有酰氯化聚丙烯酸、苯甲醛葡糖胺Schiff碱、催化剂和缚酸剂的混合...
- 关怀民池利生刘志坤陈胜陈宇邱智华孔祥乾吴丽娜蔚海波
- 一种核级聚丙烯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级聚丙烯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核级聚丙烯酸,所述核级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0万~20万,所述核级聚丙烯酸中硫的含量为500ppb~1000ppb。该核级聚丙烯酸分子量可控,多分散性良好,阻垢性能优良,...
- 邱智华池利生刘志坤关怀民陈胜陈宇孔祥乾吴丽娜蔚海波
- 乙醇胺与核电厂二回路材料的相容性被引量:7
- 2019年
- 采用模拟试验研究了核电厂二回路的碳钢材料在不同碱化剂条件下的流动加速腐蚀(FAC)行为,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不同碱化剂条件下二回路用不锈钢材料及690TT合金的应力腐蚀行为,采用模拟净化床试验研究了不同碱化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胺(ETA)与二回路典型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NH3相比,使用ETA作为碱化剂可降低碳钢材料在汽液两相区的FAC速率,对不锈钢和690TT合金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对树脂的综合性能也没有明显的影响,且可延长净化床的运行周期。
- 蔡金平田民顺何艳红罗坤杰邓佳杰池利生
- 关键词:应力腐蚀敏感性树脂相容性
- 一种低成本的核级聚丙烯酸的制备方法及其阻垢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核级聚丙烯酸的制备方法及其阻垢应用,属于核电站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和水处理技术领域。该低成本的核级聚丙烯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酸单体、非硫的水溶性引发剂、链转移剂、溶剂的混合物,聚合反应,得到所...
- 池利生陈胜吴智诚关怀民邱智华
- 一种核级聚丙烯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级聚丙烯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核级聚丙烯酸,所述核级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0万~20万,所述核级聚丙烯酸中硫的含量为500ppb~1000ppb。该核级聚丙烯酸分子量可控,多分散性良好,阻垢性能优良,...
- 邱智华池利生刘志坤关怀民陈胜陈宇孔祥乾吴丽娜蔚海波
- YV_(1-x)B_xO_(4-x):Eu^(3+)(或Dy^(3+),Bi^(3+))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报道了Eu^(3+)、D^(3+)在YV_(1-x)B_xO_(4-x)中的光谱性质。实验表明:B^(3+)取代V^(5+)时,可使基质和Dy^(3+)的发射强度及黄兰比下降,并使基质的吸收带短移。而B^(3+)取代Y^(3+)时,则可提高Dy^(3+)的黄兰比。同时我们还研究了Bi^(3+)和温度对YV_(0.69)B_(0.31)O_(3.69):Dy^(3+)中Dy^(3+)发射强度的影响。
- 池利生苏锵
- 关键词:光谱铕镝
- 长燃料循环对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缝隙化学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
- 2020年
- 国内核电厂将燃料循环周期从12个月延长到18个月,提升了机组的能力因子和经济效益,但是迁移、沉积在蒸汽发生器内的腐蚀产物及在缝隙内可溶性杂质累积浓度也随之增加,这对蒸汽发生器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根据蒸汽发生器缝隙隐藏与返出原理,研究了核电厂实施长燃料循环对缝隙化学和传热管的影响,揭示当燃料循环延长到18个月后,缝隙内主要杂质Na^+、Cl^-和SO4^2-浓度累积值增加2倍,导致传热管风险因子增加2倍以上,因此传热管腐蚀风险明显地上升了。这些研究结果结合缝隙内可溶性杂质累积控制和传热管风险评估方法,提出采用低功率浸泡、添加分散剂、优化二回路化学控制,水力清洗,化学清洗等对策,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因实施长燃料循环对蒸汽发生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供实施长燃料循环的核电厂运行时参考。
- 蔡金平田民顺池利生
-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